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门可罗雀,“超级医院”门庭若市,“一 难求”……说起看病难、住院难、看病贵,在很多地方其实是指“超级医院”看病难、住院难、看病贵。那么,这一顽症到底有治没治?有,就是赋能基层和借力智慧医疗。
“超级医院”扩张和挂 难并存
我国看病难问题主要集中在大医院挂 难、三甲医院看病难这一环节,这反映出我国分级诊疗不完善等情况,也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结果。
湖南一家大型公立医院负责人说,很多患者的慢性病和常见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能解决,但是他们对基层医疗机构并不信任,习惯挤到大医院看病,这加剧了大医院挂 难。也因此,基层医生少了医疗实践的机会,医疗技能得不到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停滞不前。
专家同时指出,由于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不强、家庭医生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一些本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健康管理的慢性病患者长期占据大医院门诊,加剧了大医院挂 难、看病难问题。
一招:赋能基层,遏制虹吸
随着医改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已在全国推开,三医联动取得一定成果。专家建议,完善分级诊疗,积极为基层医疗机构赋能。
——深化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诊疗能力,确保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湖南省长沙市妇幼保健院院长王东波认为,可完善三甲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机制,通过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和指导,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让常见病和慢性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能解决。
——谨防“超级医院”虹吸基层人才和患者,适当遏制大型公立医院盲目扩张。协和医学院教授张宏冰说,适当遏制“超级医院”的扩张速度,打造以大医院为龙头、辐射基层的“和谐医疗生态圈”,分级诊疗制度才能真正落地。
——通过医保等手段引导、完善分级诊疗。部分受访医生呼吁,患者就医时要根据自身病情做好分流。同时,要培养群众理性就医的习惯,完善常见病、普通疾病基层首诊制度,引导群众科学理性就诊。
——从群众医疗需求出发,为基层医院赋能。湖南省卫健委基层卫生处处长陈鸿君认为,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将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结合,提升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另外,可大力发展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从群众医疗需求出发,推进基层医疗服务的供给侧改革。
二招:借力智慧医疗势在必行
当前,各地医疗机构大力推行互联 就医新形式,无论是预约就诊、复诊还是配送药品,都给患者带来了方便。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院长张国刚表示,随着5G时代到来,互联 为医疗产业发展赋予新的战略价值。公立医院应该依托“互联 +医疗健康”,创建老百姓身边的“互联 智能流动医院”。但是,这一领域的探索还需要各级医疗机构联动和医保、医药等体制机制保障。
智慧医疗改变人们的就医方式,大力发展智慧医疗需格外关注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张宏冰建议,医疗机构在设计挂 软件时,尽可能对老年人友好,相关界面字体设计可更大些,操作可更便捷些,还可建立家庭账户,由子女线上帮忙填写病情、实现预约、操作支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