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座西部的城市,近年来几乎没有负面新闻,有什么秘诀?
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偏居西南一隅,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在国内所有的大城市中,成都可能是最充满烟火气的城市,最休闲的城市。2016年,赵雷的一曲《成都》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成都地理位置并不优越,既不沿江,又不沿边,更不沿海。成都是中国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位置最为靠西的城市,经济并不十分发达,2021年,成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甚至还不足10万元。然而,成都以极具感染力的温度和包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定居。2021年,成都常住人口突破2100万人。
成都的生活是非常惬意的。我们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和爱人一起互相挽着衣袖,把手揣进彼此的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走过小酒馆的门口,举起手中的美酒,享受生活,畅想人生,一醉方休。
我们惊讶地发现,近年来,成都几乎没有负面新闻,有什么秘诀呢?
当然,成都也并非没有任何负面新闻。
成都的负面新闻比较典型的有两项,第一是成都在九月份某某软件新系统造成的核酸检测等待导致成都上了热搜,第二是针对成都马拉松的举办出现了一些批评的声音。
针对成都马拉松的举办出现了一些批评的声音的问题,我们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成都马拉松的举办,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是成都市管理者勇于承担责任和直面挑战的尝试。成都马拉松,CCTV面向全球现场直播,上百万人在电视机屏幕前欣赏到了成都马拉松的盛况。成都马拉松的举办,是成功的。有人担忧,成都马拉松的举办会造成疫情的扩散。而经过成都马拉松举办10日以来的事实证明,成都马拉松之后,成都的疫情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成都马拉松的举办并没有造成疫情的扩散。
今年下半年,成都不仅仅举办了马拉松,也举办了2022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和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12月2日-5日,第八届四川农业博览会与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将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如今的成都,正在努力建设三城三都,三城是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三都是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
疫情以来,成都几乎没有负面新闻,到底有什么秘诀呢?
最关键的一点是成都有足够的温度和包容。成都拥有温度和包容的特质是从上到下的,从管理者到民间,从 会到个人的。
第一,成都人非常有温度和包容。
成都人从来就不歧视外地人,对外地人从来没有任何的偏见,成都人对外地人的只有热情的欢迎。因此,在成都,我们从未看到外地人被成都人歧视的负面新闻出现。
有位新疆的朋友在 络上讲述了从新疆来到成都的故事。
这位新疆的朋友和家人驱车从新疆出发,不远千里,抵达成都。当他驾驶新疆牌照的小汽车缓缓驶进了成都收费站的时候,成都的工作人员柔声细语地问道:请问您是从新疆过来的吗?他说:是的。工作人员热情地回复道:你们一路辛苦了,欢迎你们到成都。
这位朋友经过酒店的地库,看着地库里停着不少和他一样新疆牌照的小汽车,心里充满了温暖。他感慨地说道,本来以为会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结果除了同情和温暖,其他什么都没有。
第二,成都管理者非常有温度和包容。
在成都,只要不是中高风险区,人员就可以外出购物,不会关闭菜市场和超市,不会禁止外卖和快递,不会关闭大型连锁餐馆。成都的生活物资保供始终非常优秀,成都市民获取生活物资和餐食的渠道始终非常通畅,成都市场的商品价格始终保持基本稳定。
总之,成都市民的生活一直得到比较充分的保障。同样,成都的医疗体系始终保持正常运转,成都市民的就医问题始终获得较为妥善的解决,孕妇、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以及突发疾病的的就医渠道始终保持通畅,因此就不会出现因为防疫愿意耽误治疗造成严重问题的事件。
因此,针对在成都发生的某某软件新系统造成的核酸检测等待事件,成都人不满的目标集中在某某软件,甚至直接让某某软件上了热搜,这可谓是管理者和市民“同仇敌忾”的典型案例。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近年来成都几乎没有负面新闻的秘诀就是成都从上到下的温度和包容。
成都,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一座包容的城市,一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一座从来就不歧视外地人的城市,一座拥有强大生命力的城市,正在以她博大的胸怀,欢迎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们。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