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更新猛如虎,事后发现有风险!
软件系统更新后,车子怎么跑不起来了?
软件系统自动升级了,车子跑得没有以前远了!
软件系统中有车主的相关信息,厂家有必要了解吗?
在这个智能汽车逐渐走向普及化的时代,汽车系统远程升级也就是OTA功能已经广泛应用于新车产品上,而OTA升级所产生的市场乱象也让广大汽车消费者连连摇头,大呼吃不消!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数据,2021年,涉及OTA技术的召回共有10起,涉及缺陷车辆292万辆。
OTA的江湖,水有多深?
目前,OTA技术几乎成为各大车企新车的标准配置,OTA技术搭载率也呈快速增长态势,而OTA升级是智能 联汽车功能持续优化的重要方式。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智能汽车具备“可持续进化、自我学习的特点”,而OTA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基础。预计到2025年,国内乘用车OTA技术装配率至少达到50%,甚至70%以上。
OTA技术涵盖增设新功能、产品质量缺陷补强等方面,涉及电池管理系统、制动能量回收、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等方面扩展能力,而在OTA强制升级的过程中,车企可通过后台对已售车辆进行各种参数限制,进而影响消费者的使用观感,甚至可以让消费者气得想撞墙。
2019年,特斯拉通过OTA升级方式,导致2013年到2015年生产的Model S车型充电速度下降,续航里程也下降了30-50公里。
2020年7月,上汽荣威在进行OTA升级后,ERX5车型的电池容量直接缩水了十几度电,从而导致实际续航减少了近百公里。
2021年7月18日至23日,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在未告知客户并经客户允许的情况下,对大批2020年6月份之前生产的广汽丰田iA5车型通过后台OTA升级操作,人为降低汽车动力电池可用容量(锁电),同时将汽车输出功率限制在不超过60%(锁功率)。这引发了多位车主集体维权。
资深汽车分析师张翔曾表示,OTA升级必须提前得到用户确认,且新能源汽车在升级时不允许启动,否则会出现危险,有双CPU备份处理才可以边开车边OTA升级,在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升级锁电,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在对市场占有率的追逐中,车企们都在疯狂地打着各自的小算盘,有通过OTA升级私自篡改车辆系统掩盖产品缺陷的,有通过OTA升级制造“超前宣传”效应的,有通过OTA升级强制读取用户个人信息的。虽然OTA的江湖中,水很深,但其实质无外乎一个“利”字!
OTA升级需提前备案,工信部出手了
日前,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汽车软件在线升级备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为进一步规范汽车软件在线升级,获得道路机动车辆生产准入许可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及其生产的具备OTA升级功能的汽车整车产品和实施的OTA升级活动,应进行备案。
《通知》指出,车企只有在完成相关备案后,才能实施OTA升级。升级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须提交该具体升级活动的实施情况 告。并且,在涉及车辆安全、节能、环保、防盗等技术性能变化的相关升级活动,应提交验证材料,保障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
此外,车企必须履行告知义务,升级前告知用户OTA升级的目的、内容、升级影响、所需时长、注意事项等信息,升级执行后通 升级结果。
OTA升级频出乱象,就是因为没有统一的规范流程,车企们各行其是、各谋其利。如今工信部出手整顿,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利益保障都是一大利好,值得点赞!
文/李文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