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是个很特殊的日子,12年前,人们为了活命,在废墟中坚强撑着,等待救援。5.12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很宝贵!这话,有些孩子并没有认识到!
2020年5月12日,广西南宁一小区,一位12岁的男孩从楼顶跳下,不幸当场身亡。
跳楼的原因,官媒 道称可能是因为家长没收孩子的手机,不让玩游戏,孩子一时想不通做了傻事。
一个人就这样结束了生命,让人心痛!
对于男孩跳楼事件,大家都会思考,家长该如何处理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呢?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表达的是:家长处理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时,要先自我减压,自我减压后再处理,能减少悲剧的发生。
信息沟通传递的总效果=8%言词+37%声音变化+55%非语言
大家都关注到悲剧事件中的关键因素:手机、游戏!
或许这些是导火索,引起了亲子间的冲突。
但我们也要深思,有很多家长也制止孩子玩游戏,但他们的孩子没有做傻事伤害自己!
这当中有何因素影响着结果呢?
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今天我们来讲其中一个,就是家长自身压力太大,有可能会影响到处理事情的语气和身体动作,从而影响了事情的发展与结果。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55%的信息是靠非语言传递的,37%的信息是靠语气(语速、语调、音量等)传达的,只有8%的信息是靠词语传达的。
词语只能说出表面,不能体会深层含义;而表达言词时的语气抑扬顿挫,跌宕起伏,让人明白着重点在哪,也能基本表达自身的情感。
而非语言沟通是相对于语言沟通而言的,是指通过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交流信息、进行沟通的过程。在沟通中,信息的内容部分往往通过语言来表达,而非语言则作为提供解释内容的框架,来表达信息的相关部分。
人们常常错误的认为非语言沟通是辅助性或支持性角色,其实不然,非语言共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语气和非语言动作,在亲子沟通过程中非常重要
同样都是处理孩子玩手机游戏的问题,家长说同一句话:“不要再玩了”,但不同的语气和非语言动作,事情结果就不一样了!
曾经有个家长和我说,我学着专家教的一句话,但我说出来就是会引起争吵的,专家说的不管用的!
但深究后,发现了这位家长对孩子说话总带着指责和怨气,孩子一听就马上开始反击,其实孩子反击的不是那件事,而是在反击家长的指责的语气。
当家长开始带着情绪说事,变成情绪主导了,你的语气和身体动作将会触发孩子的防御机制,孩子大脑内负责管理情绪的杏仁核就会把你当成敌人。
你可想而知,孩子大脑内把你当成敌人后,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反击你,这样,双方的冲突就会不断升级了。
家长承受太多压力
家长面对孩子容易受情绪主导,其中一个原因是家长承受着太多的压力了!在家里,往往只有孩子是让家长能说几句的人!
作为家长,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白天要处理工作事宜,要照顾孩子生活起居,晚上还要辅导孩子作业。赚的钱要给孩子辅导费、还要给房租、房贷、日常开销。生活中要应对老师、同事、家人、朋友。
各种压力压在家长的身上,这么多的压力,或多或少都会在管教孩子时发泄一些情绪。
关于为何管教孩子时会容易爆发情绪,家长可在以下文章中寻找答案:
辅导孩子作业,总打骂、爆发情绪?家长或许已陷入受害者角色
所以家长要懂得自我减压!
家长自我减压的方法
在帮助孩子的时候,家长自己的情绪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家长态度越积极越平静越具备正能量,孩子缓解状况会越好。
因此,为了更好的帮助孩子,家长先要帮助好自己减少压力,保持放松。这里就是几条常见的可以帮助家长减压的小方法,千万别一直为了孩子尝试各种技巧,到了自己这里就光说不练了哦。
有运动或者健身习惯的家长就不必多提了。如果不是的话,可以考虑些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例如晨跑/夜跑,跟着 上的锻炼软件做做有氧操,比如keep、fittime等。
上 找一找大脑健康饮食,陪着孩子一起吃起来吧,有些食物不仅对于孩子的注意力,对于大人的身体健康、情绪稳定,也都是有益的。
除了健康饮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治愈食物”,有人说吃个雪糕就心情愉悦,有人说喝个奶茶会变得开心,当你觉得心情郁闷的时候,抽个时间犒劳自己,吃你喜欢吃的东西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要让自己的生活,除了照顾孩子,还是照顾孩子。
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实施一下,哪怕就是一个小小的兴趣活动也行啊,例如集邮,养花,烘焙,油画,跳舞等等。
从事自己的兴趣爱好,一方面是给孩子示范,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如何培养正性的爱好,如何专注于自己爱好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非常好的缓解工作、抚养压力的方式。
不要什么事都自己全部揽下来,包括家务,包括照顾孩子。
可以发动配偶,甚至孩子,帮你分担家务,也可以寻找一个可信赖的保姆或者家教,每周有那么几个小时,帮你完成家务或者管理孩子的学习。
除了孩子和你的配偶之外,你需要和你的好朋友们保持一定的联系,时不时约大家出来,一起喝茶吃饭,聚聚聊聊,将你在家里的压力跟大家说说,说不定大家有着和你类似的烦恼,说不定大家可以献计献策。
如果难以外出与人聚会的话,现在通讯比较发达,云聚会, 聊也是很好的选择。
当然,找人聊天虽然是为了宣泄情绪,但是一味地抱怨可能不一定能获得正能量,建议在宣泄之余,养成积极思考处理问题方法的习惯,这样的聊天才更有收获。
因为纠结担忧和抱怨控诉,并不能改变现状,只有以行动去尝试处理问题,根据成败反思总结经验,这才能产生变化。
闭上眼睛听一些舒缓的音乐。
可以让孩子,甚至全家人一起,各自找到一个舒适的、安静的角落,伴随舒缓的音乐,深呼吸,放松身体,冥想一些放松、开心的场景,这是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最简单、最有效的好方法。
最后,提醒家长不要忘了善待自己!善待自己,你会更容易处理孩子的问题!
别亏待自己!
如果你有别的减压方法,欢迎留言交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