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寒来暑往
远在他乡的游子踏上返乡的归途
然而归途已启,疫情未止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里
郑州大学献上暖心大巴
从清晨至深夜,从未缺席
保障着学生的安全
在瑟瑟寒风中,为归家的学子们送去安全和温暖
志愿者和老师们护送学生坐上大巴
学生坐上了开往高铁站的大巴
在郑大的陪伴下,归途无惧,前路有光
在此之外,还有同学通过其他方式陆续归家
他们的路上又会遇到什么样的风景
见到什么样的人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随三位学子的脚步
看看他们的返乡之旅吧
迢迢返乡路,暖与光同行
11.22 晚9时 筹备
大家好,我是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的杨逢雨。11月22日晚,当我正为阿根廷队以1:2惜败沙特阿拉伯而伤怀之时,却收到了来自辅导员的消息通知:学生可以有序离校返乡了。
消息来得猝不及防,我心里喜忧参半。喜的是我终于可以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忧的是如何在疫情形势严峻的当下平安返乡。
但不管如何,我首先跟家人联系,了解了家乡的防疫政策。然后我迅速打开订票软件,但也只是抢到了26 的火车票。26 ?能不能成功返乡啊?在我忧心之际,我亲爱的姑姑说要带我一起回我的家乡鲁山。
喜悦漫上心头,我迅速将火车票退掉,迫不及待地跟朋友分享回家的喜悦,也在心里悄悄许下早日见面的愿望。
杨逢雨和朋友们分享回家的喜悦
11.23 行动
因为回家的激动,我第二天早早就起床了,填写好 备表格,等待审批通过。看着自己的请假状态由”在校”变为”离校”。
家远路迢迢,我早早开始收拾行囊,将柜子里的冬装悉数装入行李箱,将陪伴我度过每晚时光的小羊仔细摆好,将夏装和秋装留下锁入柜子里,像锁住我在郑大的这些日子,这些美好又令人缱绻的日子。
收拾行李
在拖着行李去往东门的路上,我再次走上厚德大道,跨过眉湖,遥望钟楼。我看着悉数泛黄的树叶不停地飘落,铺满地面,铺满车顶。我想,这是我今年最后一次欣赏这些美景。看一眼,就少一眼,我心念一动,将他们都印入照片。唯一的遗憾,是没能和大家一起欣赏郑大的冬景, 没能与大家一起在钟楼下细数新年倒计时,感受”年”的温暖。
校园景色
11.23 9时 归途
一切都猝不及防,让人觉得如梦似幻。直到坐上车的那一刻,我才有了真切的感受:我要回家了。激动的心再也按捺不住,我的情感全部转化为语言,跟朋友絮叨,向父母问安。
家乡的美味牵引着我,家里的亲人期盼着我。我在高速路上,看着窗外的风景,早晨还是薄雾连绵,中午却已是晨光渐露。我看着阳光穿透云层,洒下耀眼光芒,心中不安也渐渐消解,距离一点点地缩短,我也看到了家的光芒。
沿途风景
到了鲁山站,疫情防控人员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下车核酸检测。登记的队伍很长,我安静地等待着。眼神一瞟,我看见旁边一片灌丛中有一株火红的花傲立着。阳光沐浴下,它显得格外红,格外艳。枝叶已然下垂,花朵大多枯萎于寒风。唯有它,仍然顽强地开着,生命的气息扑面而来,正像我们所面临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是个持久的战斗,是个考验毅力的战斗,谁坚持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花儿可以等到阳光的爱抚,我们也终将可以等到胜利的天明。
火红的花朵
11.23 16时 终途
在漫长的等待后,我完成了核酸和抗原检测。可能是缘分,为我做检测的正是郑大毕业的学长。他正坚守在岗位上,认真地为返乡人员做着核酸检测。我们并未交换联系方式,即便如此,还是感谢相遇,感谢所有抗疫工作人员。在这个特殊时期,为返乡的我们送来安全感。
我能做的不多,只能按照政策要求做好隔离,不给医务人员添更多麻烦,并在心里默默许下愿望:疫情早日消散,所有抗疫工作人员平安喜乐。下午16时30分,我回到家里,给了父母一个大大的拥抱,给朋友们送去平安的消息。一切尘埃落定,一切也都是美好生活的预兆。
杨逢雨拍摄的夕阳下的景色
夕阳的金光洒落,黑色逐渐笼罩大地。看着远处美丽的落日,我思绪万千,有感恩,感恩郑大将我保护得这么好,让我可以平安到家,进行居家隔离;有激动,激动于马上要与父母相见;有期盼,期盼远方的朋友早日归来,和我一同玩闹。
我也期盼郑大一切都好,在校的朋友万事胜意;要归家的朋友一路顺遂;我亲爱的辅导员可以早日结束工作,进入假期,好好休息。我还希望来年暖春,能再度回校,与朋友一起看春日里的郑大;希望疫情早日退散,人们都能回归最初的生活。
惟愿大家安好,待到凛冬散尽,天朗疏阔之时,我们将于春日相遇。届时,我们一起完成那些留下的遗憾,一起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多姿。
浓浓思乡情,漫漫返乡路
大家好,我是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本科生许梦瑜。我的家乡是江西省抚州市,离家几月,我甚是想念。11月22日,当得到通知可以返乡时,我欣喜若狂。
购票过程:由于疫情形式的复杂严峻和各种安排的不确定性,我的整个购票过程经历了多次反复。我最初打算26日返乡,但又害怕25日郑州市流动管理影响出行,所以最终决定24日就启程。可如何买到24日的票又是另一个难题。因为票少人多,24日的票早早被抢完了,为了回家,我只能多买了前两站的票。
许梦瑜购买的车票
准备过程:24日当天,考虑到同学们要返乡,老师们专门开启了课堂云录制,方便我们观看回放,还贴心地提醒我们注意安全。早上8点,我便起床收行李、做核酸,一心一意为返乡作准备。离开前,我还对学校的美食念念不忘,特地用一碗米线满足了一下自己的胃。
返乡途中:我走出校门,来到车站,人头攒动,但大家都“罩”夕相处、有序排队。晚上7点29分,经历了近2个小时的候车、1个小时的中转和6个小时的车程后,我准时抵达。我拖着行李箱,怀着激动的心情,下了高铁便奔向出口。
许梦瑜在高铁站排队
抵达之后:返乡之旅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当车站工作人员得知我是郑州返抚人员时,果断将我安排在一旁,让我等候 区派车来接,我不免有些担心。疫情无情,人间有情。半个小时不到便有“大白”开着救护车接我去酒店隔离。家乡熟悉的街道、干净整洁的房间让我心中暖洋洋的。晚上8点半,工作人员为我送来了免费的晚饭。作为无辣不欢的江西人,当辣味在味蕾中绽放,我便知道那是家乡的味道,一天的疲惫因此烟消云散,返乡之旅也画上了圆满的句 。
情满返乡路,成长正当时
大家好,我是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刘佳,家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第一次独自一人乘高铁返回家乡,第一次穿防护服,第一次居家隔离……“第一次”成为了这次返乡的主题。启程前,我害怕自己不能应对和解决这很多个“第一次”,内心充满紧张和恐惧。返乡后,我才发现“第一次”不是退缩的理由,而是成长的机遇。
刘佳购买成功的候补车票
25日,在送走最后一位室友后,我开始 备出校、打扫寝室、收拾行李,为明天的返乡作准备。夜晚躺在床上,我认真回想着在郑大的日子,发觉还未曾见过郑大的雪、听过跨年夜钟楼的钟声、吃遍郑大的美食,就已经要离开了。
26日,早上6点半,洗漱后,我带着行李赶往南门乘坐学校提供的专用大巴。到达南门时,志愿者正组织同学们排队扫码。在上车时,由于行李过重,我自己难以抬上车。此时,一位志愿者伸手接过我的行李,说:“你先上车,等会儿我给你抬上去。”我连忙向他道谢。在前往郑州东站的路上,大巴车运行得很平稳,对于极易晕车的我来说,这是旅途中最快乐的事。大巴车行驶到中途,太阳突然挣脱了云雾的束缚,射出金黄色的光线,照亮了整个车厢,让人感觉身上暖洋洋的。
7点50分时,大巴车缓缓停下。坐在前排的几位男生主动上前将行李从过道中挪出来,以便大家下车。我很快找到自己的行李,下车扫码进站,心想:“这趟暖心的旅途或许是顺利返乡的前奏吧,感谢所有在背后默默奉献的人!”
大巴车上
排队进入高铁站
在8点时,我通过安检进入候车室。在等待列车的过程中,室友们一直给我发信息,提醒我路上注意防护,还录制视频,教我掐虎口防治晕车。看着暖心的视频与短信,还未到家我就已经开始期待明年早点与她们相聚。
刘佳和舍友的聊天记录
在11点半时,我顺利坐上高铁。车厢里有位老奶奶带着一位小朋友。小朋友大声吵闹着:“我要回家。”老奶奶耐心安抚着他,说“别哭了,一会儿就到家了。”在老奶奶用信阳话说出“家”这个字的时候,我深深感觉到我的家乡就在不远处了。她在等待着我的回归。
12点54分,我到达了信阳东站。在出站时,工作人员让郑州返信人员去观察点等候各县区的负责人。淮滨县的负责人是一位胖胖的,非常可爱的叔叔。他给我们发防护服,并且细心核对我们的信息。
在下午2点,人到齐后,叔叔开始进行点对点地送我们回家隔离。在车上,我激动地与朋友们分享我的防护服,称自己终于体验到“大白”的感受了。
穿防护服的刘佳
下午4点50分时,我被送到乡镇路口,等待家长接回。在下车前,那位叔叔再三叮嘱我,一定要到家再脱防护服。十分钟后,我的爸爸赶到路口,接我回家。下午5点20分时,我回到家中。我的返乡之旅正式结束,开始隔离生活。
午夜梦回,最是心底那一轮明月,那一江春水,那一缕乡愁,亦是无数在外学子的心灵归宿。
世界最美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路;世间最暖的归途,便是回家的路。带着老师的嘱托、同学的关心,郑大学子们回到了家乡……
我与旧事归于尽,来年依旧迎花开。待来年花开,我们重聚郑大。
审校|李林格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