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硬软件两手抓 用心用情留才引才

打造海洋人才高地,是现代海洋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

政府工作 告提出,必须集中力量干好“十四五”十二件大事。其中第一件大事,即“坚持创新驱动,全力构建凸显舟山特色的现代海洋经济体系”。

“持续升级人才政策,全面实施‘舟创未来’海纳计划、高校毕业生聚舟计划和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引育‘高精尖’人才400人、大学生10万人、高技能人才3.5万名”写入政府工作 告。

如何做好留人引才文章?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现状】

老龄化程度全省最高 “抢”人才遇瓶颈

市民政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7.96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8.95%;预计到2030年,全市老年人口占比将突破30%。目前,市老龄化水平高于全省6.08个百分点,已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

市人大代表蒋涛认为,目前我市人口总体规模小,自然增长率低,年龄结构不合理,同时也面临产业体系不够完善,相对其他城市收入普遍偏低、消费相对较高等问题。虽然近年来舟山对人才引进方面的工作实施了诸多政策性的制度,但人力资源分布仍不均衡,外来人口转化率较低。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原先的城郊变成了城区,企业周边的出租房租金变高,这导致外来员工生活成本变高。”市人大代表田兴元将本地企业人才引进难、普工招收难的其中一大原因归结为“住房成本高”。

一边是留住外地人才难,另一边是本地人才流失。市人大代表狄灵建对此颇有感触。他认为,舟山本身对于外地人才的吸引力较弱,而在留住本地人才方面也缺乏足够有效的政策,导致本地人才流失现象难以得到切实改观。

【建议】

补齐人才缺失短板 留才引才应齐步走

完善的居住条件和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吸引人才的重要一环。蒋涛介绍,作为全省6个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普陀区曾率先启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积分入学、积分入住公共租赁房两项公共服务项目。外来务工人员按照一定积分指标体系,满足条件者便能同时享受这两项“同城同权”。

“此类举措为在舟的外地人才打开了一扇门。”蒋涛代表建议,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在各县(区)内建造一定比例的公租房,采用个人积分等制度,结合本地廉价公租房政策,让外来人员享受廉价公租房待遇。企业还可以建立和制定企业申请廉价公租房政策,取得条件性廉价公租房资格,并对本企业员工入住廉价公租房进行申 和申请,避免因员工不够条件入住廉价公租房而造成招工难的困境。

除了住房等留人硬件条件需提升外,医疗、教育等软件条件也尤为重要。田兴元代表建议,政府部门要积极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建设,努力平衡教育资源,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消除他们后顾之忧。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舟山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市人大代表陆意认为,政府可以借势借力招才引智,大力吸引华侨、侨商回舟。要打通部门边界形成政策集群,科学编制适应人才落地的政策措施,鼓励华侨引进知名跨国公司、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以及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研发机构和团队。同时,发挥舟山籍侨团侨领的独特作用,通过新老华侨“现身说法”,用心用情吸引华侨回乡投资置业,带动海外优质企业来舟落户。

狄灵建代表还提出,我市应研究出台更优惠的外来人口落户以及减少本地人口流出的政策,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推动医保、子女就学等公共服务和 会资源均衡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月3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