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犯罪
案1
全国“组织刷单入刑”第一案
2017年6月20日,全国“刷单入刑”第一案在杭州市余杭区公开宣判。90后刷单组织者李某通过创建平台、组织会员刷单炒信并从中牟利,犯非法经营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并处罚金;连同此前已宣判的李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予以并罚后,法院决定对其执行有期徒刑5年9个月,并处罚金92万元。该判决已经生效。
所谓“刷单”,就是在 上进行虚假交易并给予虚假好评,进而提升店铺的销量和信誉,误导和欺骗买家。被告人李某曾在法庭上表示,“刷单在淘宝 上是违规,但我从来没想过这是犯法的。”
2013年2月,李某通过创建“零距 商联盟” 站和利用YY语音聊天工具建立刷单炒信平台,吸纳淘宝卖家注册账户成为会员,并收取300元至500元不等的会员费和40元的平台管理维护费。李某通过制定刷单炒信规则与流程,组织及协助会员通过该平台发布或接受刷单炒信任务。
会员承接任务后,通过与发布任务的会员在淘宝 上进行虚假交易并给予虚假好评的方式赚取任务点,从而有能力在该平台自行发布刷单任务,使得其他会员为自己刷单,进而提升自己淘宝店铺的销量和信誉,欺骗淘宝买家。其间,李某还通过向会员销售任务点的方式牟利。
法院查明,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李某共收取平台管理维护费、体验费及任务点销售收入至少30万元,另收取保证金共计50余万元。
过去打击刷单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由工商部门对刷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但判罚的上限仅是20万,远不能震慑违法行为。此案系全国首例个人通过创建平台、组织会员刷单炒信并从中牟利而获罪的案件,也是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互联 司法研究中心杭州基地成立以来审结的第一例涉互联 犯罪案件。
专家评点
络不是法外空间
关于这起案件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卢建平教授表示,组织刷单入刑第一案的意义在于告诫人们,尽管 络扩展了人们的活动边界,但 络不是法外空间, 络空间的违法犯罪行为也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这对于倡导诚实守信、健康文明的 络行为,推进 络空间的依法治理,意义重大。
但卢建平教授也提出,根据今年1月1日生效的修订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刷单炒信即虚假交易,属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对此,《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规定了两档行政处罚,一般情节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甚至可以吊销营业执照。而该法第三十一条又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就产生了一个行、刑衔接的问题,特别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所规定的“情节严重”与刑法规定的衔接问题。”在卢建平教授看来,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虚假交易在行政罚款上的力度已经超过了刑法相关规定的罚金,“这是未来立法要改进的地方” 。
卢建平教授说:“我们现在的法律是犬牙交错地向前推进,就像这次评选的十大事件中的一部分,一个地方先拱出来,其他地方暂时还没动。相关法律的衔接,相互之间的协调,将会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案2
全国首例电商平台打假案
2017年7月20日,上海奉贤对淘宝 诉平台售假店铺案进行一审宣判。法院认定,淘宝店主姚某的售假行为对淘宝 商誉造成损害,判处被告向淘宝 赔偿人民币12万元,这起案件也是全国首例公开宣判的电商平台起诉售假 店的案件。
2016年10月12日,姚某被警方抓获。2017年3月,淘宝以“违背不得售假约定、侵犯平台商誉”为由将姚某告上法庭。该案经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做出上述判决。目前判决已经生效。
专家评点
要从制度设计上激励全民打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这起案件的判决弘扬了互联 的契约精神,释放了法院鼓励电商平台源头治理假货的司法信 ,值得点赞。
“消费合同的当事人虽然是消费者与经营者,但该契约关系离不开电商平台的支撑。”刘俊海表示,平台作为市场开办者与自律监管者,有权也有义务主动把好关,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互联 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艳东则指出,这起案件虽然开创了电商平台起诉商户售假的先河,但最终12万元的赔偿结果,“相信与电商平台在打假过程中付出的成本相比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让互联 平台敢于打假、勇于打假,而且能够真正成为打假的受益者,这是需要从制度上设计的。
高艳东教授还提到,要从制度设计上让消费者也有打假的动力,形成全民打假的制度性动机。他指出,今天消法规定的“最高三倍赔偿,食品最高十倍赔偿”是远远不够的。
案3
全国首例黄牛抢购软件案
2017年11月,“黑米”黄牛抢购软件案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法院宣判,三名犯罪嫌疑人因制作、销售黄牛抢购软件获刑,构成“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罪”,成为国内首起对制作、销售黄牛抢购软件者判刑的案件。
该软件开发者、研究生毕业的任某从2014年起开始接触 络上的秒杀抢购活动,随后,他通过QQ群结识了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的张某,张某用了一周的时间制作出了用于抢购小米手机的黄牛软件——“黑米”。
该黄牛软件能够避开或者突破购物 站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措施,实现机器自动登录、自动批量下单、自动付款,抢占正常用户的下单请求,抢购到秒杀商品,剥夺其他正常用户的交易机会。
此后,两人在 上找到陈某,制作了一个官方 站专门用于出售该软件,陈某同时也是该抢购软件的销售代理之一。之后,三人又陆续开发了黑米华为、黑米魅族抢购软件,并在2015年开发了专门针对天猫 站的黑米天猫(淘宝)抢购软件,在其 站上大量销售。
天猫发现平台交易流量异常,监测半个月后 警。山西警方经过侦查将3人全部缉拿归案。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三人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至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不等的刑罚,并分处罚金。
专家评点
推动依法上 、依法治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副会长王文华认为,该案判决的定罪、处刑适当。作为国内首起对制作、销售,该案的处理对于保护信息 络安全、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依法上 、依法治 皆具有重要意义。
王文华教授同时指出,该案考虑到案件的新型、规范此类行为的立法资源有限、相关处罚的前置法规定缺失等因素,以及三被告人主动退赃、认罪,在量刑时考虑适用缓刑,有其合理性,也符合我国刑法适用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对未来此类行为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威慑、预防作用。
2017年推动中国互联 法治进程十大事件:
1,全国首例电商平台打假案
2,最高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首次发布
3,全国双打办发布《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 告》
4,两高侵害个人信息刑事司法解释出台,并发布典型案例
5,全国“组织刷单入刑”第一案
6,全国首例黄牛抢购软件案
7,“e租宝”案终审:10人构成集资诈骗罪 两人被判无期
8,《此间的少年》、《鬼吹灯》和《摸金校尉》:同人作品的法律地位
9,《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
10,“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引发全 会关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