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自动续费的锅,能全甩app上吗?

大家好,欢迎来到黑马公 。

要说大家使用视频软件的时候,肯定会或多或少地遇见平台搞活动。

这时候,如果平台比较大方,用户通常可以薅到羊毛。就比如黑马之前用的华为视频,很久没有登录之后,华为视频突然就送了我好几张优惠券,折扣下来,黑马仅需1元即可开通一个月的会员。

当然了,这种机会也不是常有,通常情况下,只有首次使用这项服务的用户才能够薅到这份羊毛。因为这种服务是厂商为了让用户完整的体验产品,亏本推出的服务,所以对每一个用户来说,真的是“薅到就是赚到”。

然而,就在最近,黑马发现一些人薅这种羊毛居然翻车了,甚至还引得官媒亲自下场批判。这又是咋回事呢?

原来,是有不少的 友想通过新用户优惠价体验商家提供的完整的服务,但是在一个月过后忘记关闭自动扣费,于是被扣费,甚至卸载了APP,自动续费依旧存在。

文章列举了平台的诸多“恶行”:比如不少APP在会员协议中不起眼儿的角落约定“自动续费”,甚至不勾选就无法进行下一步,更狠的是在APP中不设关闭“自动续费”菜单。

因为平台“自动续费”的字眼确实小,用户确实存在被“优惠冲昏头脑”看不见的可能,更何况,这还是默认勾选,所以,平台必须要背一部分锅。

虽然从法律角度来看,平台尽到了告知用户的义务,但是这字体,相较于广告宣传而言,存在感未免太低了。于情于理,平台都应该突出显示这个“自动续费”的字眼。

可能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个“自动续费”的位置是不存在阅读障碍的,但是对于部分中老年用户来说,这个位置,可就没有那么明显了。一个不注意,自动续费一开,往后就被一直扣费了!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黑马觉得平台挺惨的。

首先,这个低价促销活动本就是亏本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开通付费服务,平台提供了服务,用户享受了服务,这收费合情合理。至于抱着薅羊毛心态翻车的用户,黑马实在是同情不起来……

因为甭管你是微信还是支付宝付款,这类活动都会弹出一个“自动扣款”的签约通知,别说你没有看见,要是你没有开通自动续费、没有签约,平台就不可能有权限扣你的钱。

所以,黑马个人认为,薅羊毛翻车的用户,至少有九成用户都是因为忘记关闭自己曾经亲手打开的自动续费功能。

既然签约的时候都是自己亲自输入支付密码签约的,怎么忘记取消签约扣钱的时候,就翻脸不认人了呢?薅到羊毛,就叫人家小甜甜,被“羊毛反薅”,就叫人家牛夫人?

况且,就拿黑马的体验来说,包月扣费服务到期前,平台还会主动提醒你:醒醒,你有服务需要续费啦!在这种组合之下,薅羊毛还能翻车,黑马真就无力吐槽了!

这里,黑马教大家一个薅羊毛绝不翻车的秘诀:我们用比较优惠的价格开通服务之后,一定要记得及时关闭平台签约的自动扣费功能。

微信的关闭路径为:支付——右上角三个点的设置——扣费服务。这里面,就是你用微信签约的所有自动扣费服务。如果发现有陌生的签约,记得及时解除签约。

支付宝的关闭路径为:设置——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扣款。这里,就是你用支付宝签约的所有的自动扣费服务,有发现陌生的扣费服务,请一定要关闭。

两者的关闭方法也非常简单,只需要点击对应的服务,然后选择关闭服务即可。关闭之后,应用便不会再自动扣费了。

最后,黑马想说两句,合理地薅羊毛并不可耻,利用商家的促销方式,用低价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本身是没问题的。但是,薅羊毛的路上是存在着“风险”的,小白一不小心就会翻车。

对商家来说,在设置相关活动优惠的时候,应该把关键信息凸显出来!而不是用小小的一行字就把用户给“打发”了。有的钱能赚,有的钱可不能赚。不然等到监管下场罚款的时候,又该跑出来哭诉自己多么不容易了。换位思考一下,平台生存不容易,用户的钱就来得很容易吗?

对着抱有薅羊毛心态的用户,黑马还想提醒一句:倘若你没有准备好“足够的安全措施”,看到羊毛就一股脑地冲,不去思考为什么商家要给羊毛让你薅,也不去注意潜在的风险,那到头来你就很可能被羊毛“反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0月16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