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郑州地铁将南延到许昌

从地形上看,郑州和许昌之间,一马平川;许昌中心城区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仅50公里的距离,航空港的建设为许昌带来机遇,也使郑许融合发展提上日程。

2018年,河南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郑许一体化”首次写入政府工作 告,许昌被纳入大都市区的“朋友圈”。

如今,在郑许两地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两地的人员流动也越来越频繁。每天,他们穿梭在高铁、火车、大巴之间,在双城生活的快节奏中,追逐着梦想与希望。

“门到门”的低速公交,

“招手即停”单程近三小时

上午10:30,紫色大巴满载乘客,开出郑州汽车站,随后沿着107国道行驶。

伊韵雯靠着座椅闭目养神,但一次次被沿路上车的乘客吵醒,干脆刷起手机。伊韵雯家在许昌,2018年大学毕业后在郑州一家医疗机构工作,周末工作,工作日调休。趁着调休,她决定回家一趟。“我家不在市区,从汽车站过去还有一段距离。坐’慢巴’可以直接到家门口。”

伊韵雯说的“慢巴”,就是郑许低速班车。这趟班车前身是2009年开通的郑许城际公交,在当时是继郑开城际公交和郑新城际公交开通后,河南省开通的第三条城际公交。2019年,许昌市用14台大巴替代了郑许城际公交的原有车辆,并把该线路更名为郑许低速班车。

沿途停车上下人近二十次,中途有果贩上车售卖水果。

“坐大巴是想着时间快一点,结果和公交时间一样。”上午1:15分,该大巴抵达许昌汽车站,共耗时2时45分钟,这位老人抱怨着下了车。“算了,大巴还是比公交舒服一点,而且随叫随停,交通更方便。”旁边一位同行的女士宽慰他。

在此前的 道中,该低速班车侧重于“提高乘坐舒适度”,为乘客提供“门到门”的便捷服务。

铁路助力“一小时通勤”,

费用在14.5到41.5之间

尽管不少人抱怨低速班车的“慢”,但该车前半程几乎满载,直到长葛后下车乘客逐渐增多,在许昌汽车站下车的乘客大约占全车的六分之一。

“以前在高铁、大巴上,多数是从许昌到郑州工作的人,现在越来越多郑州居民来许昌游玩。到机场的铁路通车以后,我们出省、出国也更方便了,两地的联系一定会越来越紧密,大家的工作效率、生活质量也会越来越好。”陈女士说。

陈女士所说的,是在建的郑许“一小时通勤圈”的重要线路——郑许市域铁路。据公开资料显示,郑许市域铁路是河南省内第一条连接两座城市核心区域的市域铁路工程,建成后将通过“高密度、短编组”实现两地公交化运营,郑许全程约1小时。

市域铁路增加“点对点”通勤,

“双城生活”将更便捷

今年10月下旬,郑许市域铁路许昌段北苑大道站封顶。该站是郑许市域铁路许昌段高架车站封顶的最后一个车站,这也标志着高架车站的主体工程告一段落。

这条备受瞩目的郑许市域铁路,便民程度如何?根据2019年5月公示的《郑州机场至许昌市域铁路工程(郑州段)项目选址意见书》,郑州机场至许昌市域铁路工程(郑州段)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起于华夏大道与太湖路交叉口,向南沿华夏大道、迎宾大道、雍州路敷设,接入郑州机场至许昌市域铁路(许昌段),拟建设线路长约31.27公里,设站15座。

根据2017年10月公布的《关于新郑机场至许昌市域(郊)铁路工程项目(许昌段)选址意见书》,该部分建设约33.7千米,设站11座,以许昌东站为起点,经永昌大道转入魏武大道,沿魏武大道向北走行,途径东城区、示范区、建安区、长葛市,覆盖10个产业集聚区及产业新城(产业园区),穿过李粮店煤矿,接入郑州轨道交通17 线工业十路站,穿过双鹤湖、园博园组团,就近进入新郑国际机场GTC换乘中心。

贯穿中原城市群郑州-许昌产业带核心区域,

将促进郑许深度融合

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位居全省前列,近年来,随着许昌的产业优势凸显,“郑许一体化”更加水到渠成,郑许市域铁路也将成为其中一条重要载体。

“市域铁路项目建成后对促进许昌城市结构优化、经济 会发展、区域功能构建、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她说,郑许市域铁路将发挥中原城市群主轴线功能,构筑城市群骨架轨道 ,同时加快郑许功能互补、良性互动、一体化发展,提升中原城市群核心竞争力,实现城市群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在完善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和新郑机场综合运输 络,优化其运输结构,建立综合交通体系方面,也将发挥重大作用。未来,它还将提升沿线土地利用价值,支撑实现轨道交通TOD效应。

总监制|刘克军总编审|郑北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0月2日
下一篇 2020年10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