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软件如何建“圈”?成都与13位“主角”开了一场座谈会

工业软件能不能设立重大科技专项?

工业软件能不能成立发展联盟?

高端软件人才能不能更稳定?

这些问题,来自一场座谈会。6月25日,“成都市高端软件产业建圈强链企业座谈会”举行。

参加会议的,除了成都市相关市领导,还有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局、市科技局等13个市级部门和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的相关负责人。

“你是主角,我们是配角,你是‘新郎’,我们是‘伴郎’。”现场的主角,是13位企业负责人,包括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

产业链如何抱团发展?行业标准如何更规范?科技创新有哪些支持?员工通勤是否可以更便利?现场,“主角”们提出近30条诉求,“配角”一一作出解答。

“主角”提诉求:

产业链如何抱团发展?人才如何更稳定?

高端软件是成都建圈强链行动中确立的20条重点产业链之一。

现场,“主角”们情绪热烈,畅谈高端软件产业发展趋势,提出近30条诉求,涉及产业链抱团发展、行业标准规范、科技创新支持、产品推广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用地用房支持、员工通勤便利、疫情防控影响等方面。

多家企业建议出台更多、更精准的研发扶持政策。“工业软件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投入的行业,市里面能不能设立一个重大科技专项?”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副院长伏宇说。

创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文斌的诉求,也涉及政策,“在基础软件研发方面,希望有专项的资金扶持,能够在这个方向上加大力度,而且是收拢,甄选好软件和方向,而不是‘撒胡椒面’。”

人才是企业关注的另一话题。陆文斌表示,从庞大的市场体量来看,我国在操作系统、基础软件方面的人才十分短缺,很希望加强与高校合作培养亟需的专业人才。成都欧珀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华逸雪则关注人才的配套设施,建议政府提供更多的廉租房和人才公寓,通过降低人员通勤成本、完善 区配套来增强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稳增长下的新机遇:

2021年成都软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700亿元

座谈会上,成都市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秦志光披露一组数据:2021年,全市软件产业纳入国家统计局、工信部行业统计制度的软件企业117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04.9亿元,增长13.2%;其中:软件业务收入4209.2亿元,增长12.2%,占全国总量约4.5%,列15个副省级城市第5位。

“成都市软件产业规模逐年增长、稳步较快发展、运行态势总体良好,”秦志光说,成都软件产业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

据悉,成都将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20个重点产业,推动政府重点支持与市场化机制并重、关键细分领域突破与全产业链推进并行,打造一批具有比较竞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集群。

当前,软件技术不仅引领信息技术产业的变革,在各个传统产业领域的渗透力和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强,并加速了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竞争格局的重构。据工信部统计,2021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挑战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国软件行业逆势增长,实现软件业务收入约9.5万亿元。

秦志光坦言,成都软件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例如,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的核心竞争力还不强,行业应用软件的特色还不够鲜明,关键软件人才的培养体系需要加快优化。为此,他建议成都积极利用公园城市示范区、智慧蓉城、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等重要契机,加快推进相关领域的关键软件技术协同攻关、应用场景示范体验、拳头产品迭代升级和高端人才培育引进,有力提升“成都造”软件产品的供给与服务能力。

成都各级部门代表对企业的诉求和建议逐一回应,并表示将尽快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推动落实,实实在在助企纾困,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载红星新闻, 料有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5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