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鄙视过别人玩的游戏吗?你玩的军事游戏在“鄙视链”的啥位置?

“鄙视链”!

鄙视链就像是食物链,鄙视,被鄙视,鄙视多少人,被多少人鄙视,这些都直接意味着你与这个 会最核心价值的距离。不管是体现个性,找寻归属感,抑或是消除不安,鄙视,即便是再凶猛的鄙视,都不能赢得个性与安全感 。

电视剧鄙视链

英剧>美剧>日剧>韩剧>港剧>台剧>内地剧>泰剧

游戏鄙视链

主机单机>国外PC单机>国外 游>国内 游> 页游戏、QQ游戏

星际>WAR3>DOTA>LOL>一切

服装鄙视链

美特斯·邦威、ZARA、H&M、topshop>>VeremodaOnly>以纯以及堡狮龙

足球联赛鄙视链

西甲>英超>德甲>意甲>法甲>中超>中甲

微博鄙视链

twitter /饭否>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等其他微博

电影鄙视链

冷门国家文艺片>欧洲文艺片>日韩台小清新片>老港片>好莱坞大片>内地片

音乐鄙视链

英伦摇滚、国内地下厂牌>欧美流行音乐>日韩港台流行音乐>内地 络歌曲

动漫鄙视链

欧美动漫>日本动漫>内地动漫>港台动漫

论坛歧视链

豆瓣>天涯>猫扑>贴吧

聊天工具鄙视链

Gtalk>MSN>QQ>飞信

邮件鄙视链

gmail> 163 mail> QQmail

杂志鄙视链

《时代周刊》 /《纽约客》>《万象》、《天南》>《新周刊》、《城市画 》>《读者》>《故事会》《知音》

浏览器鄙视链

谷歌Chrome、Firefox>苹果Safari、Opera>遨游> IE系列> 360等国产山寨货

交 站鄙视链

脸书>人人 >开心 >腾讯朋友

时尚 站鄙视链

美丽说>蘑菇街>OnlyLady>瑞丽女性>55bbs

学科鄙视链

理科生>工科生>文科生(经济法律>外语>文史哲)>体育生艺术生

电视台鄙视链

BBC>凤凰卫视>CCTV>湖南卫视

搜索引擎鄙视链

谷歌> 百度> BING/搜搜/搜狗> 人民

程序员鄙视链

搞C的≥搞C++的>搞java的>搞.net的>搞js的>搞html的>美工

数学鄙视链

搞纯数学≥搞应用数学>搞统计学>搞会计学

军事游戏鄙视链

训练软件>武装突袭>战地/使命召唤≥反恐精英>穿越火线>一切游戏

有些圈子人一旦多了、就难免有互相看不起的事情发生、同时也会逐渐分层形成自己的食物链。

在这套食物链里面有一小撮人在最上方“食物链顶端”高高在上、有的尽管位于下方却有着“一个人倒下去、几百个站起来”的庞大数量。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圈子还互相看不惯——顶端的瞧不起下面的一切、中段的玩家“在上比不足下比有余”的同时又互相看不顺眼、而底层的却又以另一种观点又瞧不起上面的一切。今天军武菌依照自己的印象绘制了一个大致的“军事游戏圈的鄙视链”的。不知道大家在哪一环呢?


顶端的“硬核群体”

一般来说,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一般最为高端的一小撮人;他们玩的东西就极为高深、但是数量稀少。他们所钟爱的游戏难度较大、普通玩家要么根本玩不转、要么要游玩很久才能上手。在军武菌看来比较典型的是《武装突袭》、《闪点行动》;另外还有《钢铁雄心》(军武菌觉得《战争之人》也算)这类游戏的资深玩家。

《武装突袭》和《闪点行动》这两个游戏都快能算得上“军事训练模拟软件”了。军武菌刚开始真心花了一段时间才上手。就玩家群体来说,这些人最贴近于“专业军迷”的定义,他们“玩”这个游戏与其说是娱乐不如说是想体验下真正的作战的感觉。

战略大作《钢铁雄心》以及《战争之人》为代表的RTT也在此列。这些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上手难、极度烧脑。但是在游戏途中能够切身领悟和体会到国家战略、部队作战或者单兵作战的感觉、一定程度来说是最贴近“真实”的一类游戏。也就是游戏中能学到的东西可以很多

当然另一点在于:因为处于“食物链顶端”,这些硬核军迷对于其他任何军事游戏都抱有极为挑剔和批判的眼光。对于那些游戏多少都有抱着“这简直就是过家家”的鄙视心态,和你熟悉了以后,口头禅就是“我不是针对你,不过你玩的这些游戏真的就是在过家家、一点都不专业。”不过对这些玩家的言论,普通玩家也没啥办法去反驳,毕竟人家首先把一般玩家玩不转的东西给玩转了本来就是本事、更何况还安装了无数的模组让这个游戏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像“军事训练软件”也确实满足了一些玩家对于“拟真度”的要求。

当然这类玩家数量一半都非常稀少、对于这些玩家来说,有时候在游玩的时候产生的“孤独感”会冲淡游玩时候的乐趣,这也许算是一种“高处不胜寒”吧。(“ARMA3”有个模组开阿帕奇,从起飞开始每一个步骤都是手工操作、这样的游戏真的不是一般人能轻易玩转的)


一般军事游戏

“最广大人民群众”

这个群体在军武菌认识的玩家比较多。属于这个层级的游戏种类多、数量多。而且有时候不同游戏彼此之间玩家还有重合。

“COD”、“战地”、“英雄连”等大量游戏都可以算在这里面。这些游戏的特点是在“真实性”和“游戏性”之间在找属于自己的平衡或者是偏向。不过基本上还是以“游戏性”(以及平衡性)作为自己的首要侧重。

市面上绝大多数大家知道的军事题材游戏,都可以分在这一类里面;也正是因为这样,“中间层”的玩家特别多。同时因为游戏数量多造成的有直接竞争关系的作品真的不少、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而且这里面“互相鄙视 ” 最复杂同时撕逼起来也最激烈的一个层级。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战地”和“使命召唤”这两大FPS粉丝之间的关系——玩“战地”的觉得“COD”的剧情太老套、多人游戏规格太小内容太少没有战术含量。而“COD”却认为“战地”完全是“瞎胡闹”(各种奇奇怪怪BUG以及其他各种不可言状的“单人战术动作”)还不如做得再游戏化一点,别拿个多人游戏“装逼”。更不要说那些脑残粉在哪里“煽风点火”故意引起事端了……

不仅如此,对于其他游戏,玩家们态度也非常复杂;对于“武装突袭”等游戏的玩家他们觉得太高冷(有些“武装突袭”玩家的确如此)、对再往下面的一些游戏的玩家他们看不上、与他们同级的游戏中,如果是直接竞争对手的话那更是不把那个游戏以及它的粉丝放在眼里。(比如某单机版FPS的死忠的对同名游戏的OL版以及某一款游戏的外服玩家对于国服以及国服玩家的态度等等)

总之,绝大多数的军事游戏粉丝都在这个层级。对于那些硬核玩家,我们也想和他们一样、同时对于同层次的其他游戏,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抱着尊重和客观的态度(这里不说拿游戏装逼骂人的脑残粉)。不过对于惹到自己或者冒犯了自己所喜爱的玩家……咱也从来不会客气。


竞技类游戏:

“一亩三分地”

再往下的范围更广、受众更多。这些游戏也是射击游戏、不过游戏性和竞技性更明显。在军武菌看来,绝大多数的电子竞技类FPS和RTS游戏都可以算在里面。而且这个圈子和“中间群体”也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比如“求生之路”、“反恐精英”这类游戏,如果真的严格来说的话应该是分在有一定军事元素的泛军事类游戏。特点是游戏中有一定的和军事有关的元素,并且在游戏中起到的作用和比重相对较大,但是核心其实是“竞技性”。(这里再艾特下《守望先锋》)

《反恐精英》就是很好的例子:有一定的军事元素但是并不是主要元素、背景也来自于现实而且和军事多少有些关系等等。这种电子竞技类游戏的粉丝和其他军事类游戏玩家之间似乎更多是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而且这两者之间的玩家也有一定的重合度,所以两边都对彼此没啥太大的意见(连类型都不同、怎么吵得起来)。

而一旦疯狂起来,“电竞游戏“玩家失心疯起来要比任何其他层级的玩家更具有挑衅性;比如当年“CSOL”和“CF”之间的战争中,人们印象最深刻、估计也是唯一被人们记得的就是当时在各种游戏下面刷的那句“什么垃圾游戏、根本就是在抄袭CF!”的这句“群嘲”……(当然也有可能是别的人恶意刷、谁知道呢)

抛开这个极端案例,喜欢这类游戏的玩家的理由也很简单“游戏就是轻松消遣用的,玩那么专业玩那么高深累不累啊!”对于这些玩家来说,有没有军事元素、里面的军事元素是不是科学都无所谓,只要游戏有足够的对抗性、玩起来刺激就好。(当然玩到这些游戏的,多少军事算有一点点涉猎了)


泛军事的“我开心就好”

说到这里还有最后一种,同时也许是类型最广泛、人数最多的一批。这就是“泛军事”游戏的玩家和粉丝。

这里的“泛军事”其实很好理解:游戏中有一定的军事元素的都可以叫做泛军事游戏。粉丝特点也很明显:刚刚入坑的新米军迷甚至根本就不是军迷。对于游戏里面的军事成分有多少、是不是符合现实等等这类都无感。(部分竞技类游戏也算在内)

说起来就一个字:游戏好玩就行。他们对于军事类游戏的态度就“反正我无感、我也就不去评价了。”而军事游戏爱好者则觉得泛军事游戏没有什么意思,于是两边就这么“和平地老死不相往来”……不过一些“泛军事游戏”,比如在“植物大战僵尸:花园战争”这类轻松诙谐的多人在线FPS的面前……大家还是有话可说的……


特别:“我开的是训练软件”

其实说白了,不管是《武装突袭》也好《植物大战僵尸:花园战争》也罢。其实大家在各种为了自己喜欢的游戏在“撕逼”、在争论的时候。有一批“不是玩家的玩家”表示“我就默默看着你们装逼”——真正用模拟器和模拟软件训练的军人们。

当我们在哪里撕逼哪款游戏真实性好、哪款游戏好玩的时候。那些受训的飞行员和学员们正在模拟器上进行各种训练。而且是从基础的启动引擎到锁定目标、紧急逃生一应俱全。而在这些训练软件面前,任何的军事游戏(恐怕得包括《武装突袭》)都相形见绌。

不过这些军人们一般不会参与到“撕逼大战”去。毕竟我们玩游戏是为了娱乐消遣,他们可不是玩游戏,而是工作训练!对于游戏,军武菌问过一些空军和陆军飞行员,他们的评价是“这些游戏在我们看来都一个样,说到底都还是游戏!真实性来说和训练模拟软件相比根本不具备可比性。不过我们也会玩,但是是以电子娱乐产品的角度去看,所以根本不会想着去‘鄙视不鄙视’的。”

游戏玩家之间这条“鄙视的食物链”,客观上依然存在。实际上军武菌严格来说也曾经参加过这样的“撕逼大战”。但是如今想想当时无脑去黑哪些游戏也是“吃饱了撑的”。我玩我的,你玩你的;只要不冒犯对方,何必一定要吵架!毕竟冤家宜解不宜结。(你主动找上门挑衅是另一回事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11月4日
下一篇 2016年11月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