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在下载站下软件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我只下了一个包,为啥装完了后桌面上多了这么多软件?为啥连我的浏览器主页都被改了?今天我就来揭秘这种种“怪象”背后的原因。如果觉得文章太长或者没有时间阅读,也可以直接跳到倒数第二段。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下载站的兴起原因、评估标准以及它在互联 市场中的供需关系,相信看过文章的朋友已经对下载站有了一个除下载功能之外全新的认知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接着上一篇文章末尾留下的问题,再来谈一下为什么下载站会被称为整个下载行业中的“灰色地带”。
有黑既有白,在介绍“黑”之前,我想先来谈一下白的一半作为前者的对比。
微软自家的应用商店
某安全软件中的应用市场
看完向阳面我们再转到背阴面来看看。其实从前面的分析中大家已经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了:集优质便捷的用户体验、全面的安全保障机制为一身的应用市场已经占据了下载行业的主要份额,蚕食掉了大量下载站的生存空间。按理说这时候的下载站已经毫无用武之地了,那它又是怎么活下来的呢?很简单,说漂亮点叫做内容差异化,说难听点那就是“你应用市场不能上、不敢上的东西,我敢。”这些令应用市场避而远之的东西,其实就是很多付费软件的破解版、注册机以及例如“X播”这样属于有关政策下明令禁止上线的软件。
乍一看这也没啥特别之处对吧,怎么就成“灰色”的呢?别急,仔细想想,付费的软件你都能免费用了,还能不从你身上薅点羊毛么?这问题就出在了下载上。回到前文我们说的,凭空多出的软件,被修改的主页,这些“不速之客”就是下载站的盈利点。先说软件,一般下载站会和软件厂商谈好价格,然后从厂商拿一些计费包过来,接着他们会把这些计费包封装在一个下载器中等待用户下载。当用户进入下载页点击某一特定下载按钮(有些 站是将“高速下载”作为下载器的触发按钮,有些则是随机安插在下载地址中)下载了下载器,下载器就会在安装母软件的同时自动安装这些附属的计费包。当这些计费软件在用户的电脑上被打开超过某个次数或者在多长时间内没被删除,下载站就能拿到厂商支付的推广经费。而篡改掉的主页也类似,只不过计费是以点击量来算的,广告业内被称为CPA、CPM计费法。以上的这些行为,全都是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用户也享受不到一分钱的好处,同时还多了不好的下载体验。
某下载站的下载器使用界面
说完了下载站的灰色之处,今天这篇文章也可以做个结尾了。下一篇我将为大家讲解如何正确的使用下载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进行关注哦。最后附上上一篇文章的链接:
http://www.toutiao.com/i6429933560685134338/ 有兴趣也可以了解一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