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揭秘主持人曹幻实(左)对话 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芯片事业部总经理刘洋(右)
2019年初,美国挑起的“中兴事件”轰动全球,全 充斥着对中兴“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论调,同时也引发了国人对芯片行业的广泛关注。这件事让人明白,谁掌控了芯片,谁就掌控了话语权。在中兴在缴纳了14亿美元罚款后,美国商务部解除了对中兴的禁售令。中兴之痛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制造业还不够强的现状,能否掌握高端技术以实现进口替代,对于中国芯片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对话精彩提要:
1、软件公司为何布局半导体
2、软件公司如何赋能半导体行业
3、开源才是长久之计?
感谢“芯动力人才计划”为本次采访提供支持
我们请到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芯片事业部总经理刘洋,来与我们探讨他们是如何从软件领域出发,对中国芯片行业做出贡献的。
软件公司为何布局半导体
刘洋表示,其实早在2015年,他们就开始涉足芯片领域。首先,凭借敏锐的嗅觉,他们很早就隐约意识到,芯片在未来很可能会成为对手制约我们的武器。其次,随着硬件的不断普及与发展,芯片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占据了基石地位,所以发力芯片领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最后,由于之前做的软件都是嵌入式的,团队多年来一直与硬件打交道,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十分了解芯片、半导体,所以也知道硬件的局限性及短板在哪里,团队有信心,也有能力比别人做得更好。
刘洋还谈到,他很佩服任正非,任总能在更早的十几年前就看到了趋势,组建了海思,当时国内只有独一家,难免势单力薄。结合刚刚谈到的三点,和对行业的热爱,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芯片领域,希望为行业的发展起到一些作用,或是说承担一些职责。
软件公司如何赋能半导体行业
在行业人的不断努力下,中国的芯片行业在近几年里已经突飞猛进,但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芯片的应用没有跟上发展,还不能把芯片真正运用到一些领域里去。例如,中小型企业想应用一枚新芯片,就要熟悉整套设计方案,这不是他们所擅长的,会占用大量的研发成本。一家企业投入100万来做这个平台,但可能还有另外十家在做同样的事,同样也都会投入100万。
刘洋认为与其这样,不如他们来搭建这个平台,让企业们回归最擅长的领域。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该做的事情上,把碎片化的问题丢给他们。
开源才是长久之计
刘洋谈到,他们现在所做的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开源的,有需求的公司只需要出很少的钱买一个硬件平台,而研究所需的其他相关基础资料都是开源的,不收取额外的费用。他认为,他们现阶段不考虑变现,关注把生态做起来,让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他们HiHope平台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这个平台体现了大家的共性需求,让需求得到更好的解决。这样中小企业就能回归本源,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但同时,开源并不代表着免费。技术一定是离不开开源的,谷歌、微软等公司做出的表率也印证了开源是切实可行的。开源代表着共享,代表着任何人都能拿他们的技术去搭建平台,但是,当客户提出一些定制化需求时,他们也会收取一些设计的费用。举个例子,一个十层的工程中,九层的功能都是免费,客户只用付一层的钱就可以实现所需的功能。刘洋深信,在这样的模式下,客户能节约成本,而他们也能体现自己的优势,把能量发挥出来,服务更多的人,达到合作共赢的最终目的。
预见趋势,在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浪潮中迸发出诸多产业协同需求。
我们要感谢刘洋团队做出进入半导体行业选择。我们也非常开心看到有越来越多传统行业公司参与到半导体产业链中。在芯片行业人的不断努力下,我们更有信心,中国芯片一定能迎头赶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企业将不会再被美国掣肘,真正的做到自主可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