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编程班火爆,中国家长又犯“起跑线焦虑”?

不懂编程就是新文盲、不会代码就丧失了生存能力……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家长们的“科技焦虑感”与日俱增。带着“不让孩子输在人工智能起跑线上”的宏愿,一个个少儿编程班变得火爆起来,继奥数热之后,成为孩子课外培训课程表里又一新事物。

少儿编程班为何火爆?对不少父母来说,这是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新办法。而对于青少年来说,一项编程特长,或许更能成为自己冲入名校的砝码。。。。。。

赢在起跑线?

“埃隆?马斯克9岁学编程,扎克伯格10岁学编程,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是从小接触编程……”家住北京的徐女士在听完某少儿培训机构如上介绍后,给9岁儿子乐乐 了少儿编程培训班。

“学点少儿编程,能提高孩子逻辑能力。”在咨询多家培训机构后,徐女士得出这样的答案。

近年来,和徐女士一样为孩子 名少儿编程培训班的家长不在少数。位于北京东城区的某少儿编程培训机构内,不少父母都会在周末带着孩子前来咨询和试听。该培训机构闫老师介绍,目前机构共开班12个,每班人数12到15人左右,到了寒暑假人数还会倍增。

这样规模的培训班,闫老师表示,该机构旗下仅分布在北京的就有4个。

实际上,编程热并不止存在于上述机构之中。去年九月,中国青年 会调查中心,对200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4.4%的受访者觉得孩子有必要专门学习少儿编程培训课程。

编程热何以在少儿群体走红?闫老师介绍,前来咨询的家长主要希望借此提高孩子逻辑水平,挖掘“技术天赋”,还有部分家长则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希望能培养出孩子更多兴趣。

但实际上,徐女士却并不清楚少儿编程究竟学些什么。

对于徐女士借少儿编程提高孩子分数的想法,在杭州一家培训机构从业两年的少儿编程老师张齐(化名)认为,其实二者关系并不太大:“儿童编程在一定程度上锻炼思维模式,但这并非提高分数的有效途径。”

至于家长希望的,从小学习编程走在人工智能前列,张齐也表示,少儿编程与成人学习的编程工具差异性很大。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是真正的代码编程。

打通升学路?

少儿编程培训现实中不仅面向少儿,针对初高中生的更高阶培训也同样受到追捧。与少儿编程培训的盲目扎堆不同,初高中生的编程培训带着更明确的目的——升学。

今年14岁的黄山宇正在浙江读初二,如今,课外编程培训已成了他继数学和英语之外,每周都要参加的“必修”补习。

但成为一名程序员却并不是黄山宇的梦想,他选择加入编程培训大军,只是为了适应浙江高考改革政策。

2017年,浙江出台新高考政策,规定了考生的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随着“编程与升学挂钩”焦虑感的蔓延,张齐所在的培训班也得以扩张:“两年时间, 名人数激增,从3个班拓展到现在12个班,加盟店也在全市铺开。”

对此,不少 友也提出,要不要让孩子学编程,更应该看兴趣,而非出于焦虑:

“要抓紧时间学会,参加竞赛拿名次。”这是黄山宇从父母那里常听到的叮咛,全家都希望他能借编程“决胜”高考,拿到竞赛名次,通过自主招生进名校。

然而,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不得简单以论文、专利、中介机构举办的竞赛(活动)等作为 考条件和初审通过依据。对拟认可的赛事证书,要以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学科竞赛为主,并组织相关专家对赛事的科学性、规范性进行认真评估。

政策出台后,黄山宇一家不再确定,编程课是否还能成为自己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名校的“敲门砖”。

“更何况,想要参加编程竞赛拿到证书,绝不是短期培训能实现的目标。”张齐表示。

要价过万的编程班,会是下一门“奥数”课?

青少年儿童编程热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近年来,注入编程培训机构的资本也在急速膨胀。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少儿编程行业研究 告》(下称《 告》),截至2018年10月,少儿编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0亿—40亿元,用户规模约1550万。

投资风向吹进少儿编程班,鳞次栉比的培训机构在市场上纷至沓来。然而,新鲜事物的急速发展,往往伴着诸多市场乱象的出现。

如何确保课程质量?怎样衡量教学成果?课程体系如何搭建?收费标准如何确定?作为业内人士,张齐认为这是目前少儿编程班面对的主要问题。

此外,张齐介绍,师资问题也是培训的一大瓶颈:“由于缺口较大,培训机构会拉来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代课,学生会技术,但不一定会教学”。

实际上,备受家长追捧的编程培训班收费标准也并不便宜。从多家机构提供的价格来看,少儿编程培训线上一节课(1小时)价格在300元上下。若是 全年班,一节课在200元左右,一年下来所需费用达到17000余元。若是线下 班,费用还会上升。

对日渐火爆的编程热,实际上已有不少媒体进行了调查 道:

面对市场不断升温的编程培训热,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课,从发展学生兴趣角度说,值得鼓励。但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进教材、课堂的同时,还需避免功利化,以免忽视对学生素养和兴趣培养。

熊丙奇提出,若把信息学科(编程)竞赛作为自主招生、综合素质评价录取的依据,编程教育就难以避免被功利化对待。

在他看来,目前编程培训火爆,主要因为在高校自主招生中,信息学科竞赛获奖会作为高校初审通过的条件之一。

对于目前编程培训的火爆,熊丙奇担心,这会像当年的“奥数热”,成为追求功利的培训结果。对此他建议,家长务必保持理性,结合孩子实际情况选择,主要目的应是发展孩子的兴趣,而不是追求功利的目标,诸如增加幼升小、小升初的竞争砝码等。

青少年编程培训会成为未来的新“奥数”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2月10日
下一篇 2019年2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