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年轻官兵都体验过“断 如断氧”的痛楚,使用手机“躲猫猫”也是管理者和官兵之间的“软对抗”。在智能手机使用受限制的过去,手机游戏(后文简称手游)是年轻官兵的奢望。
2015年7月,《关于进一步规范基层工作指导和管理秩序若干规定》的出台,放宽了智能手机使用的限制,打通了互联 进军营的“最后一公里”。互联 上各种新鲜事物随之进入军营,手游就是其中之一。
手游,这个在兴起之初让人谈之色变的新事物,触碰到直线加方块的军营,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近期,笔者走进陆军基层部队,探寻手游在军营的正确打开方式。请关注今天出版的《解放军 》带来的 道:
从手游高手到武装越障达人
杨露:“我想在训练场上赢得荣耀”
■王雪振 冯毅
提溜着武装部发放的军用携行包,杨露磨磨蹭蹭回了家。
杨爸爸大声说:“天天上 打游戏,以后还有啥出息?好好当兵,好好锻炼!”
“打游戏到底有啥错?到了部队我还会打。”杨露不服,针锋相对地说。
“啪嗒”一声,是鸡毛掸子落地的声音……
来新疆当兵快2年了,与父母对抗的场景时常浮现在战士杨露的脑海里。
自从高一迷上 络游戏后,杨露就与父母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在打游戏与反对打游戏之间你来我往。
一切似乎都合了杨露父母的心意。刚到新兵营那阵儿,入伍训练排得满满当当,杨露确实没有玩游戏的机会和时间。但他“未雨绸缪”,偷偷购买了智能手机和流量卡,试图打破父母的“如意算盘”。
机会终于来了。
随着部队相关政策规定颁布,智能手机在军营放开使用。每到周末休息时间,杨露就像碰到水的鱼一样,一下子钻进游戏的世界,与战友交流越来越少。
虽然对杨露痴迷手游的行为,新兵骨干一直很恼火。但无论怎么教育,他都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他不但不反省,还信誓旦旦地宣称,自己只是利用业余时间打游戏,不违规不犯法,谁也不要干涉谁。
新兵下连后,杨露一度让指导员王奎苦恼不已:“连队本来就有几个手游‘达人’,再加一个,该咋办?”
为了引导杨露等手游爱好者,王奎下了不少功夫。他搞过兴趣小组、组织过球类比赛等等,可应者寥寥。即使杨露这些人参加了,也是兴致寡然。他们呆呆木木地坐在板凳上,气得王奎都想骂人。
更让王奎意外的是,自己周末连吹3次紧急集合哨的事儿,还被人告了,理由竟然是侵占官兵正常休息时间。看到首长信箱里那些措辞严厉的告状信,这个有着多年带兵经验的指导员,一时间也找不到好的办法。
苦恼的不仅仅是王奎自己,还有整个团队。
去年新兵下连,团里发起党员和新兵“一对一帮扶”活动,可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阻碍:新兵聊游戏老兵插不上嘴,老兵聊工作新兵不吭声,新兵与老兵在工作中齐心协力,生活中却“泾渭分明”。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奎才转变了思路。
去年5月的一个周末,三班一起玩手游,上等兵刘庆园总是犯一些低级错误。王奎觉得奇怪,找他一聊,果然有事:刘庆园和女朋友闹了别扭。
一番开导,小刘心头的疙瘩解开了。王奎也开始认识到,战士的兴奋点就是共鸣点,关注点就是工作切入点。
他决定改变策略、因势利导,在连队尝试开展了“新兵教老兵玩手游、老兵帮新兵强素质”群众性趣味活动。列兵杨露被特意安排与连队的四级军士长卲卫峰结对子。
没想到,杨露的转变就此开始了。互帮互教中,杨露发现,邵班长对于游戏的兴趣不大,每次杨露想教他如何打鬼、唤神兽时,邵班长总是象征性地看几下,就拿起专业技能书籍认真研究。
看在眼里,触在心头。回想邵班长在传授专业技能时的信手拈来,再看看自己除了游戏什么都干不好的现实,本想借机露两手的杨露一下子脸红到了脖子根。
互帮互教,让他看到了与老班长的差距,更明白了父母、连队干部骨干长期以来的良苦用心。
那一刻,杨露突然觉得自己以前很傻,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游戏上不值。
在那之后,一次武装五公里越野训练时,杨露破天荒地请求邵卫峰指导他练习辅助强化项目:负重深蹲60次、变速跑1公里……
杨露顺势拜邵卫峰为师,从基本的体能开始,扎扎实实地回归一个兵应有的姿态。
年初,杨露的大脚拇指被意外砸伤,但他依旧 名参加了团队大比武,并取得了武装越障100米项目第六名的好成绩。虽然没有摘金夺银,但能够带伤参赛,对于连队官兵而言,杨露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
如今,杨露这名昔日游戏“大咖”,在线上的“活跃度”降低了很多。问及因由,他平静地说:“相比于游戏里的王者,我更想成为军营里的‘王者’,去训练场上赢得自己的荣耀。”
杨露说这些的时候,阳光正好打在他的脸上。他嘴角流露的微笑,瞬间变得很灿烂……
“班长,来一局?”周末,南部战区陆军某部下士叶贵强(左一)邀请班长宋永强(右一)联 打手机游戏。宋永强记得,以前战友见面都敬烟:“班长,来一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战友们渐渐习惯以打一局手机游戏,作为打招呼和拉近距离的方式。牛利 摄
基层“手游热”调查
周末一大早,陆军某部红色 吧老板老邱,像往常一样来到 吧打扫卫生,迎接这一天的营业。但很快,他便一屁股坐回椅子,闲了起来。
“往年这时候, 吧早就挤满了来上 的官兵,但自从部队开放使用智能手机后,来这的人就没到过两位数。” 老邱感慨道。
同样和老邱感到焦虑的,还有该部一些营连主官。
该部三连指导员杨懿感到,智能手机方便了官兵生活,却也给教育管理带来了阻力:“以往周末组织球类活动,总能一呼百应,不仅能拉近官兵彼此的距离,许多训练生活中的小问题小矛盾,一场球赛就解决了。到如今,一到周末,连队就静悄悄的,很多人都抱着手机打游戏……”
随着智能手机在军营解禁,手机游戏在官兵业余生活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官兵们平时使用手机玩什么、怎么玩、手机游戏到底有多热……
笔者带着这些疑问对该部进行了深入调查。
手游渐成官兵娱乐主流
负责文化活动中心场所维护的下士杨鑫,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整理棋牌室、桌球室等场所了,因为没人来玩。
“现在都在连队玩手机,谁还会跑过来玩这些?”杨鑫说。
部分营连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隔壁就是棋牌室,排房里的战士却都在安静地玩手游,即使有人“移驾”到棋牌室的桌子上,也是为了方便面对面地玩手游。
在对200名官兵的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玩过手游的官兵比例高达95.5%,其中正在玩的就达到了86%。
从时间上看,有超过75%的官兵在使用手机时,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玩手游。
手游为何能够成功占据官兵业余生活的主要“市场”?
一些战士坦言,营区可选的娱乐方式相对较少,相比之下,手游种类丰富,爱玩什么就玩什么,想啥时候玩就啥时候玩,也不担心找不到玩伴。
有的战士则认为,本来能使用手机的时间就少,玩手游可以边玩边和亲友聊天,这样就能使手机使用效率更高。
修理连中士冯永祥告诉笔者,连队对手机管理抓得紧,生怕官兵使用 交软件出问题。
交软件的严格管控,为手游顺利“占领”官兵的文化娱乐时间腾出了不少空间。部分沉迷 交软件的官兵就是在高压之下,不得已将注意力转移到手游上。
调查中还发现,年龄和婚姻状况深刻影响着官兵们对手游的态度。已婚官兵绝大多数选择了不经常玩或不玩手游的选项,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官兵越来越希望把更多使用手机的时间用来与亲人联系。
官兵手游消费日渐提高
前不久,三营教导员侯磊检查手机使用情况。无意中,他发现一名下士入伍4年间,在某款手机游戏中的充值额达到10000余元,平均每年在游戏上消费2000多元。
此事引发了官兵热议。
该部政委刘军分析说:“随着互联 尤其是智能手机进军营,官兵在 上购物、支付更加便捷,进而刺激官兵的消费需求,官兵的消费观也发生了变化。”
对于该不该在游戏上消费,不同的官兵有不同的看法。
从统计上看,不喜欢玩手游的官兵普遍认为,游戏就只是游戏,不应该为游戏花钱。而53.9%的手游爱好者也认为,没必要在游戏里消费。
“玩游戏还要花这么多钱?这跟我军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完全不相符。”三营七连四级军士长王兴旺觉得游戏消费完全无法接受。
但仍有46.1%的手游爱好者认为,应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只要不影响自己生活,在游戏上多花点钱没关系。
整体来看,官兵对手游消费的认识比较理性。但该部主任饶国勇告诫道:“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模式,往往藏着各种诱惑和陷阱,让付费玩家比普通玩家获得更大的快感。自制能力差的官兵,一旦开始消费就容易陷进去,最终导致过度消费。建议不要轻易在游戏中消费。”
手游利弊争议不断
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强大,越来越多流行的 络竞技游戏实现了从PC端到移动端的拓展,官兵逐步放弃用电脑打游戏,转而青睐更便捷的手机游戏。
在关于“手游热”利弊的调查中,51.3%的官兵认为,手游可放松身心,消除精神疲劳,对训练、学习和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余的则持否定态度,认为玩游戏纯属消遣,没有实际积极意义,还容易沉迷其中,耽误正常的训练和生活。
在官兵中比较流行的几款手游中,战争类团队竞技游戏占了99%的比重,且69.8%的官兵认为团队竞技游戏有利于团队协作。
那么,这类游戏是否真的像 络盛传的那样,能提高战术意识?
对此,55.8%的官兵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虚拟游戏与现实战场差别太大,对战术意识帮助不大。
而其他44.2%则认为,游戏设定也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不少战争类游戏高度还原真实战场场景,这些游戏虽不能用来作为提高战术意识的主要途径,但极具军事科普意义。竞技过程中的进攻配合与防守协作,对玩家的反应能力、思考判断能力均有锻炼效果。
玩手游真的会影响官兵关系吗?
30.4%的官兵认为,手游对战友情谊无益。他们表示,通过游戏建立起来的关系不能长久,有的甚至在游戏过程中发生争吵,反而影响了人际关系。
而69.6%的官兵则不认同这个观点。“平时一起训练一起流汗,休息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玩游戏,感觉非常好。”七连上等兵宋岩在接受采访时说。
周末,正在洗衣服的宋岩听到战友们的呼唤。他快速洗完衣服,然后加入到战友的游戏队伍中。
“手游的乐趣不在玩游戏,而是和熟悉的战友们一起玩。”宋岩说。
资料图
【声音】
手游连着“ 络关”
■南部战区陆军某部主任 吴银华
政治工作要迈过“ 络关”,必须因势顺势。 络时代,干部骨干不精通 络、不会用 络带兵育兵管兵,就会失去强军路上的领跑权。
当前,青年官兵都是在互联 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对 络有着强烈的依赖和需求,爱玩手机游戏是他们的突出特点之一。
手游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灵丹妙药,它只是战士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方式。但是,当“手游热”成为一股席卷军营的风潮,作为干部骨干,我们就应积极应对,有所作为。
应该看到,如何引导官兵健康使用互联 和智能手机,仍是当前部队管理者需要直面的问题。科学合理疏导“手游热”,也许会成为过好“ 络关”的突破口。
兴趣点也是突破点
■新疆军区某部政委 茹得龙
只要处理得当,手游可以成为一扇门,门后是通向官兵心灵的路——
有的连队组织手游对抗赛,将官兵在虚拟世界被激发出来的比拼斗志,延伸到训练场。
新兵赖兆阳下连后被分到了炊事班,情绪一度低落。班长李占军主动找他“约战”,两人在游戏中密切配合夺得胜利,成功打开了他的心结。
上等兵吴明昊性格比较内向,指导员拉着他一起,邀请其他战友共同组队玩手游,使他快速融入集体。
平时,战友间发生小磕绊,在游戏世界“战”一局,矛盾也烟消云散,内部关系也更密切了。
类似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手游热”虽然令人困扰,但只要处理得当,依然能为我所用。
手机不是“游戏机”
■北京卫戍区某连指导员 王帅
智能手机进军营,本意是为了方便官兵和亲友联系,却在某种程度上沦落为“游戏机”。
当一款款手机游戏极速更新时,不少官兵纷纷掉进游戏的“酱缸”难以自拔,甚至有人为了打游戏而违反手机管理规定。
手机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方式未尝不可,但如果沉迷其中,其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我想给战友们提个醒,当前手机游戏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很多都极力营造虚无缥缈的虚幻世界,强调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更不乏以暴力、色情元素博出位。这对于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定格的年轻官兵而言,轻则影响个人精力,重则导致价值观扭曲,进而成为违法乱纪的重要导火索。
手游玩出战斗力
■第76集团军某连副连长 张文辉
几年前,中国空军曾推出手游《金头盔》,飞行员通过该游戏锻炼了目视能力和反应能力,提升了战术素养。这让我认识到,手游不仅是娱乐,还能玩出战斗力。
在游戏类型的选择上,我亲身尝试各种手游,挑选出有助于提升战斗力的精品游戏,推荐给大家。
在我的倡导下,军事题材类手游成为官兵手机上的热门程序。
在玩手游的时间上,我也略加控制,保证官兵得到充沛的休息。
结果,官兵玩得开心,睡得舒心,训练劲头更足了。
“1+1>2”,劳逸结合才是科学的训练方法。去年7月战术训练阶段,面对枯燥的战术理论,战士们总打不起精神,我便尝试着用手游模拟坦克连排战术训练。没想到,将战术理论运用到游戏中,大家瞬间热情高涨,训练效果成倍提升,战斗力“爆表”。
最终,连队在旅坦克连进攻科目示范中一展身手,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
(刘伟涛、刘程、周辉、赵昉整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