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ICphoto
刘先生在一个名为“处电交友”的平台里花掉了近千元,为的是与平台里的 恋对象“官宣”。此后他没有继续按流程送完“官宣”所需要的全部礼物,女方指责他让自己“受了委屈”,便不再理他。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李先生也在“官宣”中花费了约300元,不再继续刷礼物后,女方抱怨他“只会心疼自己”,随后便渐渐疏远了他。
“一场官宣下来,收入大几千、上万的都有。”在新人讲座里,群管理员告诉新来的兼职人员,“看你带去的男用户有没有实力,简单点说,就是有没有钱。”
每条信息明码标价
群成员日均收入上百
从招聘信息可见,“树洞倾听者”兼职大多只招收成年女性,且信息中给出的薪资较高,多为一天100-300元。其中所描述的工作内容为“线上回复客户信息,倾听、聊天即可”。
↑入职流程截图
↑多位群成员发布的个人收益页面截图
“官宣”送礼没有尽头
女用户有“分手话术”
据兼职群管理员在新人讲座中的介绍,官宣是收入最高的活动之一,“一场官宣下来收入大几千,上万的都有”。因此管理员鼓励兼职人员,将自己聊得来的男用户带去家族参加官宣,最终收入多少,取决于“用户的实力”,也就是有没有钱。
↑“夜夜笙歌”家族群截图
↑男用户提供的聊天截图
21日晚十点半,名为“小唐”的用户在“夜夜笙歌”家族里发消息说:“真的是专门骗钱的,兄弟们不要相信好吧,没有意义的。”当时聊天室里没有官宣活动,这条消息很快被家族内的其他聊天刷了过去。
律师:
值得关注,不能草率定性为诈骗
用户可通过多种方式维权
汤光仁律师称,要从法律上确定诈骗,需要从行为的开始、过程、结果三个方面来分析。“在行为的开始阶段,这些兼职用户的行为,究竟属于 交平台的服务,还是属于故意的违法犯罪?在行为的过程中,双方的交流是一种正常的交流、交往,还是一方利用 络平台的漏洞,通过虚构事实等方式获取对方财物的行为?在行为的结果方面,要考虑被害人所说的“上当”“被骗”,是不是由于对方虚构了事实,而导致了被害人的错误认识。”
汤律师称,此手法可能不像传统的杀猪盘、电信诈骗,有明显的虚假信息和诈骗意图,“但仍可能是依托于新的 络交友生态下的新型犯罪手段,值得进一步关注。”
如果用户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交付了财物,该如何维权?林律师称,首先,当事人必须采取合理合法的途径,在发现被骗之后应立即 案,尝试通过公权力讨回被骗财物。若未构成犯罪或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用户则应该收集整理相关证据,通过司法途径如向法院提起诉讼,从而维护自身权益。此外,用户还可以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 ,如果受骗与平台相关,则可以要求平台予以协调解决。
—END—
(下载红星新闻, 料有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