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钱包过的“碳排放管理师”:以为拿证后躺赚,其实行业难认可

“包考包过”“年入几十万”“人才急缺”,借着新兴产业风靡,部分机构打出了“碳排放管理师”的考证广告。

一张证书,便与“国际职业能力标准认证协会”“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 ”“中国国家人才测评 ”三个机构挂钩。事实上,它却只是一张 会化的培训证书。

长期从事低碳行业的任锋表示,该证书只能证明持证人有学习意识,并不能作为准入门槛。

培训机构宣传广告

考“碳排放管理师”包过且躺赚?

河北衡水的王忠(化名)没读过大学,三十多岁的他在一家销售公司跑业务。每个月5000多元的工资,只能勉强支撑一家老小的开支。今年,王忠的大儿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学校里的各项费用加起来也是笔不小的数目,他不得不想办法赚点外快,补贴家用。

3月初,王忠在 上浏览新闻时,无意间刷到一条“碳排放管理师”的 考信息。页面上“包考包过,人才急缺,月入过万……”的加粗标红信息让他动了心。

点进页面后王忠发现,该信息是北京沐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听名字感觉挺正规的。”王忠没多想,就提交了个人信息 了名,一位自称是招生办刘老师的人联系了他。

考咨询截图

在刘老师的描述中,随着国家碳市场的发展,对于碳排放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会大幅提升。在行业发展初期,“无门槛”“不要求专业”的考证,是不可错失的黄金期。刘老师还称,机构会提前押题,通过率高达90%,学员考取证书后,可以将证书挂靠到相关单位,每年至少能获得3万元收入。若成为VIP会员,机构还会帮学员介绍兼职,“轻轻松松就能赚钱。”

但交钱之后,王忠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简单。一连几天下来,微信群里便不再有消息,王忠慌了,便去询问考试事宜,但老师们未给出明确回复。

人 部印发的相关通知

培训证书不是职业资格证

对于王忠这群人而言,职业资格证书,某种程度上算是求职“敲门砖”,是国家认可的准入类证书,也是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依据。

“国际职业能力标准认证协会”“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 ”“中国国家人才测评 ”,一纸碳排放管理师证书需要与这么多机构挂钩吗?

“它就是一个技能培训证书,证明您在这边培训过。”工作人员称,该证书不是职业资格证,不能证明持有人具备从业资格,“它就是一个 会化的培训证书。”

“我本来是想花钱学点真本事,要提前知道是培训证书,我就不会 名了,没必要花这么多钱买个没用的证。”王忠认为培训机构事先未向他说明情况,便找到机构退款,对方以已经 名为由拒绝退还相关费用。王忠成为“碳排放管理师”的梦碎了。

碳管理需要学科背景和经验

一纸“碳排放管理师”证书,在现实中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

多位从事低碳环保材料研发的工作人员称,现阶段低碳管理工作无持证上岗的硬性要求,但有业务部门员工正在学习相关课程。

任锋还提到,碳排放管理师培训暂时没有硬性门槛,不限学历和专业背景,且考证的知识属于行业初级水平,含金量并不高。

“因此,拿到碳排放管理师的证书,并不代表具有从事该行业的相关能力。”任锋称,碳管理对个人素养要求较高,需具有相应的学科背景和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够胜任相关岗位。对于企业招聘方来说,更看重求职者是否符合岗位需求,以及相关从业经历、学科背景。

“有那个证,只能证明你有这个学习的意识,并不能反映你的岗位能力。”任锋说。

消费者投诉记录

“碳排放管理师”行业认可度不高

一字之差,这两者到底有何区别?

“对这类人来说,因为有相关工作经验,经过培训后能较快上手。”冯涛称,市面上的“碳排放管理师”培训,未获得国家统一认证,在行业内认可度不高。

任锋也表示,目前市场上确实有对低碳人才的需求。但部分培训机构夸大证书的作用,大肆渲染证书权威性,导致市场上培训水平良莠不齐,甚至还出现了诱导消费者、欺诈的行为。

“大家通过培训提升自我,对整个行业发展至关重要。”任锋呼吁,相关部门应尽快规范化管理职业准入技能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他提醒消费者需擦亮眼睛,深入了解课程体系和自身需求的匹配度,筛选出符合自身情况的培训。

冯涛说,双碳是近期比较火热的一个话题,所以这两年部分大学也在课程内加入了一些碳排放相关的教学内容。“目前,我们学校还未专门开设碳排放课程,但有部分专业所学内容是涉及到碳排放、碳管理的。”冯涛表示,相信未来校方也会根据市场调查和行业分析,来决定是否需要增设相关课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3月4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