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制造业设计人员会用设计手册的人不多,能用会用设计手册的已经是高手了,大多数设计人员的设计是测绘仿制加软件。
先讲个我的亲身经历,九十年代,我公司做的一条油缸,很简单的脚架式油缸,缸径不大80mm,标准拉杆缸。
这种油缸在我们公司可以说都不需要设计,有成套的图纸,只需要填写缸筒和活塞杆的长度就可以了。
就是这么个油缸,客户用了不到2个月,活塞杆就拉伤了漏油。
按说标准油缸不应该只用两个月不到就坏了,问题出在哪呢?
原来油缸的行程是2米,水平使用,且没有中间的随行支撑。
油缸坏了肯定是要给客户重做啊,原来的图纸是要重新设计了,结果设计部没有一个人愿意设计图纸。
这么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老总肯定是要安排给我了。
与此同时,去南钢出差也没有人去,还是要我去,心想客户要求一个月交货,我坐轮船去南京,一来一回要七八天,设计不用我做了。
谁知道回来后,设计还是要我来做,我去,设计部那么多老工程师,没一个人敢做这个设计。
为什么做了一辈子油缸设计的老工程师,不敢做这条油缸的设计?
因为他们翻遍了设计手册也不知道怎样解决超长行程油缸水平使用,活塞杆会拉伤的问题。
科普一下,油缸行程与缸径比超过10为长行程油缸,超过20为超长行程油缸。
超长行程油缸水平频繁使用,是油缸界的一个难题,所以那些说油缸简单的,有钱就能做出来的油缸厂,对他们最好敬而远之。
超长行程油缸水平使用,且较频繁工作的油缸,为什么容易拉伤活塞杆,使用寿命很短,下面继续结合案例来讲。
前几年,江苏一家液压公司,每年业务量近亿,但产品问题较多,每年售后费用都不少,请我过去主持油缸制造,解决问题。
我去后不久,公司给船厂做的一条油缸因为漏油返厂维修。
油缸缸径320,杆径120,行程6400,缸径行程比刚好20,超长行程,用于船舶甲板上推拉工件。
活塞杆拉伤了,密封圈更不用说全坏了。
我把图纸一看,外形图是外国的,设计图纸按标准油缸设计,如果不是油缸行程超长,水平使用,设计可以说没有问题。
我问设计人员有什么想法,设计人员说按设计手册上的最小导向长度是不够的,但外形尺寸限制了,没有办法。
按设计手册和设计软件,确实是没有办法解决,但是为什么要机械地按设计手册和设计软件去设计呢?
我重新设计了前盖,修复了活塞杆,装配好,发给客户。
我分析后,估计用一年不会出问题,活塞杆肯定是不会再拉伤漏油了,但是活塞和缸筒只能用一年多。
果然一年后油缸内泄不能工作了,但船厂还是比较满意,决定找我们修一备一,即坏了的修复,再做一条备用,这次都要付费哟。
超长行程油缸为什么容易拉活塞杆
油缸行程长了,水平使用为什么会拉伤活塞杆和活塞?
大家可能有疑问,为什么行程长了,水平使用活塞杆很容易拉伤,其实用中学数学物理知识就能理解。
当活塞杆较长时,在水平位置,由于重力的作用,活塞杆伸出二分之一,由于重心的原因就会开始下坠。
油缸装配时都是间隙配合,当活塞杆伸出够长时,由于活塞杆下坠,活塞杆就成了三角形的斜边,活塞杆越长,三角形放大的直边也即活塞杆下坠的距离越大,这样的活塞杆偏心运动,就容易拉伤了。
设计手册解决不了,那就用专业理论解决
明白了油缸损坏的原因,那就要想办法解决了,设计手册和设计软件解决不了,那就用专业理论解决了。
要解决活塞杆拉伤,就必须解决活塞杆下坠,目前解决方法在活塞杆外伸处增加一个随行支撑机构,也即是跟随话塞杆一起动来支撑活塞杆不下坠。
问题是要解决活塞杆与支撑机构之间的润滑问题,很麻烦。
那么能否在油缸内解决呢?目前来看,没有那本手设计册和设计软件有解决的方案。
要想解决问题,肯定是不能局限于油缸理论。
我们要明白油缸是液压的一个元件,肯定是要符合液压的专业理论。
而液压的理论基石是流体力学,正是基于流体力学的理论,结合数学物理知识,不拘泥于设计手册的条条框框,我重新设计了油缸,在不增加附属装置的前提下,解决了这个难题。
技术是基于理论的,没有理论的技术不是技术是手艺。
先进技术靠学习国外也是学不到的,即使国外先进技术给你抄,你抄会的也不是技术,而是手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