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有句潜台词没有说。
华为云锁定了新目标——设计“以能力为核心”的生态体系。这一目标也似有潜台词,就像“一切皆服务”是华为云的能力,生态伙伴也应该有“能者不难”的标签——有能力的生态伙伴聚合在一起,才能解决数字化转型中的复杂需求,“最强能力生态”也才能可以能者多劳,适配服务于千行百业。
一组数据背后的信息
“华为伙伴暨开发者大会 2022”期间,华为云CEO总裁张平安分享了一组数据。2021年,越来越多的伙伴和开发者加入了华为云,合作伙伴数量从20000家增加到38000家。这是一个具有台阶意义的数字,国内主流ICT企业生态规模,通常保持在3万家左右。聚合38000家伙伴即此意味着,华为云生态规模已经达到或超过传统生态规模,云服务的生态渗透率在逐年提升。
华为云CEO张平安
此外,伙伴在华为云云市场上架的商品数量,从4000个增加到7400多个;云商店年度交易次数超过42万,年销售额超过千万元的伙伴达到31家。这两个数字也有关联,前者代表华为云生态解决方案的丰富程度,以及全场景的服务能力,后者则代表华为云的流量入口在持续拓宽,以及华为云服务的用户黏性。
有能力才有底气“一切皆服务”
正是基于此,华为云锁定了新目标——设计“以能力为核心”的生态体系。其实,华为云战略锚定“一切皆服务”时,就隐含了这句潜台词。用户不喜欢巧舌如簧的推销,也不喜欢无“能”之辈的服务,用更不能接受深一脚浅一脚的数字化转型,“最强能力的云服务+最强能力的云生态”,才会成为其必然的选择。
具体而言,“一切皆服务”是华为云的能力。延续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思路,“华为伙伴暨开发者大会 2022”期间,华为云在基础设施即服务、技术即服务、,经验即服务三个维度中,发布了15项新云服务能力。
基础设施即服务,被张平安称为“一件苦差事”。投资大、技术难,但好在市场空间较大、市场增速也保持在30%~40%的较高水平。在重构的产业生态分层中,更需要有企业干这项“苦差事”。“华为伙伴暨开发者大会 2022”期间,华为云就在此领域发布3项新服务,这加速了“全球一张 ”的部署,让业务全球可达。
技术即服务领域,被认为是科技企业模式转变的风向标,科技企业“技术→私有软件→服务”的模式,将逐渐改变为“技术→能力→服务”模式。在此领域,华为云发布全新的数据治理生产线,并对数字内容生产线、AI开发生产线、软件开发生产线进行服务升级,这合并构成了技术即服务全新的“四大生产线”;
经验即服务领域的升级,更显能力型生态该有的样子。2021年,华为云开天aPaaS平台正式上线。2022年,华为云又向上走出一步,发布工业、政务、供热、煤矿、教育5个行业aPaaS服务,2个基础aPaaS服务,以及全新的云商店KooGallery。
其中,工业aPaaS服务集成了华为云数据模型驱动引擎服务Data Model Engine,它沉淀了24种工业数据模型,如物料、电子、需求、工艺等。基于此引擎,湃睿科技SaaS PDM软件上线交付周期,从半年缩短到2周,开发成本也下降90%。
政务aPaaS服务汇聚了全国60多家合作伙伴的能力,沉淀了100多个政务服务API。国泰新点基于政务aPaaS的违规识别API,实现对渣土违章行为的自动分析,原来需要几天的工作,现在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定位,几个小时就能完成闭环。
供热aPaaS服务联合了10余家伙伴,沉淀了98个智慧供热API服务,覆盖了热源、换热站、单元、住户等各个环节。基于此服务,北明软件在哈尔滨打造的智慧供热系统,服务于13万户居民。其通过调用供热aPaaS的热需预测API,能精准预测未来三天内每小时需生产的总热量;能通过供热平衡优化API,可精准调控1000多个设备阀门。
上述行业aPaaS服务中,沉淀了华为30余年的数字化转型经验,更沉淀了少则数家,多则数十家合作伙伴的应用场景理解能力。这也才使供热aPaaS服务,有能力才有温度;工业aPaaS服务,有能力才有速度;政务aPaaS服务,有能力才有效率。
6类伙伴、6种能力
aPaaS能力只是能力型生态的一部分。“以能力为核心”的生态体系全貌,还包括统一的伙伴身份、GoCloud和GrowCloud两种合作框架,以及6类生态伙伴角色,这也代表了6种不同的云能力:
其中,服务合作伙伴代表了应用迁移、管理服务等能力;软件合作伙伴代表了SaaS服务商、ISV的场景理解、解决方案能力;数字化转型咨询与系统集成合作伙伴代表了业务咨询、系统设计、项目交付等能力;硬件设备合作伙伴代表传统设备的数字化升级,以及产业合作等能力;学习与赋能合作伙伴代表人才培养、学习赋能能力;总经销商合作伙伴代表云服务分销、生态服务等能力。
换句话说,生态的价值在于颠覆了“短板理论”,即不怕你有露怯的短板,就怕没有拿得出手的长板。因为任何能力长板都将帮助你,在生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任何能力短板也都会由其他生态伙伴补齐。
具体到“以能力为核心”的生态,6类合作伙伴组成了完整的云服务能力拼图,而且只要具备上述能力之一,就可充分融入华为云生态体系;只要具备上述能力之一,就可成为生态能力拼图的一部分,共同面向用户交付最具能力的服务。
两种框架不是非此即彼
针对上述6类合作伙伴新伙伴体系,华为云还设计了GoCloud和GrowCloud两种不同方向的合作框架。GoCloud侧重于解决方案与服务能力提升;GrowCloud则侧重于市场拓展、商业成功。而且GoCloud和GrowCloud合作框架,并不是非此即彼,伙伴并非只能选择其一。
华为云全球生态部总裁康宁
以软件合作伙伴为例,在GoCloud合作框架中,可获得技术专家支持、开发工具、云资源、NRE激励,以及联合上市、联合销售等方面的商业闭环支持;在GrowCloud合作框架中,则可加入云解决方案合作计划,面向客户交付软件、SaaS服务。
再例如服务合作伙伴,在GoCloud合作框架中,将聚焦上云规划、上云实施、应用改造、管理服务等云上核心服务能力的提升;在GrowCloud合作框架中,也可加入云解决方案合作计划,提供迁移、管理等服务。
总之,华为云为6类角色的合作伙伴,设计了不同的成长路径,而GoCloud和GrowCloud更像是伙伴成长路上的两条腿。这也相当体现华为云的理念。掐尖合作的精英生态,可以打造一两个行业标杆,但作为已聚合38000家伙伴的华为云,作为要服务千行百业的云服务商,就既要吸引“能者”,也聚合不同能力阶段的伙伴,并为其设计和铺平不同的成长路径。
具有魔力的开发者
“最强能力生态”中更离不开广大开发者。华为云开发者数量也从180万增加到302万,而且未来一年还将新增140万开发者。华为云的保留曲目——,沃土云创计划,也将迎来全新升级。截止2022年5月,已经有1900+家企业加入沃土云创计划,完成1200+个应用构建,完成600+个沃土技术认证。同时,已有12万+开发者完成开发者职业认证。
延伸此思路,华为云对开发平台、开发工具,进行了全新升级。软件开发生产线DevCloud:发布桌面IDE CodeArts,可以快速连接220多个华为云服务和4500多个华为云API,让开发更便捷。AI开发生产线ModelArts:发布AI应用开发框架ModelBox,屏蔽掉底层软硬件的差异,实现了AI应用一次开发、全场景部署,将跨平台开发适配周期缩短80%,将推理性能提升2~10倍。
2022年,华为将着力推动鲲鹏、升腾、鸿蒙开发者,走出各自的“小圈子”,融入“大生态”。华为云沃土云创计划将着力提升行业影响力,构建行业互信的开发者认证体系。该认证体系分为入门级(HCCDA)、工作级(HCCDP)、专业级(HCCDE)三个认证级别,将帮助开发者基于华为云服务及工具,进行开发、实践、应用构建。
同时,为将开发者能力提升落到实处,华为云将线上和线下结合,通过线上开发者 区和150多个线下开发者创新中心,落地沃土计划。在线上,华为云将着力推动 区合作、技术内容共建、课程合作、线上活动、圈层活动、开发者大赛、学生开发者拓展、培训认证等工作,在线下,以城市为单元,通过开发者沙龙、大赛、圈层等活动赋能和支持开发者。
当然,目标也已经锁定。“华为云计划全年完成500万+人次技术赋能,支持开发者持续创新。”华为云全球生态部总裁康宁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