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O首页作品分析回归啦!第84期,POCO邀请到六位摄影师来跟大家聊聊他们的创作故事,分别是七味在阿坝蹭拍的汉服人像《冰原阳光》、兰陵笑笑生还原早年脑海诗意景象的《华灯连陌》、猫里MOOLY在大理热门拍摄点完成的日式人像《剑 心》、牛牛很忙Binger的清新雪景人像《雪姿》、staruniverse镜头下中国最美五大峰林之一的《云南罗平:春染峰林景色美》、平水蹲守一个月捕捉到的《白头鹎》。
想知道这些佳作究竟是怎么拍出来的?!背后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和思路?!那就一定不能错过本期的首页分析,也希望各位看客多看多尝试,下次首页作品可能就是你的哦!
◆◆◆ ◆◆
冰原阳光 POCOer :七味zoe
EXIF
相机:Canon EOS 5DS
镜头:Canon EF 24-70mm f/2.8L II USM
光圈:F3.5
快门:1/320
焦距:70.0 mm
ISO:100
前期准备
《冰原阳光》是当时拍另一组时,模特跑来帮忙蹭拍的╮(╯▽╰)╭……
今年过年期间阿坝很多地方有雪,之前路过的这个冰原再一次结冰了,我们在这边还拍了另外两三组片子,例如这组《缘,妙不可言》。
所以其实这组作品在开拍之前,没啥特别的策划,只是趁当天预计拍摄的模特造型的空隙,随拍个吧ㄟ( ▔, ▔ )ㄏ……
拍摄过程
当地长了很多香肠状的芦苇,其实学名叫香蒲草,他枯萎之后的絮会随风飘扬。拍小清新很适合利用这种絮制作梦幻的光斑感。
服装:妹纸自己准备的造型、服装、化妆(我们出去都是妹纸自己搞定所有事情 ∑(っ °Д °;)っ……)
拍摄:浪剑江湖小分队。一般我们出去旅拍我会和朋友35ryo一开始约好分工,不过这是个临时增加的蹭拍,我们也就没提前规划什么啦,大家随意啦 o(*≧▽≦)ツ。互相轮流敲击香蒲草让絮更多的飘散开,逆光更可以让絮有发光的梦幻效果。
动态:汉服造型不会有过大的动态,相对偏安静。采用了很多中式构图中,中间对称的构图方式,体现明制汉服端正的特点。裙摆轻摇,整理衣袖,头发等等是经常小清新三部曲使用的动态 o(*≧▽≦)ツ……让妹纸看起来更加的柔和(中和她过于不正经的本性╮(╯_╰)╭)。
后期思路
后期处理上基本就是调色,增加了暖色,以及部分地方增加了光晕效果,芦苇位置适当调暖,往金黄带点红色偏。
整体图片看起来很暖,可能当时太冷了,不自觉就拍得很暖 o(*≧▽≦)ツ。
总结
妹纸最关注的,还是把自己拍漂亮……
缘,妙不可言 POCOer:七味zoe
◆◆◆ ◆◆
华灯连陌 POCOer:兰陵笑笑生
EXIF
相机:Nikon D4
镜头:Sigma 35mm f/1.4
光圈:F/1.8
快门:1/80
焦距:35.0mm
ISO:320
主题溯源
5年前,老家还有烧烤街,它就像一条长长的磁带,记录了年轻时说过的酒话。一街油烟缠在满堤的垂柳上,不语的柳树却平添几分娇羞。不久后街撤柳换,虽然合理却多少觉得葬了半城风情。那时候,脑海中总有一个模糊的影像,大概就是,在一颗挂满灯泡的大树下,跟三五好友野餐,暮色沉了,灯被唤醒,酒至微醺。那一年,我生日前填了一首《念奴娇》,里面有“渔火三更听雨”,也有“华灯连陌”,很庆幸,这四个字一直没忘记。我从本科到博士读的都是中文系,而今有那样的技术基础可以把当年脑海中比较诗意的景象通过相机拍出来,也算是还了个愿。
前期准备
感谢我的模特Mika准备好一套像样的衣服,配饰和妆容也全程搞定。10个灯笼挂满一树,是为了直接烘托“华灯连陌”的直观意象。Mika手上那会发光的永生花,也是她花了两个小时DIY的,灵感取材于《大鱼·海棠》里那会发光的盆栽。谢谢司(基)机(友)鹏鹏和助手狐狸同学,她下午爬树挂满灯笼,夜晚下雨的时候还忙着帮收东西,活生生地由狐狸淋成树獭。器材方面,除了D4机身和Sigma 35mm f/1.4之外,还有尼康50mm f/1.4 和尼康85mm f/1.8。三脚架、机顶闪和冰灯也少不了。
拍摄过程
这组照片从下午4点多拍到夜晚8点多,横跨了下午、傍晚和入夜。因此,参数方面要自己多试几次。天色未暗但没完全黑透的时候,就要用三脚架撑着冰灯打光了,机顶闪套个柔光罩和暖色色片。10个灯笼亮起来很好看,还能拍到深蓝的夜空,这时候ISO不需要很高。到彻底入夜后,如果依然用大光圈、低ISO的策略,那么人物和人物周围的树枝是清晰的,但背景一团黑,这不是我想要的意境。所以我采取了稍微调快快门然后调高ISO(ISO1600-2000)的策略,测光用矩阵。在这种场合下,既然背景虚化几乎不可能,那么为何不利用前景虚化?灯笼本身就是很好的前景。同时,还要注意多变动冰灯的位置,往往有意外收获。
后期思路
灯笼的光是黄色的,冰灯是暖色的,机顶闪打出来是暖色的,所以整个画面几乎都是黄色的(除了黄昏偶尔出镜的蓝色夜空)。我的思路是,通过曲线、HSL、色调分离等手法进行偏色,让暗部微微地呈现一种类似胶片色的青色,人物整体偏橘红,而环境则是洋红多一些。这样的话,整个画面就比较有立体感。
总结
一些朋友不断地纠结后期调色的问题。我觉得后期固然重要且必要,但前期的完善无疑为后期提供了最大化的空间。我不是摄影科班出身,很多精微的光学原理我不太懂,我只会试着把玩手上的相机,幼稚地把自己想到的拍得尽量好看。文末,附上两张机身直出的原图。
POCOer:兰陵笑笑生
◆◆◆ ◆◆
[ 剑 心 ] POCOer:猫里MOOLY
EXIF
相机:Canon EOS 5D Mark III
镜头:佳能EF 50mm f/1.8STM
快门:1/2500秒
焦距:50.0 mm
剑道服、两指袜、剑、红色发带、日式妆容。
因为已经有一次拍剑道服的经验,所以总体上前期准备也没什么压力。
只是简单的改变了一下小细节,比如妆容、发带还有场地。
希望这些细节对这次拍摄一些新的改变。
这次是在大理海舌公园拍摄的,拍摄时间是中午12点左右吧,光线很强、光比很大。
拍了一个半小时结束。
服装、妆容、发型、场地尽量干净。
拍摄过程
拍摄场地光线比较强,所以控制过曝,场地也比较局限和单一,给后期处理留有发挥的空间。
构图
拍摄前期就应该尽量避开一些很杂乱的东西。让整体画面干净不杂乱,对自己后期的发挥空间也比较大。而且当时我只带了一颗小痰盂50 1.8mm的镜头拍摄,所以在构图上就要更加严谨。
动作
参考一些日本武士的动作,剑道里面的动作等等能联想到的,也可以去百度查询。
或者根据当时的场地给予模特一些前期指导。
后期教程
拍摄前请设定RAW格式拍摄,以保留更多的照片细节,给予自己更多的后期空间,为什么呢,这里就不多说了,自行百度。
从以下原片中可以看出P1是高光比较强,前期LR降低减高光,保留细节,适当提一下阴影,然后再调出自己想要的色调。下面是参数截图,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最后导入PS微调液化,矫正皮肤肤色,完工。
总结
整体来说这组片子拍的还可以,不足之处在于自己前期引导还不是很好,以后继续努力加油~
POCOer:猫里MOOLY
◆◆◆ ◆◆
雪姿 POCOer:牛牛很忙Binger
EXIF
相机:索尼a7
镜头:蔡司FE55/F1.8
光圈:F/2.8
快门速度:1/1000
焦距:55mm
ISO:200
前期准备
拍摄雪景有一个先天优势,就是天和地面周边环境都是白色,所以会有很多天然的反光板,再加上现场光线不强,所以原片光比不是很大,方便后期调节。但是白色衣服和白色背景在一起很容易没有主题,所以给模特搭配一条红色围巾,方便突出主题,也在色彩上做了优化。
拍摄过程
拍摄初期可以先拍一些静态的图,这样模特可以慢慢进入状态,摄影师也可以先找一下感觉,看看模特如何和背景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随着拍摄的进行,可以尝试让模特动起来,跑跳等姿势也可以尝试进行,这样不仅拍出来比静态摆拍灵动,而且模特的特质也可以被很好的表现出来。但是光圈不宜过大,在动态拍摄中光圈太大容易失焦,废片率会增加,而且背景都是白色,不存在背景杂乱的现象。
在拍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人工前景,就是利用现场的雪,让模特把雪扔起来或者吹起来,利用定焦的虚化效果,让离镜头比较近的雪产生虚化效果,不仅在白茫茫的场景下,有了前景,和模特产生距离感,产生白色光斑的前景在视觉上也较为美观。
后期思路
由于原片较白,所以后期的时候可以先从肤色下手,把肤色调节在白色的基础上,降低一些饱和度,这样不至于和红色围巾相撞,然后在白色衣服和白色背景的处理上,要降低一些高光,增加一些灰度,不然照片会显得一片死白,画面会不灵活,通过暗部曝光和亮部曝光的对比,增加胶片感的色调。
总结
雪景是冬季人像一个很好的题材,虽然受制于地域,但是今年冬天全国大部分城市都有拍雪景人像的机会,雪景人像如果避免很死板的拍摄不仅有很美的效果,还会因为对于后期色调的把控让照片的质量上升一个层次。
◆◆◆ ◆◆
「云南罗平:春染峰林景色美」 POCOer:staruniverse
EXIF
相机: Nikon D800
镜头:18mm
光圈:F/14
焦距:18mm
ISO:160
前期准备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拍摄照片,特别是拍风景照,最重要的是先查看当地的天气预 ,然后摸清地形,选择拍摄点。如果你是要拍日出,最好问问当地人日出时间,以免误了最佳拍摄时间。
器材方面:角架、快门线、广角、长焦必不可少。最好还备上几张滤镜,这次我带了一张偏振镜、一张渐变镜和一张减光镜,可别小瞧这些滤镜,运用好了,作用大大的,会为你的照片增色不少。
拍摄过程
拍罗平峰林,最佳位置就是金鸡峰丛,上面有个观景台,在那里能一览众山小。由于游客很多,首先选择好最佳机位,架角架,上渐变镜(可降低天空亮度保留细节),然后选择测光模式(点测光和矩阵测光均可),拍摄模式手动,白平衡手动(可控制照片偏色),相机参数调整好后,先试拍看效果,再根据照片调参数值。
期间我还加了ND1000进行拍摄,由于时间太短没曝出我理想的效果,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停留,可以加ND1000滤镜长时间曝光试试,拍摄云彩流动的效果,把云拍成放射状会使画面更具动感和视觉冲击力,绝对霸气。
后期思路
后期调色不是为了调色而去调色,调的不是色彩,而调的是感觉。调片时,首先要分析照片的好坏,照片的明暗、色彩等,然后在大脑中把照片的基调敲定(你也可以根据你的个人喜好进行调整)。然后进行调片,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普遍存在较灰的现象,适当去灰,加强对比、减弱高光、提亮暗部、增加饱和度等等整体大致调整一下,接着就是用套索工具勾选局部进行微调。调片的具体步骤我就不写了,因为每张照片的参数不同,所调的步骤和参数也会有所不同,没有固定的模式,有的只是多调多尝试,最好掌握色彩构成的原理,这对调色很有帮助。还有就是调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细节,不宜过度,避免调失真。调片时间久了,会审美疲劳,可以休息一下再看,再调,直到调到满意为止。
总结
前期能做好的事千万别等着后期,这样后期就会相当轻松。这组片子前期拍摄不管从构图、色调、曝光把控上还算到位,所以后期只做了细微的调整。
最后想说的是,每次拍完片,在选片和调片后一定要总结照片的好与不好之处,善于总结,这样才会有所进步。
◆◆◆ ◆◆
白头鹎 POCOer :平水
EXIF
相机:Canon EOS 5DS R
镜头:Canon EF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
光圈:F5.6
快门:1/200秒
焦距:400.0 mm
ISO:800
拍摄思路
我认为鸟类照片要栩栩如生,最重要的是鸟的眼神和姿态,关键点是抓拍好起飞、降落、捉虫、进食、喂雏和嬉戏时的神态,这要靠研究鸟的特点、有坚持蹲守的耐心和你的运气。拍鸟,鸟就是照片的主体,要尽可能让主体离背景远一些,能使背景虚化且色泽统一,还要选没有前景或前景能够虚化的位置拍照。这样照片就会显得简洁清爽,主体中心突出。
觅鸟规律
白头鹎喜欢鸣叫,鸣声委婉多变,悦耳动听。春夏季节,只要有白头鹎的地方,你会未见其鸟,先闻其声,闻声寻望,鸟必立于树枝顶端,因为白头鹎喜登高枝,不喜欢躲藏于树叶之中。白头鹎还喜欢聚集,有果实的树木,常常有十多只觅食,它们食量较大,每天多个时间段都在进食,觅食的主要特点是春夏虫子秋冬果。只有熟悉了白头鹎的行动规律,才能把握好觅食、嬉戏落脚之处。
使用器材
拍鸟用的照相机要有连拍功能,这是拍鸟基本要求,如果条件允许使用CANON 1DX, 抓拍、追拍才能完美实现,当然其它CANON系列用得好,也没有问题,我拍《白头鹎》系列就是由CANON 5DSR完成的。镜头我选的是100-400mm变焦镜头,轻便自如,携带方便。如果具备600mm和800mm定焦就会更好,小小遗憾是比较笨重,不便于移动。
选择参数
快门、光圈和感光度三者,拍鸟当然首先考虑快门,以保证鸟儿在起飞降落的瞬间,能够抓拍到最精彩的画面,我选快门一般在1/300s-1/2000s之间。光圈尽可能使用大光圈,利于聚焦,利于虚化前后景,利于突出主题,在F2.8-8之间,在实际拍摄时,与所配镜头焦距有关,也与背景到主体的距离有关。感光度根据光照条件灵活确定,选用确保快门速度下照片质量的感光度。晴好天气ISO100即可,早晚光线弱时ISO400左右,阴雨天气跨度较大,ISO1000-2000。每次拍完立即调整好参数,对拍鸟很重要,这个系列12张照片,每张参数都不一样。
研究照片
拍一组系列照片需要连续多日,《白头鹎》就是连续拍了一月有余。每天都要研究当日照片,选出符合主题要求的满意作品,找到第二天要补拍的关键词,做好充分准备常常会有意外收获,更多的时候是没有满意的照片。这里尤其要提到,雨天拍鸟机会很好,淅沥雨滴是很好的背景,这组《白头鹎》就集齐了阴、晴和雨天各种天气类型。
后期制作
后期是我的弱项,完全是凭自己对照片的感觉进行调试,能作为首页也说明前期拍摄最重要。《白头鹎》系列仅对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做了适度调整,使用的软件是CANON 5DSR附带的DPP软件和WIN10照片润色软件。没有做合成、添减、大幅度调色等PS技术。实际上,本人没有掌握PS软件技巧,如果可以使用应该能进一步提升照片水平。
◆◆◆ ◆◆
更多首页作品分析专题
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POCO摄影 区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