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微信圈的这些“暴力事件”,相信你一定都经历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文先驱微信 :Chinese_Herald

中文先驱 先驱酱微信:ChineseHeraldNZ

最近有点心塞。不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事,而是因为微信里的那些事儿。周末又看到了乔任梁因为 络暴力自杀的悲剧,忽然有点明白他的感受了……其实, 络欺凌哪里都存在,别以为躲到新西兰就躲进了世外桃源,且不说那些“洋 交软件”上的欺凌事件,作为华人,尤其是移民一代,微信一定是少不了的吧?就这一个小小的微信圈,就够人喝一壶的了。

我也算一个微信达人吧?每天一般推送七八条到朋友圈,很多朋友说基本不看我转发的文章,光看我那些有趣的评论就够了。其实也是想多分享点有意思的信息, 和大家一起开心开心。本来嘛,微信圈只能算实体圈的辅助工具。什么意思呢?就是比如孩子学校的家长圈,或者朋友的圈,微信圈纯粹是个联系的工具,或者交流一下日常生活和想法,逗逗乐子,有时候解决一下小问题,借大家的广博的视野和见识,还有智慧,给自己开个窍,都是一个个小圈子,也都是平时会见面的人在里面。

我自己之所以总是百无禁忌地跟大家分享的原因无非以下两条:

一.太阳底下并无什么新鲜事,我们不少人都是新西兰移一代,毕竟新西兰和中国比起来是一个完全不同的 会环境,有着完全不同的 会生活,跟大家分享了些自己的经验,大家也许可以少走些弯路。

二.我自己基本上算个有心有肺的快乐人儿,该经历的也都折腾了不少,大彻大悟算不上,一片冰心在玉壶给大家看看倒也是不介意的,本来纯粹自娱自乐,但大家看着开心,我也就高兴。

其实我的微信也好,专栏也好,为人也好,不过如此:悦人悦己,利人利己,娱人娱己。自己的人生信条也很简单:见自己喜欢的人,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

偶尔的,也有些现实里朋友在微信上有些冒冒失失,我知道她们其实人是极热心的,不过表达方式让我略略有些不适,这种朋友我也会屏蔽掉。不过,这不影响我们平时的见面。我也不觉得这是冒犯,反而觉得这是合适的交往方式:就比如旧时候,大家不常见面,偶尔见了,互相探究问候近来可好,反而另有一种亲切!

朋友如书橱,各有各的风格和用途。有的教你技能,有的如散文,有的如字典,有的放床头,有的只在想起时翻看,撩起漫天思绪…

只要是无害的善意的不多心的友人,都是可以存于生命里的:偶尔互动当然为佳,时时互动而相见欢喜更是生命里的珍宝,就好像家人一样,天天见也是不厌的。

其实,人与人的相处,不是一定要亲亲热热才是好的,默契也是很让人心醉的。

比如邻里:我们这条街,我是很喜欢的。最好的邻居并不是来来往往送饺子送柠檬那种,而是遥遥打招呼,点个头微笑,在其他处儿碰见,也是如此的亲切。我回国时,给周围邻居都打个招呼,守望相助,在国内,我门口停了辆面包车,都有电话从新西兰打给我告知的!是隔壁台湾邻居回去,我们帮他们割草,他们回来会带点台湾小特产还附加一点小费用,我们并不推来搡去的,这样反而失礼…

君子之交,淡如水,雅如菊,不惊不扰,彼此欢喜,还有照应,也是我很欢喜的邻里了!

在新西兰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还是比国内简单一些的。但这个虚拟的微信圈就不这么简单了……真是啥奇葩的事都会发生!

首先,一般每个群活跃的只有那么几个人,目测每个群活跃的不会超过十五个,最活跃的可能一个巴掌数得过来,其他人似乎都是台下静默的观众,没有巴掌,也没人应个“好”,那几个活跃的可能更加像在台上自说自话,其实我知道,台下那些“静默”的,其实除了少数压根儿就任由微信群的数字上上下下,根本没看,有些看了的,也是“眼睛雪亮”“心里有秤”的…

群里还有些喜欢满眼关注国内大事的,关心祖国历史问题的,关心各个历史时期的遗落在某个角落的历史人物…每天在群里发各种政治气息浓重的言论,并乐此不疲。其实,我觉得某些话题更适合小范围专业探讨,比如历史人物,比如反思历史问题,比如振兴民族。但是我们在新西兰啊,亲,群里还有不同的年龄段,您对这些话题有兴趣,但也要允许别人对这些无感啊。有的小朋友估计连《沁园春?雪》都不知道了,您跟他/她再一一普及教育?而且这些慷慨激昂的人士还通常不允许别人持不同的看法,甚至别人说一句岔开话题,一言不合就打起来了……给别人扣上各种大帽子,和微博上的道德绑架有确实有一拼。

群里还有些人好像是“哪里有群哪有我”的架势,比如我就见到一个奇葩,做一个旅游产品的(你懂的),到每一个群里宣传“巴菲特说,我们的产品很好“,其实这个产品一直乎很有争议,自然有人出来抵挡一下,但这位女士气势如虹,颇有“消灭一切害人虫”的姿态,一般不愿惹事的“沉默的大多数”偶尔碰上,被她追着骂后,也是赶紧退让了…

每每如此,我觉得恍有隔世之感,真心是个“警察被贼追”的世界!

有一次,忘了什么事,一个群里也是在进行一个很荒唐的讨论,时时有心退出的我小好奇了一下,八卦翻看了一下群成员。一翻看,不由偶哑然失笑:一众华 “大人物”不少呢!心下窃窃:怎么忍得住看这些充满戾气又荒谬的争吵?!(好吧,我觉得他们其实根本没在看)

微信,微信群,始终应该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是用来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品质更有愉悦度更方便的,不是用来打打杀杀的,时时让人心塞,时时让人郁闷的。光看这些言论,精神就损失一半了,怪不得的抑郁症的那么多了。

微信,微信圈,好好经营,为我所用,一切让你愉快的、积极的、正能量的、我见尤喜的,就留下来,所有粗鲁的、侵犯性的人或群,统统眼不见心不烦,一个字:清!让微信和微信圈为我们的生活开出皎洁的花儿来,而不是起到相反的作用。

惹不起

就躲开

别让这些负能量抑郁到你!

谈生活,谈 会;谈邻里,谈教育;

一家之言,一管之见,一窥之豹; 谈家谈 会,谈教育谈老人;有点英语,夹点古语,还有俏皮的 络语,都是纽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时时思索,与时俱进,坚持简单的幸福…樱迪芍园,秋意渐浓,也希望分享大家的真知灼见眼界见闻。联络信箱:vivian@chnet.co.nz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文先驱微信 :Chinese_Herald

中文先驱 先驱酱微信:ChineseHeraldNZ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8月17日
下一篇 2016年8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