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季#本来以为分数出来就尘埃落定了,其实真正的纠结才刚刚开始。
最初我是选择了志愿填 机构,虽然费用昂贵,但是觉得专业的事情还是让专业的人士来干,但现在想来却差点走了弯路。
为什么这么说呢?再专业的填 专家能为孩子考谅的事情还是太少,就像是资深的医生看病,在他是司空见惯,在你是休戚相关。专家不想坠名头,只能按大趋势保孩子稳走,不会过多考虑孩子真实的想法,只有父母才会有那种“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情怀。说到底分数出来了, 志愿是对父母的考试。
在等出高考分数期间,办了逃避心中的焦虑,我住院调整睡眠治疗腿疾去了。虽然已经找了填 机构,但事到跟前心里哪能踏实,住院八天恶补了八天填 知识,越补心里越有感觉,绝不能把女儿的填 完全交到填 专家手上。
比如民航学校的交通运输指的是飞机,交通类则指的陆运,比如信息管理在文理科里所学截然不同,比如有些大学看似有名却不在省会,再比如除了看学校录取线更要看专业级差和三年内该校在本地招生人数,最重要的是用一分一段表让已知数据更加精准。
在分数出来的前一天,我开始根据本地招办发的 考书重新统计三年内的一分一段表,这是项复杂琐碎的工作,整整两天在女儿的协助才弄完,越弄头脑越清晰。
紧接着我又在 上购买了填 软件,这能帮我最大限度地挑选与分数契合的学校。
最后就是将女儿分数和位次与心仪专业三年内录取位次做对比,这样数据就更准确了。
这里真得感谢我的一个好姐姐,给了我巨大的帮助,她真是女儿生命中的贵人,全程帮我把关志愿,女儿最终如愿以偿录到了喜欢的城市和专业。
志愿看似很快,期间经历了很多波折。
一开始我和老公意见不统一,他特别想让女儿学医,而我则认为学医要学化学和生物,女儿生物课并不擅长且对学医很抵触,小姑娘怕见血。这点二比一,老公退而求其次想让女儿学习与医学相关的专业,我们其实对这些学科毫不了解,刚开始决定学药学,因为中国药科宿舍条件超好,结果被闺蜜劝退了,说学药恐怕读到博士也很难找工作;后来想让女儿学麻醉学,女儿本来都同意了,结果那天恰巧我去看病复查,医生是相熟的,一打听才知麻醉学在手术中责任重大,完全跟我们想像的不同,女儿又拒绝了。
但女儿选择的标准真让我大跌眼镜,我们在意的是学校的整体排名,就业前景,学校考研,保研的通过率,而女儿在意的是住宿条件和是否有蚊虫。
曾经在中考时女儿的分数可以上市内任何一所高中,我尊重了女儿的选择,结果这三年高中充满了挫折和痛苦,一言难尽,所以这次我不会再完全听从他的想法。
这回他又以宿舍来定学校简直气得我抓狂,我们两个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即使吵得没结果,离 志愿的最后期限也越来越近,总得有个定论。
有人告诉我应该按学科评定来选学校和专业,有人告诉我应该看学校是不是重本211,明明能上211绝不上双非,说实话每个人都有道理,可最终在大学度过4年的是孩子不是我,所以如何跟她达成一致,让她心服口服才是关键。
短短十天,我咨询了过来人,单位管人力资源的同事,辗转地通过朋友找到女儿心仪院校的老师以及我以为她有把握录取的院校的学长们打听学校的情况。还通过各学校的官 挨个咨询了学校的住宿条件,保研考研率等。也经家人介绍咨询了曾参加招生的老师,在211中算普通专业和双非中学科B以上专业应该怎么取舍。
我从来不知道自己执行力会如此强大,也是越来越多的信息,让我冷静下来能不偏不倚地分析给女儿,最终让她信服。
当看到录取通知书时,我们既安慰又略遗憾,安慰的是保住了专业和城市,遗憾的是没能像有些人那样,更勇敢地冲 到更好的学校。
这就是高考,努力了,拼搏了,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大学一切归零,又是崭新的开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