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停车难怎么解决?往地下深挖上“云端”联

“停车难”是个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公共泊位供应不足,另一方面还在于信息的不对称,有的停车场有空余车位,但车主不知道,反而选择在马路边停,费用高,有时甚至违停。在这场论坛上,停车设施建设与管理专业人员展开了大讨论。

老城区停车难如何解决?

杭州开始向地下挖掘

杭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陈茜在该论坛上介绍,2015年底杭州市六城区机动车保有量123.9万,其中小汽车113万;同期,六城区备案停车泊总数约62万个。按照国际城市建设经验,城市停车位数量与机动车辆数量合理的比例是1.2:1。而杭州六城区的该比例是0.5:1,虽然在全国属于中等水平,但缺口依旧很大。

停车难的关键在哪里?陈茜表示,这是城市建设欠下的“老账”,即老城区的停车问题,最严重的是老小区。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老旧小区几乎找不到地建停车场。“能干的事情已经干了,但老小区停车压力非常大。”

据了解,今年,杭州重点满足老小区、医院附近停车需求,同时开发多种形式的停车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老小区内能开发用于停车的空间基本都开发了。面对土地稀缺、改造难的困难,杭州从地上向地下挖掘,利用周边学校操场、公园地下空间建设公共停车场。据悉,今年的35个公共停车场项目中,有11个是利用学校、公园等地下空间建设的。

陈茜表示,杭州鼓励建设主体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立体塔库、独立机械式停车库等。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室主任程世东也提倡,支持国内停车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鼓励行业联盟等形式开展技术研发,逐步提升核心装备国产化水平。同时,将停车产业纳入高端装备制造业清单,给予相关政策优惠,打造自主装备品牌。

“互联 +停车”怎么做?

有你不知道的“智慧泊车”

在杭州道路边停车,一般每10-20个车位都配有1位收费员进行管理。而没有收费员监督的道路,乱停车加剧交通拥堵。在临安等县级城市,道路停车采用手机充值缴费等繁琐操作。人工成本高、监管难、操作繁琐……停车行业糟点那么多,“互联 +”时代,有什么高科技手段解救?

据悉,目前全国涌现出了“E代泊”“停车宝”“丁丁停车”等100多个停车APP(移动互联 客户端),其中就包括杭州的“云泊”“中国好停车”“Q-Parking”等。从目前来看,主要有5种模式:车位信息共享、全流程优化、车位预定B2C、车位共享P2P及代客泊车。

相关新闻 道,创泰科技的“中国好停车”将每一个公共泊车位装上传感器,并与阿里云、支付宝、高德地图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力争做到车位数据的实时更新。截至5月31日,“中国好停车”APP杭州站已上线2000多个停车场的静态停车场数据,覆盖全市25万个停车泊位。

但在不同的区块选择不同的停车APP并不是很方便,对一个在城市活动范围比较活跃的市民来说,非常期待一个平台来统一管理整个城市的公共停车泊位。

【浙江新闻+】

停车位越多越好吗?

“规范停车秩序”而非“全面解决‘停车难’”

然而,公共停车位并不是越多越好。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室主任程世东表示,城市停车位供给原则是适度满足基本车位,从紧控制出行车位。

“全面解决停车难不是营造宽松的停车环境,不是鼓励小汽车出行,主要是解决既有车辆的停车问题、严格限制出行车位,并配以养个违章停车执法,以增加停车位换取良好的停车秩序,解决当前乱停车问题,规范停车秩序。”程世东认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6月15日
下一篇 2016年6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