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交友类” 络诈骗时有发生,犯罪分子通过 络平台添加好友,待关系成熟之际,向受害人“现身说法”,介绍“投资赚钱”的渠道,一步步引诱受害人注入资金、交纳保证金等。小编整理出四种常见“交友” 络诈骗手段,大家务必注意防范,谨防上当受骗!
1、投资 站平台、理财APP
典 型 案 例
1、2018年1月11日,事主陈某 案称,其通过微信查找附近的人加一好友,聊天一个多月后,对方以推荐平台投资为由,骗取事主在多个平台投资亏损10万余元,后发现被骗。
2、2018年1月2日,事主王某 案称,其根据微信 友推荐的软件炒原油,先后几次向平台入账共计26万元,并根据软件分析师“徐经理”提供的数据操作炒原油,后全部亏损,并且平台无法登陆,“徐经理”和 友均无法联系,遂发现被骗。
2、假称彩票、博彩 站有后门
典 型 案 例
1、2017年12月21日,受害人张某 警称:其在某交友 站上认识了一个自称香港人的男子,双方聊天交友两个月后,对方给了张某一个博彩 站的 址,称其和同学黑了对方 站,可以修改博彩 站上的赔率,能百分百赢钱。张某相信后在该 站注册了账户并充值七八次,总计约30万,后发现无法提现,联系 站客服,客服称其账户被冻结了需缴纳88888元保证金才能提现,后其缴纳了钱后仍无法提现,并与“郑国强”、客服等失去联系,共计被骗38万余元。
2、2018年1月13日,受害人万某 警称:其在QQ上认识一个人,对方自称是炒股的,可以低价买到一些准备上市的公司内部股票,后受害人向对方转账15000元请对方帮忙买股票,后失去联系发现被骗。
以上两种诈骗手段有相似之处,均为利益引诱 上投资理财有兴趣、有了解的人员,其案件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1、虚假投资平台、理财APP等软件均经过包装,不易分辨真假。
2、此类诈骗为套牢受害人,多实行注册会员制管理,常用”注册即享受现金分红”等奖励方式诱惑投资者。
3、此类投资理财、买彩票骗局常以高额收益吸引投资者向平台注入资金,又有“理财经理”、“分析师”定期给受害人上课,指使受害人购买指定产品。
提醒市民朋友们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莫要轻信“ 络陌生人”,教大家如何识别骗局的方法:
提高自我警惕性和甄别能力。投资者在购买 络理财产品时,应通过正规渠道,注意甄别该公司是否是正规的理财公司。投资者时刻都要保持平常心态,要慎对高额回 承诺,摒弃各种高息诱惑。
3.谈恋爱送礼物等名义
典型案例
1、2018年1月13日,受害人郭某 案称:在某相亲 上认识一名男子,确立男女朋友关系,后男子以开店买迎客松为理由先后骗取 警人共计9720元。
2、2018年1月12日,受害人刘某 警称:其在某交友 站结识一名自称香港人的男子“谢鹏”,后互加微信好友聊天。2018年1月9日,谢鹏以互相赠送见面礼、律师手续费、税费等理由,骗取受害人多次现金汇款共计人民币83500元。
4. 友假借家人生病等名义借钱
典型案例
1、2017年11月15日,受害人杜某 案称:2017年11月10日通过微信添加了一个好友,后对方称其爸爸在医院看病需要用钱并向杜某发送一张转账3000元记录的截图,杜某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分三次转账给对方共计2200元,11月15日杜某发现自己的账户并没有入账,且微信被对方拉黑。
2、2017年11月10日,受害人骆某 案称:2017年5月通过“附近的人”功能添加一个陌生微信好友,对方称要跟骆某做男女朋友,后以其父亲看病需要钱、和老公打官司争夺女儿抚养费需要钱等为由,骗骆某通过微信向对方转账54570元。
以上两类案件的共同特点有:
1、作案目标:通过婚恋 站、微信等寻找交友机会的人员;
2、作案手段:犯罪嫌疑人伪装成一名成功人士、妙龄女子的形象,在婚恋 站发布自己信息的同时物色作案对象,一旦选中作案目标,立刻向受害人表示好感,用花言巧语骗的受害人信任。经过一段时间的“ 恋”后,再以自己店里开业、相约见面、家人生病等借口向受害人索要礼金,骗取转账;
3、作案特点:此类犯罪嫌疑人极具耐心,会揣摩各年龄段单身人士婚恋心态,在平常聊天中懂得如何抓住受害人心理,等到开口借钱、索要礼金时受害人碍于情面一般不会拒绝嫌疑人的要求。
警方提示
络交友需谨慎防范电信诈骗,凡是对方要求你投资理财、入股投资、 络赌博等涉及汇款、转账等操作的,多是诈骗,请提高警惕,谨访电信诈骗。如遇诈骗请立即拨打110 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