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informatics Analysis Identifies p53 as a Candidate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Neuropathic Pain
一.研究背景
神经性疼痛(NP)是由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一种慢性疼痛,它的发病机制很复杂,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最近的研究表明,周围神经损伤可以改变初级感觉神经的基因表达。因此,研究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的基因表达对于探索NP的潜在机制并为NP提供有效的治疗策略非常重要。
二.分析流程
三.结果解读
1.数据标准化
图1.显示了数据标准化后每个小鼠DRG(脊根神经节)组织样品的基因表达情况
图2.DEGs的层次聚类分析
3.通路和功能富集分析
图3.通路和功能富集分析
4.PPI 络分析
图4A:使用BioGRID,InWeb_IM和OmniPath数据库,将鉴定出的DEGs编码的蛋白质作PPI 络分析。
图4B:使用MCODE插件来识别PPI 络中的重要模块(以及相关的单个基因),p53被识别为hub基因。
图4.PPI 络分析和MCODE识别模块
5.CCI(慢性收缩损伤)后鼠行为的改变以及p53和Caspase-3的表达
CCI会诱发小鼠持续的异常性疼痛和痛觉过敏。图5A:与假手术组小鼠相比,CCI小鼠从手术后第3天PWL(缩足反应潜伏期)开始缩短。
图5B:CCI、假手术组术后第7天的p53和caspase-3表达的蛋白质印迹分析。并将p53和caspase-3的倍数变化标准化为GAPDH(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水平。
图5C:p53和caspase-3表达的定量分析。
图5D:p53(红色)代表性的免疫荧光染色及其在DRG组织中与神经元(NeuN,绿色)的共定位。
图5E:caspase-3(红色)的代表性免疫荧光染色及其在DRG组织中与神经元(NeuN,绿色)的共定位。
图5F,G:DRG组织中p53阳性和caspase-3阳性细胞的定量分析。
图5.CCI诱发的痛觉过敏以及DRG神经元中p53和caspase-3的表达
6.p53抑制剂降低CCI小鼠中p53蛋白表达并减轻热痛觉过敏
图6A:与CCI + DMSO组相比,Pifithrin-α组减缓了PWL的下降。
图6B:p53和caspase-3表达的蛋白质印迹分析
图6C:p53和caspase-3表达的定量分析。
图6D:p53(红色)的代表性免疫荧光染色及其在DRG组织中与神经元(NeuN,绿色)的共定位。
图6E:aspase-3(红色)的代表性免疫荧光染色及其在DRG组织中与神经元(NeuN,绿色)的共定位。
图6F,G:CCI小鼠神经鞘内注射Pifithrin-α第7天时,DRG组织中p53阳性和caspase-3阳性细胞的定量分析。
图6.pifithrin-α抑制(p53抑制剂)减轻DRG神经元的疼痛以及降低p53和caspase-3的表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