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屏、拴绳、没人走……智能门禁咋成摆设?

科煦园小区

智能门禁通道为啥没人走

位于科学院南路的科煦园小区包括951 楼和952 楼两处独立院落,所对应的出入口分别为西1门和西2门。由于部分居民楼临街,在疫情期间,两处大门之间还设置有一排隔离栏杆,围起来一段小路供两栋楼间的居民来往通行。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科煦园小区改造了这两处大门:原有的黑色铁栅栏门没变,但栅栏门紧挨的北侧墙垛被拆除,利用不到两米的空间宽度,工作人员在这里加装了智能门禁系统。智能门禁的外观和原有的西门保持了一致,也是黑色铁栏样式,只是高度比西门略矮上一些。

张贴在附近的相关通知显示,智能门禁已经正式启用,早在今年1月9日, 区已为小区这两栋楼的居民集中办理了门禁卡,住户可携带身份证,物流人员可携带单位证明、核酸检测证明、14天行程码及个人承诺书进行办理。不过,多位居民都反映,一个多月过去了,智能门禁的使用情况并不理想,使用的人寥寥无几。

这到底是为何呢?原来,因为原有的两处西门没有彻底关闭,居民们不用“刷脸”仍可以通过原来的大门进出,不用通过智能门禁系统。

宝汇苑小区

设备早已安装至今仍黑屏

毗邻南三环的宝汇苑小区,之前也加装了门禁系统,不过显示屏一直黑着,迟迟没有投入使用,而且也没人通知居民何时办理门禁卡。一些居民开始担心起来:“加装门禁系统是好事,但是这么长时间没动静了,会不会成了‘半截子’工程?”

“虽然信息采集尚未启动,我们将在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的前提下,将人脸录入与门禁卡的办理方式相结合。”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还在研究外卖、快递人员如何办理门禁的相关情况。另外,有些 区内部还有学校等公共场所,安装门禁后如何制定开放政策,目前也正在商讨细化中,“等一切都准备就绪了,门禁才会启用,在这之前,我们会进一步做好居民的解释和沟通工作。”

苇子坑甲1 院

安完门禁用绳索拴门

苇子坑甲1 院是一个老旧小区,新加装的门禁系统格外显眼。不过,人脸识别装置却黑着脸,所对应的那扇门则被人为用绳索拴了起来。

“我们这个小区要启用智能门禁,恐怕有不小的难度。”难在哪里?这位居民继续说,“有了智能门禁,也就意味着小区将来要封闭式管理。小区建成有30年了,一直是粗放式的管理,院里没有固定车位,大门也没人看管,住在这里的居民都是谁先到,谁才能抢到停车位。智能门禁上岗后,小区的停车问题恐怕就是首当其冲、难以协调的问题。能停的车位数也就30多个,让谁进,又不让谁进呢?”

不过,这些门禁系统也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由于是开放式小区,大门建设不够完善,新加装的门禁系统“孤零零”靠在一边,反而显得有些突兀,更没人会通过门禁系统进入小区。“听说将来会在门口加装停车杆,可能得等到那时候,门禁才能使用吧。”一位居民说。

东铁匠营街道回复表示,苇子坑1 院是老旧小区,2020年8月 区利用丰台区安装智慧门禁的机会,先行安装了步行门禁系统,但由于该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大门宽度不够4米,不符合消防安全规定,无法安装车辆进出设施。为尽快让小区具备物业管理的基本条件,该小区物管会于2020年底牵头引入物业管理公司,洽谈物业进驻问题,目前还在洽谈中。引入物业管理公司后,将尽快对大门进行加宽改造,同时完善人车分离电子系统。

此外,苇子坑甲1 院、苇子坑2 院也是老旧小区,2020年8月丰台区为小区安装门禁系统。但苇子坑甲1 院的系统一直未投入使用,苇子坑2 院的系统中居民刷脸只显示体温和健康码,门始终无法正常开启,属地 区已联系人脸识别及门禁安装公司进行调试,预计3月份可正常投入使用。

智能门禁不是安完就完事大吉了

随着防疫进入常态化,各小区大门值守的“人防”力量逐渐撤场,越来越多的小区转向“技防”手段,通过加装人脸识别等门禁系统,增强安全性,减少人力成本。但智能设备的上马,绝不是一劳永逸,更需要防疫意识、防疫管理“双在线”。

有的小区“先天不足”,本来就没有门卫保安员,外来人员依然可以随意进出,光指望一道小门,根本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小区因为管理的原因,难以平衡好进出车辆的大门与门禁的关系,导致加装好的门禁成了摆设……停车问题,快递、外卖小哥进出问题,都应该是管理者需要通盘考虑的。“技防”,绝不是简单安个设备就万事大吉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月22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