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密码就能连接别人的无线 ,小心蹭 软件陷阱!

调查动机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 针对蹭 类移动应用程序作出专门通 。通 称,近日据有关媒体 道,移动应用程序“WiFi万能钥匙”和“WiFi钥匙”具有免费向用户提供使用他人WiFi 络的功能,涉嫌入侵他人WiFi 络和窃取用户个人信息。工业和信息化部 络安全管理局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组织 络安全专业机构对上述两款移动应用程序进行技术分析,发现两款移动应用程序具有共享用户所登录WiFi 络密码等信息的功能。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 络安全管理局已要求上海市、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开展调查工作,将在核查的基础上,依据 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维护广大 民的合法权益。

用户密码“莫名”被分享

杨辰是北京一家理发店的造型师。一次,杨辰在帮来店客户连接无线 时意外发现,店里的WiFi在一款蹭 类移动应用的可连接列表中,并可以被直接连接。

杨辰当时觉得有些奇怪,客人走后,他随即更换了密码。之后,再用那款蹭 类移动应用程序搜索时,杨辰没有发现店里的WiFi。

“店里的员工都没有使用过这种软件,我不能确定它是怎么得到我们密码的。”杨辰说,可能是有客人将密码存入了那款应用程序,也可能是被恶意破解了。

“类似应用多如牛毛,一般用户可能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就把密码分享出去了。”李星在北京一家化工公司工作,休息日喜欢带朋友回家玩。今年3月的一个周末,一个同事在他家里连接WiFi时顺手打开一个蹭 类移动应用,打开密码输入页面后将手机递给李星,李星输完密码后发现弹出了一行提示,询问是否要分享密码,因为担心以后被蹭 或者被泄露信息,他拒绝了分享。

“因为我是WiFi的主人,所以会比较谨慎,但是其他人在我家里不仔细看提示岂不是随手就点确定了?”李星认为,一般人在使用这类软件时都不会有太高的警惕性,可能扫两眼尚未看清楚内容后就随手点了确定,造成自己的WiFi密码外泄而不自知。即便如此,他还是不放心,每个月定期更换WiFi密码。

肖泽是一家火锅店的老板,他是在玩游戏时发现家里的WiFi被盗用。

“当时的 络延迟度太高,导致游戏中断。”肖泽说,他打开安全软件查看用 设备,发现一台陌生的设备,并根据图标判断出是一台电脑。

之后,肖泽发现,每天晚上8时左右,对方就开始连接他的WiFi 络。

为此,肖泽多次更改用户名和密码,但都没有效果。

淘宝店主付琳更换新路由器一年以来,已经禁用了20多个陌生设备。

“可以通过路由器后台把有些设备禁掉或者限速。因为每一个设备连上后都有唯一的局域 地址,禁一次就永久禁了,我现在已经禁了20多个。”付琳认为,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免费 ”埋信息泄露隐患

对于WiFi 络拥有者来说,蹭 类程序侵犯了他们的权益;对于蹭 的 友而言,蹭 真的既省钱又方便吗?

“蹭 族貌似占了便宜,但可能‘出卖’了自己的个人信息。”中国电信乌鲁木齐分公司 络运营和云业务中心产品维护经理刘嘉说,蹭 导致 主和蹭 者连接在同一个局域 ,双方都有泄露 购账 、住址、电话 码、支付密码等重要个人信息的风险,很容易造成财产损失。

“不少用户以为蹭 只会影响 速,这低估了蹭 风险的严重性。”刘嘉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不法分子通过蹭 软件或硬件设备,连接 主 络,通过技术手段以其身份发布一些违法内容, 主很可能会承担相应的责任。“要防止被人蹭 , 主平时要经常修改路由器的登录密码,或尽量让密码复杂一些,建议密码设置符 、字母、数字组合12位以上。另外 主可以通过限制带宽来控制 速,或者直接不允许指定设备上 。

同时,很多公共场所的WiFi也可能是“钓鱼点”,蹭 者为了连接WiFi,不做分辨连续点击“同意”后,虽然 络连接成功,但也可能因此被不法分子盗取和财产相关的信息。“在不清楚陌生WiFi的安全性时,尽量不要连接。平时最好关闭WiFi自动连接设置。”刘嘉说。

而与软件蹭 不同,蹭 卡则是通过接收不同信 进行“破解”,因为机能需要,蹭 卡的功率往往是普通路由器的数十甚至上百倍,其辐射强度可想而知,对用户的身体健康会有一定影响。

刘嘉说,如果在公共场所需要连接WiFi,可以选择运营商的接入点,速度和安全都有保障。

蹭 软件多破解率走低

“那个时候我常常在我家楼道里蹭邻居家的 ,有时候站在窗户边、阳台上都能搜到很多可以连接的WiFi账 ,连接成功也非常容易,甚至还可以用蹭来的WiFi看电视。”张海说,“那个时候我在外面租房子,没有安装无线 ,所以常常‘借用’邻居的WiFi,但是自从自己家装了WiFi后就很少用了。”

张海回忆说,她当时在使用这款应用时,只需要打开手机无线 络功能,然后屏幕上就会显示出一系列WiFi账 ,逐一尝试破解即可。

“我记得当时分为好几种连接方式,其中就有‘自动解锁’‘直接输入密码连接’这两个选项。如果选择‘自动解锁’,还可以选择‘进一步深度解锁’功能,破解率还是挺高的。”张海说。

背后存广告利益链条

陈某称,他经手的针对蹭 类移动应用投放的广告,大多是男性补肾类保健品的广告,广告会出现在应用的“推荐”页面上,但是自从今年3月份开始,这款蹭 类移动应用就开始禁投广告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4月4日
下一篇 2018年4月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