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题组走访调研甘肃玉门 中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县行开启

2019年初,《小康》杂志 联合国家信息中心成立“中国县域营商环境”研究课题组,研究制定“中国县域营商环境调查评价指标体系”,并遴选出试点县市进行调研评价。近日,“中国县域营商环境”研究课题组走访调研甘肃玉门,由此开启“中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县行”的序幕。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在古诗词中“玉门”这个名字屡见不鲜。在近百年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中,玉门依旧赫赫有名。凭借第一口石油井与走向全国的几代石油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自力更生求发展的史册扉页再次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区域发展研究院秘书长刘波表示,“中国县域营商环境”研究课题组首站调研甘肃玉门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以石油而兴的玉门,正面临着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重任,而玉门自下而上的“一处跑跑一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改善营商环境带来了实际性作用,它对西部及中国欠发达地区有着典型的借鉴意义。

基于玉门市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众多创新举措及玉门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独特样本价值,“中国县域营商环境”研究课题组将玉门市列为全国300个“首批百佳营商环境试点县市”。在7月19日2019玉门县域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区域发展研究院秘书长刘波为其授牌。

授牌仪式(摄影 袁霓)

自我开刀,玉门优化营商环境破釜沉舟

玉门市民服务大厅大数据分析平台(摄影 / 袁霓)

近年来,玉门市坚持把“放管服”改革工作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实“三集中三到位”改革任务,着力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减权、清权、放权、晒权”,真正实现为企业“松绑”、为老百姓“解绊”、为市场“腾位”、为办事“提速”的发展目标,全力营造全省一流的营商环境。

在玉门这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中,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到基层的下放,“减权、清权、放权、晒权”的“四减”改革措施得到全面落实。玉门对所有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逐条逐项梳理核查,将办理时限在3个工作日以内的事项压缩为即办件,办理时限在7个工作日以内的事项压缩到1个工作日办结。定期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对群众和企业办理事项情况进行分析,主动查找办事堵点问题、堵点环节,将审批和服务事项分为即时办结、半日办结、一日办结、多日办结4种类型,对外公布《玉门市最多跑一次办事目录》,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和质询。并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先后取消100项办事环节需提交的证明,减少办证材料534项、办证环节1323个,减少72项审批事项容缺办事要件140件。为办事群众和企业节约时间约944个工作日。通过落实四减举措,行政许可事项减少提前办结率达到80%以上。其他审批类事项承诺期限内办结率达到98%,公共服务事项当日办结率达到100%。

此外,玉门市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围绕加快项目审批先后研究制定出台了投资项目高效审批、区域性集中评价等5个加快项目审批和建设的办法,建成甘肃首家中介服务超市,实行项目代办帮办和“一对一”服务,全程推进项目并联审批,产业类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了75个工作日内,办理时间压缩了50%。

在调研组走访的几家企业过程中,企业主均对玉门“一处跑跑一次”的行政审批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此举方便了企业“落地”需求,以往很多时间精力花在各项审批上,造成企业迟迟不得开工,现在完全没有这种担忧。

调研组调研玉门市民中心服务大厅(玉门市行政审批中心供图)

让企业赚到钱 后续支撑服务体系亟待建设

调研座谈会现场(玉门市行政审批中心供图)

营商环境的改革优化不只是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更重要的还有“管”和“服”代表的支撑服务体系的建设。

“行政审批改革做到了改善营商环境的第一步,即把商招进来,但是进来了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如何用后续支撑服务体系让企业更好的经营,是优化营商环境最实际一环。”刘波表示。

玉门建立服务、融资、创业三大平台,并深入开展“四帮一联”活动和助推民营经济发展“五个一”主题活动,将全市43户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全部包挂到26个政府部门,全力推动企业提质增效、达产达标。同时,通过“助保贷”、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贷款等金融产品,为小微企业成功融资。除此之外,政府还建立了“个转企”动态名录库,指导55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支持非公经济发展、非公经济组织之间互帮共建、互为市场的机制进一步健全。

为了在政策法规、制度机制、服务模式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中小微型企业融资,玉门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设立30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助推全市工业企业健康运营、工业项目顺利实施、工业园区基础提升;全面开展小微企业“助保贷”融资信贷业务,有效解决企业担保难、抵押难、融资难等问题,扶持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玉门建化工业园区位于玉门东镇,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现已聚集煤化工、精细化工、黑色和有色冶金、建材非金属、选矿铸造、光热光伏等循环经济产业,落户省外企业三十余家。园区在出版 规划初期就修建了污水处理厂,在环保上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园区是按照煤化工企业的标准设计,入驻企业必须要有完备的安全和环保设计方案,从厂房与厂房的安全距离、甲类车间的位置、以及车间到围墙的安全距离到管道使用的年限,都有详细的规划,严苛的理念反而增加了企业对政府的信任度。

玉门鑫能光热第一电力有限公司五千万熔岩塔式光热发电项目(摄影 / 袁霓)

有服务、有设施、有规划,营商环境就好比栽下的“梧桐树”,只有梧桐树枝繁叶茂才能引来企业“金凤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7月18日
下一篇 2019年7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