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工业互联 平台、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的支撑作用。对此,东莞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也将打造和引进工业互联 平台作为一大重点。
就在不久前,东莞市思爱普(SAP)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在洪梅镇启动,加上此前启动的华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东莞工业互联 平台的“骨架”已清晰。依托这两大赋能中心,一批数字化转型供给服务商在此集聚,东莞工业互联 生态圈已初具规模。
两大赋能中心汇聚产业生态圈
东莞先知大数据有限公司是一家工业互联 、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领域的产业互联 与数据服务方案提供商,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余旸介绍,自2018年落户东莞以来,他见证了东莞工业互联 的发展历程。
在余旸看来,近两年来,东莞工业互联 企业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特别是今年东莞市政府一 文出台后,提振了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信心和决心,越来越多的工业互联 企业选择落户东莞。
近年来,为帮助企业解决数字化转型“不会转”痛点问题,东莞从供给侧发力,通过搭建“赋能中心—数字化转型供给生态资源池—重点软件服务商”三级“金字塔式”服务体系,提升本地数字化转型供给能力,为中小企业提供批量化的数字化转型服务。
2021年11月,华为云联合东莞市交通投资集团下属东莞市数据互联有限公司建立东莞第一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华为赋能中心结合东莞的产业特色,围绕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搭建企业需求对接、应用孵化创新和企业服务平台,通过携手平台上100多家核心生态伙伴,为东莞企业提供“研、产、供、销、服”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方案。
今年7月,东莞市思爱普(SAP)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在洪梅镇启动,作为大湾区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平台,东莞思爱普(SAP)赋能中心依托工业互联 共享服务平台、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人才培养和设计思维平台以及产学研一体化基地“三平台一基地”为企业开展赋能服务,将重点对接五金饰品、电线电缆等传统行业,建设链接中小企业的工业互联 平台。
目前,东莞建立了华为、思爱普(SAP)两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并依托两大赋能中心搭建企业需求对接、应用孵化创新和企业服务平台,汇聚了一批如用友、金蝶、盛原成、智物联、光速数据、顺景软件等数字化转型供给生态资源池的服务商,为东莞优质制造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和咨询服务。
而在重点软件服务商引入上,一批国内头部软件企业在东莞落地布局,如东莞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成功落地松山湖中集智谷试点园区,阿里钉钉通过注册东莞鑫蜂维 络科技有限公司主体落地松山湖光大We谷工业数字大厦。
在诸多政策红利的释放下,东莞全市软件行业快速增长,东莞数字经济的发展成果显著。今年一季度(错月),全市140家互联 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上企业实现营收27.92亿元,同比增长28.6%。
为企业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东莞市太粮米业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车间里,每粒米要经过脱石、砻谷、筛分、碾米、质检等各个环节,与过去的米粒不相同的是,这些米粒的详细信息被一一记录、保存下来,上传到云端,包括长度、宽度、黄度等。通过数字化改造,太粮米业日产能提升了4倍,年销售量同比增长近1万吨。
在东莞,这样的数字化转型正发生在各个行业领域和制造车间。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我们专注于用核心算法、IOT智能设备的应用突破,用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降低企业决策门槛和成本,为企业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和智能化产品。”余旸介绍,目前先知大数据已为500多家企业提供“个性化”数字化转型整体解决方案,与企业共同成长。
“如何提升企业内部快速反应以及企业与产业链供应链之间的协同能力是目前数字化转型关注的重点。”东莞市德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铁军表示,在推进传统离散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对如何有效提升工厂的快速反应能力,从客户订单到生产排产、生产全流程以及供应链之间实现协同联动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该公司已为东莞200多家企业建立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中台,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方案。
在化工领域,顺景软件推出的“化工云”数智化工厂系统聚焦化工行业普遍存在的配方保密、研发履历、发料配料防错、设备参数监控预警、自动排程等多个工厂环节进行数智化管理,帮助包括广东安拓普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东莞科惠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实现化工行业数智化建设。
复合型人才短缺难题待解
未来三年,东莞计划统筹安排不少于10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打造一批数字化赋能中心、行业级工业互联 平台。
“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在于人,大多数企业缺乏懂生产制造又懂数字化的复合型人才,东莞需要一大批本土能提供持续服务的数据科学团队和人工智能团队。”余旸表示。
2018年,余旸回国创立先知大数据,公司近年来之所以保持倍数增长势头,正是自身人才团队建设精准匹配到了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目前,先知大数据已经形成一个200人左右的研究团队,其中20%人才为海归人才。通过吸引高层次人才加入,在为企业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和智能化产品过程中培育和锻炼人才,更好为东莞产业转型“赋能”。
东莞模德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模具及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总经理成亚飞表示,为了培养制造业复合型人才,模德宝智能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在松山湖打造了东莞罗德堡数字化产教融合型工厂,利用大数据平台对人才到岗进行真实评价分析,优化人才的良性流动,精准培育企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业内人士建议,企业在实施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数字化转型人才的引入和梯度培育,可以在企业内部成立数字化转型专业团队,通过高薪吸引人才加入企业,并在内部建立“老带新”的人才梯度培养体系,依托相关职能部门和赋能中心链接培训资源,解决数字化转型人才痛点问题。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