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的隐私模式安全吗?相当于闭着眼睛裸奔

「隐私模式」是浏览器的一个功能,记得小淙第一次看到这个充满安全感的名字时,心中一阵狂喜,如获珍宝,从此走上了不归路。

多少个寂寞难耐的夜,我默默打开隐私模式,页面中间黑色的小人是我最默契的战友,我们相视一笑,那个烂熟于心的 站以每秒 2.5 个字符的速度被敲到地址栏中,在中指从容按下 ENTER 键的一瞬间,夜生活正式开始了。

后来随着我的互联 知识增多才知道,隐私模式就是个骗子!妄图用隐私模式隐藏行踪,相当于闭着眼睛裸奔!

主流浏览器都有「隐私模式」,在 Chrome 中叫做「无痕模式」,一些国产浏览器叫做「沙盒模式」,新版 EDGE 浏览器中叫「InProvate 窗口」,虽然说法不同,它们的功能和原理都是一样的。

大多数浏览器都可以通过快捷键 Ctrl + Shift + N 键开启「隐私模式」。

首先我们要知道通过浏览器访问 站的流程:

1、当我们输入 址按下 ENTER 后,浏览器会将访问历史保存到本地的「历史记录」中。另外注册账 ,填写表单时的内容也会被保存到本地,以方便下次填写时直接调用;

2、然后这个访问请求会经过你家的路由器;

3、过了路由器后再经过 络提供商的 DNS 服务器;

4、待 络提供商返回 IP 地址后才能真正连接到 站的服务器,打开 页;

5、连接到 站的服务器后, 站会记录你的信息,生成 Cookie 保存在电脑本地,并将Cookie 信息保存在 站的服务器中。

简单来说 Cookie 中保存了用户设备和浏览器的基本信息,比如浏览器版本,屏幕大小,内存,CPU 等信息。

有了这些信息就可以生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凭证,因为我们的设备与 站之间并不是时刻都在传输数据,每次和 站交互都会出示 Cookie 以便 站知道还是我们在操作,而 站可以记录这些操作,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Cookie 也分长期和短期,长期 Cookie 存储在硬盘中,关闭 页和浏览器、重启设备都依然有效,所以我们不用再次登录账户。

而短期 Cookie 存储在内存中,关闭浏览器时会被清除。

从这五步可以看出,我们访问 站只有历史记录、表单内容和 Cookie 是存储在本地的,但凡经过路由器、DNS服务器、 站服务器的内容都不能从电脑上清除。

隐私模式只是不记录我们的浏览历史和使用临时 Cookie。

而路由器,防火墙,代理服务器,RAM 和 DNS 服务器都可以保存我们访问的 站记录,你进行的操作也会被 站服务器记录。另外如果你允许扩展在隐私模式下运行,那么某些扩展也可以记录你的访问记录和操作。

更重要的是,隐私模式并不能防止 络攻击。恶意软件,键盘记录, 络钓鱼等等与在普通模式中没有区别。

2018 年有一项调查显示,1 万名 友中有 65% 都错误以为隐私模式可以彻底隐蔽他们的踪迹,避免被企业、政府、黑客追踪。77% 的 友认为隐私模式会在遇到危险时警告他们,比如恶意程序,信息窃取等。

显然大家对「隐私模式」的期望过高了。为了规避责任,浏览器在开启隐私模式时也会提醒用户。

虽然隐私模式不能真正让我们隐身,但也不是一无是处,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隐私模式:

最简单的是访问某些 站不希望被浏览器记录时,可以使用「隐私模式」,虽然普通模式也可以手动清除历史记录,但万一忘记了就很麻烦。即便开启了同步历史记录,隐私模式下也不会上传记录;

当我们需要在不熟悉的电脑上登录我们的账户时,为了避免 站保存账户,或 Cookie 被记录,可以使用「隐私模式」;

当我们需要同时使用两个账户登录同一个 站时,除了换一个浏览器外,还可以使用隐私模式登录第二个账户。

总结:

作为一介普通 民,在互联 中没有正真的隐私可言,但好在我们的隐私价值也不高,大家也不必过度担心自己的隐私泄露。毕竟那些个优秀的 站,没有隐私模式我们也会打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5月5日
下一篇 2020年5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