刷视频、点外卖、买买买…看完中国人平凡的一天,欧洲 友却说:“羡慕不来”?

4月22日清晨,已经上大学的韩梅梅抱怨着爬起床,打开电脑准备上今天的 课。虽然因疫情还没有返校,但她所在的大学为每位学生安装了 线上直播软件,教授们在家中就可以为同学们讲课。哎 在家也躲不开学习(“▔□▔)

时间来到中午,上完一上午的 课,感觉肚子有点饿,韩梅梅赶紧打开外卖软件点了一份外卖,吃着外卖,她还在想,今天的外卖怎么比平常来的慢很多?快饿死了。

晚上7点半,上一天课的韩梅梅,看着视频 站的电视剧,缓缓入睡,睡前嘴里还嘟囔着:

朴实无华且枯燥的一天又结束了( ′? ??`)

与此同时,同一天早上8:00

线上教育APP的运维人员正紧盯着服务器后台画面,3月份以来,这家线上教育企业,一期课程招生人数达200万人,同比增长约400%两百万人同时涌入,给服务器造成不小压力。但借助公司提前扩容的服务器及电信公司提供的高速带宽服务,200万师生得以正常上课。

中午12:00

供职于某家外卖平台的程序员小王,正忙着解决程序BUG、调用服务器资源,应对中午海量的外卖订单。

以武汉为例,从1月23日到3月30日,共有超万名武汉骑手参与配送工作,共为医院、武汉市民配送396万单外卖,截至3月30日,武汉奶茶订单增长了609%,热干面订单增长了211%,大餐订单增长了1101%。

借助云服务器的帮助,小王可以随时调动云端服务器资源,“增员”订单量暴增的区域,保证每个用户都能吃上午饭。

晚上19:30工作中忙了一天的人们都进入了“刷剧”模式,相比于3月19日,视频 站 飞公司(Netflix)宣布,降低欧洲地区视频的清晰程度,以缓解流量增大带来的流量压力,中国的“刷剧党”们好像没大感觉到 络的压力。

在大部分欧洲国家仍在广泛使用基于 xDSL 技术的铜线 络时,中国早已迈入了光纤入户的时代。相比光纤,铜线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但在延迟、传输容量和抗干扰性上要差得多。

进入“数字时代”,智能手机、APP、5G等技术让我们对数字生活习以为常,但这份“习以为常”的背后,却是欧美发达国家也羡慕不来的中国数字化基建硬实力。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如今的数字时代建设,中国从“跟跑”到“领跑”,正逐步成为数字时代的“领头羊”。 在历史上,中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机器”对 会效率的巨大提升作用,西周的木质机关人、三国时期的木牛流马,都成为探索机器替代人力的“先行者”。

PART

木牛流马是最早的智能机器人?

《列子.汤问篇》中记载西周穆王时期,有位叫偃师的能工巧匠制作了一个”能歌善舞”的木质机关人,世界上最早的机器人就诞生在中国。

三国时期诸葛亮设计制作的”木牛流马”,汉朝发明的指南车等都让当时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机械替代人力的巨大潜力和效能。

同样,在世界范围内,1927年的无声电影《大都会》(Metropolis)中,人形机器人更是首度亮相,描绘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一个自动化的并且能替代人类工作的机械制造品的所有期待。

就如人类对机器人科幻般的向往一样,由追求效率激发的每一次的产业革命,带来的都是 会生活向高效的生活方式转变。

今日机器之用大进,人力可以胜天。 ——梁启超

2020年初这场新冠疫情中,中国科技进步带来的5G、AI、智能机器大发展,让我们在疫情之下,也能保障正常的生活节奏。

在上海一家被当作隔离设施使用的酒店里,工作人员将饭盒交给机器人,在触摸屏上输入房间 码,机器人便自己走到房间,通知室内的人取餐,实现无接触配送。

开发这款机器人的,是上海一家科技公司,这是一家成立于2010年的初创企业。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察觉人的存在,可以安全行走,

自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来,这家科技公司向湖北省提供了约100台机器人。公司的公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该公司的销售量是3000台,2020年因向医院提供的机器人急剧增多,将达到1万台出货。

机器人此前一直被用于工厂和仓库等密闭空间。如今机器人可以应用于行人往来的空间,是因为通过利用与汽车自动驾驶同样的控制技术,可以采取多样化和安全的行动。

起初引进机器人主要是为了解决人手短缺问题,如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机器人更是代替人类工作,提升效率的同时,防止了接触感染风险。

借助于这项技术,工厂可以复工、居民可以吃上时蔬、医生能减少感染风险,

即使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我们也没有觉得“ 会停摆”。

据中国电子学会统计,2012年-2020年,服务机器人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速是世界总体增速的两倍多。2020年中国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22亿美元,同比增长33%。

2012-2020年中国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在对中国国内近2000家企业进行调查后发布 告称,未来5年,中国近5%的劳动人口的岗位将被智能机器人取代。

世界银行预测,未来将有一些工作被智能机器取代,在中国,这个数字将超过77%。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称,中国已成为自动化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前主席乔·杰玛说:

“就年销量和经营存量而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这(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其他市场从未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现过如此强劲的增长。”

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化的科技,例如自动驾驶、语音助手、AI、工业物联 等技术让许多人的工作、生活可以足不出户进行,这将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一场彻底的变革。

同样,新生活方式带来的新消费偏向,更是推动了中国数字经济的新发展。

PART

课:学龄孩子的“梦魇” 数字经济的“引擎”

今年春天, 课成了每个孩子的”梦魇“,在家也逃不开的上课打卡,让很多学生”累觉不爱”。

同时,对于老师,这也是一种全新的模式,讲课内容得不到回应,感觉上课找不到状态。甚至忘记开麦、学生抢麦、忘关美颜滤镜,都成为时下 络讨论的热点。

随着在家上课人群增加,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3.09亿人,市场规模将达4538亿元。并且在可预见未来,规模还将持续扩大。

这次疫情之下,在线教育业务,已经让很多人看到了其中的潜力,并已经悄然地改变了我们的产业模式,让我们朝着更高效的产业结构进发。

在云教学课堂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沟通不掉线,老师们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越来越大的在线沟通需求也给创业者提供了机遇。

让李旭堂和徐伯岗两位程序员没有想到的是,疫情之下,带来的线上教学繁荣,让自己两年前和朋友利用业余时间一起做的小程序,成了帮助千万老师和家长沟通的工具。

软件开发者徐伯岗说:

“我周围老师在聊的时候说,每天其实下班了可能也要花两三个小时时间去统计微信班级群里面学生提交的作业,老师通过班级微信群去发一些重要通知。而有些家长在不断回复收到的时候,就把这个重要的通知给顶上去了。”

找准痛点后,几个朋友花了三个月的业余时间编写了一个小程序,没想到从1月底开始,随着线上课程需求量增多,每天新增用户量也在不断创下新高,几天内就冲到了一千万。

疫情期间,因为用户需求变化催生了不少类似的热门小程序。量变带来质变,这些创新,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深刻改变我们的消费业态。

疫情对传统产业和消费模式造成较大冲击,但压力下也往往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疫情防控中催生的线上经济等新型消费、升级消费爆发式增长,使得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的损失一定程度上得到回补,也为下一步经济高质量发展试了水、趟了路。

1-2月份,全国实物商品 上零售额11233亿元,同比增长3%;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半导体分立器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19.7%、45.1%和31.4%。2月份快递业务量完成27.7亿件,同比增长0.2%。

疫情虽然按下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进键”,但究其底层逻辑,背后支撑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

是中国早早布局的5G移动互联 建设、

是中国对人工智能产业的科研经费倾斜、

是中国工业互联 、物联 发展的持续重视。

有了这些“数字化新基建”的铺垫,让我们“坐在家里上 课”成为可能。

最近一款频上热搜的“低分”APP也不例外。

PART

“低分”APP背后 却拥有全球领先的云服务器?

近日,由于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钉钉流量出现了飞跃性增长。

作为在线教育、办公软件,线上补课第一天,钉钉就因为洪水般的”差评“登上了热搜,评分从4.9分跌至1.5分,毕竟沉浸在假期中的小学生,人家还没玩够呢。

但这款1.5分“低分”APP的背后,却是2月4日开工日1000万家企业、2亿上班族的在线访问需求。企业用视频会议开晨会、久违的伙伴通过视频打招呼、学生在家用听线上直播课程。

为确保 络通畅和用户体验,公司的的技术人员连轴转地将紧急扩容阿里云的 络和计算资源,利用弹性计算资源编排服务(ROS) 在短短2小时内新增部署了超过1万台云服务器, 来支撑用户暴增的需求。

简单说就是在保证亿万用户正常访问的情况下,维持服务器的持续运行。

而由此产生的海量计算需求,千亿级 络带宽需求,均经受住了考验。

3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宣布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联合主办的生活节于3月26日-5月26日举行。其中,广西通过支付宝发放亿元消费券,定向鼓励本地消费者,扶持30万广西商家。

此前,南京、合肥、浙江、济南等多地也先后宣布发放消费券。3月15日,南京5000万元电子消费券启动预约,不到24小时,预约人数超百万,服务器又将迎来一波百万量级的访问。

这些看不见的“奇迹”背后,全部是由中国完善的数据 络、云数据中心等数字化新基建的发展所托起的。

2020年国家将加快5G 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成为新一轮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

河源

在广东河源,容纳30万台服务器投资百亿的阿里云数据中心不久前正式启用,为华南地区上百万个企业提供云上数字服务,推动传统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上海

在上海,中国移动上海公司成功部署了全球首个采用32T高传播速率设备的5G站点。中国移动今年计划投资1000亿元,建成5G基站30万个。

5G建设的加大力度,还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许多企业。

在东莞,多家5G产业链企业订单逆势增长。一家做5G高速背板连接器的企业,订单量同比增长了30%。

目前,全国多地正加快布局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 、物联 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将带动万亿级的大市场。

下一步,国家将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支持构建农业、工业、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的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车联 、物联 等领域数据采集标准化。

随着境外疫情加速扩散蔓延,国际经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我国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随着我国数字新产业的发展和升级,诞生了电商直播、云计算、5G商业运用等新型业态,带动 会运行效率成倍上升。

2018年

“双12”期间

淘宝直播一晚就帮助贫困县卖出农产品超千万元。

2019年

618购物节

淘宝直播平台短时间内带动成交超百亿元。

2019年

“双12”期间

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直播拍卖,仅一小时,现场成交额就突破亿元。

2018年开启的电商直播潮,除了淘宝直播高速发展外,抖音、快手、拼多多手等多家平台也在快速建立自己的直播生态,各家平台带货超过千亿元,同比增速近400%,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千亿级消费市场。

直播火热的背后,直接带动了各地商户的快速发展,现在,即使最边远的山村,也可以将他们的特色农产品卖往全国, 柞水木耳是柞水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起来的脱贫产品,近年来逐渐通过电商直播对外销售。 4月21日,经历了史上最强带货,柞水木耳火了!柞水县长携特产柞水木耳登陆淘宝直播,与李佳琦与薇娅合作等主播合作,300万元的柞水木耳一晚卖光,相当于柞水县去年4个月的线上销量 直播间主播说的最多的就是“没了,真的没了!”

20日下午,正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金米村位于秦岭深处,当地因地制宜,群众通过种植木耳实现脱贫。 在村培训中心,几位村民正在做 上卖货的准备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走到直播平台前,同他们亲切交流。 习近平说:“电商,在农副产品的推销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是大有可为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0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