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再禁43款APP,声称主要应对中国“威胁”,中印关系难平静

时隔两个月,印度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11月24日,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发布命令,禁止访问43款移动应用程序(APP),这些应用绝大多数都来自中国,钉钉、芒果TV等。而禁用理由则是这些APP威胁到“印度的主权和完整”。

而经过印度这么一番折腾,印度用户使用的前500款主流应用中基本已看不到几个中国应用的身影。

对此,印度的 络巨头们自然是十分欣喜。他们普遍认为,禁用中国应用是“印度技术界和IT界让印度IT框架更具弹性的时机”,可以帮助印度应用“走向全球”。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实际上,情况并没有印度想象中乐观。中印商贸关系十分庞大与复杂,莫迪政府口口声声称要让印度“自力更生”,为此多次学习美国向中企“下黑手”。但数据显示,印度的中国商品进口贸易反而更红火了。

据印度政府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仍然是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在2020年6月至9月期间,中国在印度进口总额中的所占份额,已从上一财年的13.7%上升至18.3%。

看来,莫迪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据相关数据显示,印度最顶尖的30家初创企业中有过半得到中国投资,中国在印度的软件市场具有巨大影响力,在硬件市场占据了更明显的主导地位,中国的多种投资路线使得辨识中国品牌也颇为困难,印度要抵制中国产品是不现实的。

当乔·拜登谈到他住在孟买的远房亲戚(图源:印媒)

自5月中印边境发生冲突后,印度便对中国开启“ 复”模式。

先是将矛头指向中国货物集装箱,使其在印度港口清关受阻,又是禁止大批中国App,甚至连中企参与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被停。

如今,没有加入RCEP,印度也能赖上中国,更是扬言不加入任何包括中国在内的贸易协定。

实际上,这一切的起因还是在于印度本身。

2020年上半年中国疫情的暴发,印度还曾一度想看“热闹”,误以为中国面临疫情的冲击,将加速推动资本和供应链向印度转移。

只可惜,“戏”没看成,奈何自己成了“主角”,还深陷疫情的漩涡,随之而来的便是印度制造业的瘫痪。

印度工厂

这对印度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毕竟,其纺织业占据了工业总产值的10%以上,创汇能力超过25%,解决了数千万的工业化人口就业以及数千万的棉花种植人口。

而今印度国内上千万规模的工业化失业人口如何安置成了莫迪最头痛的问题,外汇逆差也在急速扩大,此时一大波人正站在民粹主义浪潮面前,一个不留神,就把靶子朝向莫迪。

所以,莫迪如此和中国较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过,随着疫情扩散的愈演愈烈和美国经济刺激的越来越小,印度的失业潮只会越来越大,外汇储备只会越来越少,对于印度来说,经济的枷锁远比军事的压迫更能对其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眼下,中印边境的印军正备受寒冬煎熬,但也只能咬牙坚持了。而印度方面也仍然追在美国屁股后面不放,目前,印度正在竭力与拜登团队“攀亲戚”。

11月24日,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发布会上,拜登宣布了他最新的内阁成员任命名单,其中包括国务卿、国土安全部部长、国家情 总监、美国常驻联合国大使、国家安全顾问等高层职位。

布林肯

而印媒立即就盯上被拜登提名为下届美国政府国务卿的安东尼·布林肯。

一连串印度媒体对布林肯开启“花式夸奖”模式。11月24日,多家印媒称他2020年8月的演讲说到印度的心坎上。一边说“印美友好”,一边说要共同应对“中国挑战”,甚至还称要帮印度在联合国安理会占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印媒更提及,有亲戚是印度人的拜登,在这方面会使劲进行宣传。

不过,可以看得出来,无论是奥巴马政府或特朗普政府 ,还是如今的拜登政府,印度一直在寻找美、印的共同点,然后想办法去对付印度想象中的战略对手。

但是,一股脑儿热而没有清晰的认知,这是印度的最大问题。如今莫迪打“经济牌”已经不分青红皂白,并未意识到这对印度国内生计、印度现代化发展和地缘政治产生的影响。

希望莫迪政府还是多倾听一些理智和客观的声音,毕竟,“损人不利己”非长久计。(李成华)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0月21日
下一篇 2020年10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