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交所科创板披露了京东数科招股说明书。经过7年发展,京东数科从数字金融模式到金融科技模式,再到数字科技模式,历经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开创了领先的商业模式,将客户从企业、商户、金融机构拓展至政府及其他产业,逐步发展成为了一家全球领先的数字科技公司。这也标志着科创板“数字科技第一股”再近一步!
京东数科是京东集团八大业务板块之一,2013年10月正式开始独立运营,公司以AI、数据技术、物联 、区块链等前沿数字科技为基础,建立并发展起核心的风险管理能力、用户运营能力、产业理解能力和企业服务能力。
京东数科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1—6月,在新冠疫情爆发及后续影响阶段,京东数科技术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依然在持续提升,占比高达15.67%,该比例已经达到国际互联 科技巨头水平,在科创板年营收超百亿元的公司中(含已申 )仅低于中芯国际位列第二名,在整个A股也达到前5%的水平。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数科共有在岗员工数9989人,其中研发人员及专业人员占到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约为70%。根据其招股书,京东数科本次募集资金的72%将用于与技术和数字化服务升级相关的项目。
截至目前,京东数科已服务600家银行、保险、基金、信托、证券等金融机构、100多万家小微商户、20多万家中小企业、700多家大型商业中心、超40家城市公共服务机构,营销 络覆盖300多座城市以及超过6亿人次。
作为一家创新型的To B的公司,京东数科究竟如何去帮助客户带来“增长”?其中的秘密又藏在何处?不妨从一个案例说起。
在京东数科产业数字化的布局中,大宗商品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因为在数字化能力介入前,大宗行业其实一个非常传统的商业模式,90%以上的大宗商品仓储库房仍然停留在纸质单据阶段,依靠纸质仓单、账本、货垛卡、提货单等进行仓库管理,记账、入库、盘库、出库全部仍依赖人工操作。
帮助这样一个“很传统”的行业实现再造和升级,将自己对行业的理解和储备的新技术应用到行业中去,这对京东数科来说虽不是“不可完成的任务”,但肯定是块“难啃的骨头”。
就拿仓库来说,很多仓库跟30年前相比,正如业内人士的所说,唯一的差别就是,以前是靠人力搬运,而现在用行车、叉车等装卸工具以及一些简单的仓储管理软件。粗放的物流管理更造成信息传递滞后,很难做到货单统一、实时精准,更使得大宗市场交易不透明,权属不清晰,交割不便利,进而金融机构认为放款风险较大,难以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困境。
“一块糖,或许可以与他人轻易换得5角钱。但成千上万吨铁矿、橡胶等,却难从银行借得‘救急粮’”,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李勇昭的话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却是中小微企业在大宗商品交易过程中的真实写照。
2019年10月,京东数科与中储股份共同成立合资公司“中储京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仅仅半年后,中储京科的大宗商品供应链协同平台“货兑宝”上线。
“我们将‘京东数科大宗商品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应用于与中储股份联合打造的‘货兑宝’平台”,京东数科副总裁李波表示,“综合利用区块链、IoT等方面的数字科技能力,‘货兑宝’有效实现对大宗商品仓储存货管理的风险控制,让交易在线化、权属清晰化、交易便利化”。
在助力传统大宗业务转化为数字化场景,形成数字化资产后,“货兑宝”平台会为入驻企业再引入更多的金融服务。帮助金融机构降低了对外放款的风险,纾困中小微融资难题,进而推动大宗商品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货兑宝”的案例完美体现了京东数科的产业数字化逻辑“闭环”,更是京东数科帮助客户实现“增长”的写照:通过产业数字化,将金融和产业两个领域基于“数据”这一新生变量产生更紧密的场景联结,使得金融服务可以更早、更有效地介入到产业增长模型中去,更早的融入到企业和个人的资产生成过程,并从根本上提升资产透视能力和资产定价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实体产业获得更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