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不察,被骗30万,自此王某原本平静的生活彻底乱了套:钱没了,骗子逍遥法外,丈夫因此和她离了婚,自己也丢了工作,独自带着年幼的孩子艰难生活。
2019年8月27日,距离案发已经过去了四年多,但由于证据不足,办案工作一直停滞不前。王某走投无路之下给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检察院写了一封信,没想到这让她的生活出现了转机。
检察机关全面审查证据及事实,引导公安机关对案件中的疑难问题逐个击破,最终证明了犯罪事实。2019年10月6日,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随后中原区检察院对其批准逮捕。今年2月,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开展以来,河南检察机关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全院性工程”和“全局性工作”来抓,坚持“办信就是办案、办信就是办民生”理念不动摇,努力打造该项工作的“河南检察经验”。
检察版“丰巢柜”可以做什么
6月11日上午,“新时代检察宣传周”央媒采访团在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检察院采访,现场体验该院的“检察丰巢柜”——即该院自主研发的“24小时自助检察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24小时线上线下服务。
便民措施还体现在其他细节处。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检察院在开展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中,自主研发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动态管理系统,实现记录、预警、存档、管理、统计、展示一体化,保证对人民群众的每封来信都认真对待。
领导干部带头办理群众信访件
6月11日上午,“新时代检察宣传周”央媒采访团在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检察院采访,观摩该院检察长陈宏钧(右二)现场接访。
在河南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带头办理群众信访件已成常态。
2019年6月,中原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吴建立接手了一件信访件,一位老人写信反映儿子被人伤害致死,迟迟没有达成赔偿协议,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我们充分释法说理,让犯罪嫌疑人家属知道,一位年仅38岁的年轻人因他们丈夫的行为生命戛然而止。父亲失去了独生子,整日以泪洗面;两个幼小的孩子永远失去了父亲;年轻的妻子永远失去了爱人。”宋蕾说,犯罪嫌疑人家属听到这些后几度哽咽,站起来向被害人父亲鞠躬表达歉意,那一刻,老人的眼里布满泪水。
犯罪嫌疑人家属的真诚打动了老人,让他积郁已久的心结被打开,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那时已经是农历大年三十的凌晨。
“吴检的专业细致程度让我钦佩。他对视频中被害人挨了几拳、每一拳打在什么位置,都记得清清楚楚。为了让三个家庭都能够度过一个安宁的春节,大年二十九那天,我们一直沟通到夜里12点多,所有手续都办完,已经是大年三十凌晨了。”信访人的代理律师表示,她的当事人和家属对案件处理结果是满意的。
后来,针对被害人的家庭经济状况,中原区检察院对其进行了司法救助。
公检法协同合作,共同实现“案结事了”
开展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关键是要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实现“案结事了”。
“一开始,我们只是希望可以协同答复,没想到效果很好,现在不仅是协同答复,还做到了协同化解,公安和法院给了我们很大支持。”郑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刘海奎表示,这项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接下来他们会在实践中积极创新,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文字:孙风娟 刘立新 视频:张伯晋 陈星剑 赵瑞 音频:宣豫 摄影:王大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