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用!零售场景人脸识别将被整顿 危险!用一张照片解开人脸识别》)
摘录部分内容:
1、目前涉及人脸收集并分析的应用已经停用,只能通过“数人头”的方式进行客流统计。
分析:摄像头还在悄悄拍摄,然后只用于“数人头”,你很难说,该系统没有保留人脸信息,或者说,该信息安全地保护了人脸及其他个人信息。
2、对已安装人脸识别的商家,根据商家自己的意愿,如果不想使用人脸识别,就通过后台升级停用人脸识别功能。
分析:任何未经用户许可的人脸信息收集,不论是否“人脸识别”,都是违法的。商家同意就保留该功能,应该重罚商家,技术提供方也有责任。
3、悠络客的解决方案是通过人体识别去重,简单来说就是对衣服颜色和款式进行辨别。
分析:改人脸识别为人体识别、衣服识别,虽然去掉了部分敏感信息,但是,1)不能保证未收集人脸信息,2)未经许可收集人体信息,同样可能侵犯了用户个人隐私。
(在软件厂商经理的手机上,实时查看人脸识别后的用户信息)
4、一位雅量科技的客户经理却表示,平台升级后还能继续做人脸识别的分析,也就是通过抓拍人脸识别消费者性别、年龄等信息并打标签,“只不过在客户电脑里将人脸信息隐藏掉,将人脸照片变成一串数值就可以了。”尽管他强调,人脸数据是安全的,经过了18层加密,但这个所谓升级,实质上依然收集了用户的信息,而这些数据对于计算机而言,本质上是一样的。
分析:首先肯定已经未经许可收集了消费者的人脸信息,第二,即使180层加密,加密的内容仍是人脸信息,仍可能被拿着钥匙的人(软件提供商和客户)获取。
5、据AI行业人士透露,一方面,多家新零售人脸识别系统供应商被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另一方面,没有被媒体曝光、没有被调查的友商生意却更好了。
分析:不是抓住的才是贼。行业监管应该针对所有企业,而非被曝光的企业。
(某软件厂商的实时数据,已服务2353个客户)
分析:这里混淆了两个概念。人脸数据和人脸识别数据,未经许可拍摄存储人脸数据已经越权。一旦引入人脸识别,对于连锁门店来说,除非连锁门店自己搭建了VPN,把数据控制在门店内部,否则,数据都是向技术方开放的,或者说,技术方只要远程提供技术支持,就很容易获得全部的用户信息。
另外,万店掌应该说一下,“在我们系统上”“累计到现在肯定上亿了”的人脸信息,都怎么处理了?其他公司已收集的信息呢?
再重复一下,人脸信息采集应遵从的三个原则:
1、非必需不采集,采集需明示,且“用后即焚”。
2、非必要不存储,存储需经审计,(1)存储有充足理由,(2)存储信息有足够的安全保障。
3、使用前(包括人脸识别前)已获得许可,包括行业许可和被采集信息的用户许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