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系统构成如上:
(1)数据处理单元
这部分的内容就是由Edison完成的工作,,完成对环境数据的分析,以及和云端连接的问题,包括对整个温室棚的智能控制。同时板载的WIFi和云端连接,完成对数据的上传,以及远程控制的实现,完成智能化控制的目标。
(2)环境数据采集
环境部分则包含了环境的基本信息,我们本次项目中采集的内容包括环境的温度,以及土壤湿度,还有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境参数,因为考虑到城市的居民套房,可能存在相应的采光不足问题,对相应的作物进行一定的补光从而保证作物的生长。
环境参数采集的拓展部分内容:包括对CO2浓度收集,土壤化学元素的采集分析,对作物更加深入的一个管理和维护,这部分将作为后期制作的一个拓展。
(3)智能控制
智能控制则是我们可以对我们的温室棚进行一个远程控制,同时能够获取我们的环境信息。智能控制和区别于我们的手动控制部分的内容,选择为自动控制之后我们会进行一个相应作物的选择。针对不同的作物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从而保证不同作物的正常生长,而不需要进行人工干预。这部分内容也是作为后期的拓展内容进行延伸。
在控制部分我们在本项目中做的内容包括环境通风的风机控制,环境水源的供给,环境光照的补充。
(4)系统拓展
1.多元素的温室棚管理
2.智能化的一键管理
(5) 云端
云端作为数据的处理中心,所以是在项目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本项目的开发是运用了Blynk的开发资源,在国内的腾讯云服务器上建立自己的云端,作为数据的处理,远程控制转发的实现中心,同时我们结合Blynk的APP就可以完成相应的远程控制内容,以及数据的展示。
系统演示:
实物展示:
风机演示:
光照强度演示:
土壤湿度演示:
APP演示:
本次的项目开发当中学习到了很多,主要是一个新的物联 产品的应用,本身对于物联 开发是比较困难的,之前我们也谈过,所以从创客的角度出发,去完善一个客户端,到服务器,到硬件开发,一个人去完成是很困难的,就算做到了简单的通信,但是你的界面呢,你的数据安全性呢,这些个人开发是很难做到的,在现在产品周期更新这么快的情况下,结合别人的物联 平台进行开发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那么对于创客,我觉得Blynk是一个很棒的选择,因为他的使用比较简单的,并且服务器是开源的代码,我们可以进行很多的自定义,同时我们实现了在Edison上面只用了Arduino开发,这是值得欣慰的,没有涉及到Linux的内容,使得它的开发更加的大众化,更适合创客来入门,最终希望大家能开发出自己满意的物联 产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