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的盛宴10》不靠谱的人生,我们还能依靠什么?

不靠谱的人生,我们还能依靠什么?

或许,只是很妥协的希望,即使算不上成功,也不至于一事无成!

在操练剪辑的日子里,很容易就过的不知年月,不分夕朝…好像,在清晨睡去,又从另一个清晨醒来…望向窗外,却是“星星”(惺惺)相惜!

一位大有成就的老师曾告诫我:在创作的路上,千万不要想的太多!

虽然,资金,人脉,圈子…又好像都是不可能回避掉的问题!

我一边极度恐惧自己成为又一个壮烈牺牲在陋室里的“颜渊”‘;一边却又有点非阿Q的享受着这份衣衫褴褛。

有一天,在忽然发现自己的快乐和专注度成绝对的正比后,我开始将重心放在了,对这种可以引发专注事物的聚焦和寻找上。“什么东西能够引爆我这样一个寡欲的人的热情?”开始成为一个“话题”!

是兴趣?还是——责任!

将民族文化传承作为己任,既不知天高地厚,又愚蠢到感人!

但这类似于“使命感”的厚重,却把向来悲观的我怂恿的,完全忽略掉自己杯水车薪,螳臂当车的微不足道。

我需要一个窗口,这个窗口本不是舞台,却不乏装饰、表演和迎合……就好像每剂苦口良药的糖衣。

于是,偶,描眉弄眼,粉墨登场,虽处处捉襟见肘,倒也能够乐此不疲!

我当然知道自己终救不了沙滩上所有被浪潮推上岸,即将丧命的小鱼。

但,这看似无助的动作,却等于每个被救到的生命的全部!

因此,要强大!

强大到不轻易倒下,强大到有足够多的跟随者、观看者和思考者;强大到有资本和工具,去使用,利用乃至批量的救赎;更强大到,生活和内心都不因这种强大所动容!

其实,这样的要求在 络公开和媒体围绕的环境下是理想而奢侈的。

于是,我也只好将这些信念纹刻在心里,不容忘记!

兴趣?

大概是对一切与创作相关的完整呈现吧!其中包括和太多人一样的,幼年就开始酝酿的电影情怀,初中后一发不可收拾的日记习惯,高校后变被搁浅的小说,以及有了微信这个软件后才开始的散文创作。

总觉得,梦想这个事儿本身就特伟大,并随着年龄和头发、体重、视力度数…的增长,越发的觉得,它的伟大其实不在于坚持和实现;而在于,不放弃,不妥协的同时,更能够做到,不跑偏,不扩大!!!

也或许因此,那句算不上至理名言的

“勿忘初心”一火就火了“介么”多年!

然而,我的初心却像极了“张牙舞爪、自损自黑”的墨鱼,高频率的梳理和自省都解决不了“不忘”的问题,唯有大面积的截肢、取舍…以“断”断之,以“忘”止“忘”!

偶尔觉得自己被“造化弄人”弄了不止一次,且每每事后,还对其那恰到好处的“弄”佩服的“五体投地”。这让我时常觉得,造物主既然比“我们”更了解我们!

那么,请允许我有如下的怀疑——或许“等”比“搏”来得更有效率?!

在最爱写小说的年头要顾及升学;在有大把时间的时候,只喜欢记情书式的日记;在烧了16本日记之后,忽然有机会出书;在终于可以出书的时候,发现不再会写小说!

喜欢了电影这么多年,却在真正学习视听语言的时候,交不出作业;

在昏天暗地的拉了许多国内外,线上下的片子后,弱弱的抱怨——自己是不是对电影也没多么“滴”狂“夜”(热)!

我并不知道这样的结论是源于长期的疲劳,还是一时对制作过程难度上的畏惧!

也觉察不出来其中的坏好比率。

我只是觉得自己,在命运这件事儿上,咱掌握不好节奏,踩不准点儿,很像合唱的时候大声跑的调,且极高极远!!!

这个世界上很多看上去高大上的事情,不做是不会知道它的难的,即使知道难,也无法体会ta难的细节!

而“难”(做)过的人又往往被难的,再也不愿意张开那看似更像“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嘴。

总觉得用金字塔来比喻任何一个攀登的过程都不是很恰当。

我倒是认为这所谓的征途上,只有一个瓶颈,瓶颈前是千军万马蜂拥而至;

瓶颈处,该退的,该死的,扎堆儿 废;但凡通过的,就是海阔天空……

而且,里面和外面的空间都是无穷大。绝不会多了谁就拥挤,少了谁就哭天抢地!

当然,这个瓶颈也叫——人心!咱自个儿的心!

在一本关于编剧创作的教科书上,看到一段文字:

…说,有个每年都出海的老水手,在一次险些丧命的经历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它没法征服大海;

大海也从没想过要征服他…

估计,人生大概不过如此吧!

即便是输,大多输的也只是一场对手根本没想过、也不在意“赢”的比赛。

真不如,踏踏实实做天真烂漫的自己。

我开始设计一些能够操作的微脚本。

无论多微,都呈现着大笨拙。

这笨拙容易使人失控,于是,要一次次在心底大骂:在自己最希望从事的行业上只喊不练,真不知道这些年,是跟谁装“良家妇女”呢!恨恨恨!

这番感慨没能支持我太久的“发奋”,很快,偶就累残废在了茶台上、窗台边、沙发一角、厕所地面……

屡次三番后,舒米勒终于露出了他和天使都少有的猥亵之笑,并开始对我进行自燃式的鼓“动”(励)。

他先将我之前的所有努力和或许要进行一辈子的努力,都乐观的概括为——厚积薄发。

又进一步高谈阔论的向我解释他理解的成功——他说:

成功,就是1%的努力+99%的运气。

我用这样的比例做寓,用意在于强调,积累的必要和运气的决定作用。

“厚积”的目的,是能够给将来的“薄发”提供量化的时间和张力的参考。“薄发”只不过是个生死的判断!

(真不知道他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前后矛盾以及前后矛盾?!?!)

我实在是忍了又忍,压抑了又压抑,然后才以无比崇拜的眼神望向他,并把眼睛眯成缝,铿锵有力的说——你怎么长得跟个瓦斯罐一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月27日
下一篇 2019年1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