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省、市三级全会召开后,青岛要这样奋起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

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

11月26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召开;

12月4日,中国共产党青岛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召开。

对于青岛下一步的发展来说,无论是宏观的方向把控还是具体的探索实践,都有了详尽的战略规划和路径指导。对标对表新时代新征程的发展任务和先进地区的发展成就,青岛要用主动性更强的“闯”劲、灵活性更高的“创”劲、拼搏力更足的“干”劲奋起直追,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决心和魄力,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强化埋头苦干作风,提升善作善成本领,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方向路径明确,青岛要这样奋起

项目落地为抓手

狠抓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项目作支撑。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项目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工作,是经济 会发展的“最强引擎”,也被誉为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所有规划战略,归根结底都要靠一个个项目来实现,项目就是蓝图落地的具体实践。优质项目带来的并不只是贡献经济数据这样简单,更关系着发展方式能否出现根本变化。优秀的项目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链的变革与发展,拉动当地经济水平向好向稳,步步提升。

当下的青岛,不仅在城市竞争中面临着进位赶超的压力,而且在能级跃升中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的挑战,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就是青岛对标先进、奋勇争先的总抓手。

今年前10个月,青岛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0个、中国500强投资项目55个,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246个,在建项目6446个,其中产业项目占比超八成,5亿元、10亿元以上大项目分别达到1497个、770个。

“善弈而谋势”的青岛,在项目的选择上更加关注事关长远和全局的谋划项目,以及能填补青岛、全省产业布局空白、打基础、利长远的优质项目。

例如,青岛沃尔芯智能工业有限公司沃尔芯半导体集成电路研发设计封装制造项目,在“芯”上求突破,曙光数创电子设备科技发展(青岛)有限公司曙光数创液冷产业创新研发项目转向大数据找着力点,这是青岛在“新业态”上谋求的新路径。

商汤科技、东华软件、科大讯飞、创新奇智等行业头部或新锐企业的纷纷落子布局,给青岛带来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高层次产业资源,成为青岛利用新技术打开数字经济发展新空间的突破点。

根据山东省新旧动能办下发第三批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名单,青岛软件信息服务产业集群、船舶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大沽河沿岸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创业投资产业集群等4个集群成功入选。此前,青岛已有智能家电先进制造业集群、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等10个集群入选。青岛的智能家电集群、轨道交通装备集群还入选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

越来越扎实的项目支撑,正在为青岛重点产业和“四新”经济的建设增强活力与后劲,为经济 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信心与动能。

紧抓战略机遇期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同样也是新时代青岛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一招。新征程上,青岛要坚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不断深化制度创新,扩大有效制度供给,努力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青岛发起了“十大改革突破行动”,聚焦重大战略平台牵引改革突破行动、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改革突破行动、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改革突破行动等33个方面,推出185条重点任务。

作为区域性国资国企综改试验的“试验田”,青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也在扎实推进中。根据青岛方案,力争到2022年,打造一批资产规模超过500亿元至1000亿元的企业集团,努力培育一批中国500强企业集团,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品牌大企业,在地方国企培育世界500强企业方面实现突破;推动市属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到2022年资产证券化率超过60%。

优化营商环境领域,青岛发布《青岛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聚焦“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四个重点,推出46条创新突破政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发布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345项,除经批准事项外,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实现100%进驻市民中心。

开放是青岛最大的优势。

青岛作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双向开放城市,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作为工业门类齐全的制造大市,几乎具备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近乎所有资源的开放互通“接口”。尤其在RCEP这个历史机遇下,青岛在区域经济的开放枢纽地位有望继续加强。

青岛目前迫切要做的,是加快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交易中心、青岛航运交易所等核心机构的建设发展,聚焦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等产业创新发展需要,尽快形成特色鲜明、生态完善的发展格局,形成较强的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打造以青岛为中心的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

目前,中国东部地区的出口加工正在失去包括劳动力成本等在内的一系列优势,但在许多关键技术、先进制造领域又存在广阔的进口需求。在此背景下,青岛应该发挥出更大的资源配置作用,让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供需对接,让国际优质资源经过青岛,流动进黄河流域乃至整个北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让生活在城市的人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因此青岛新征程上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青岛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统筹抓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 会保障等民生实事。1-10月份,青岛民生支出951.4亿元,增长10.3%,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0.9%

就在12月2日,一批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青岛市重点市政项目和重大民生改善工程集中启用或开工,涵盖城市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山头公园和口袋公园等多个领域,改造后将更好体现民众所盼,不断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内涵,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安全、更宜居、更便利的生活空间。

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是青岛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

交通上,打通主干道、建设立交桥,畅通市内交通打造“十五分钟生活圈”;青岛地铁三期7个项目加快开工筹备,联通北岸、西岸等更多区域,覆盖岛城更多地区;8月投运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使青岛的空运承载力更上层楼。

城市环境建设上,坚持持因地制宜、一山一策、突出主题的原则整治山头公园,列入整治计划的60个公园已开工53个,还金岭山、观象山等山头公园原本的绿色样貌;完成33个口袋公园建设,在城市缝隙中寻找可呼吸的绿色空间。

基础设施建设上,建设古镇口大学城体育中心和奥体中心为代表的大型场馆,打造区域新地标的同时也为当地承办大型活动提供可能……

今年前10个月,青岛新增城镇就业33.07万人,政策性扶持创业5.04万人,累计创业带动就业26万人;开工新扩建5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加快建设康复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市公共卫生应急备用医院建成使用,青岛医保保障家庭净131万户,居家养老 区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新建体育公园、多功能运动场等40处。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青岛要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走在前,必须尽快把蓝图落实为发展动能,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1月3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