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孕育强劲动能,助推深圳勇立新时代的潮头

在深圳肥沃的创业土壤上,新兴领域的商事主体犹如雨后春笋般正悄然破土而出,迎风而立。

科技 科研 技术 创新 科创 研发 智能 机器人 竞争力

不唯该行业。近年来,诸多新兴产业在深圳茁壮成长,当地的产业形态也因此呈现出一个鲜明的特点——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众多新兴企业蓬勃发展,并赋能深圳走出传统经济体系,向现代化经济体系迈进。

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强调: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

时代大潮风云际会,历史大势浩荡前行。在深圳这座敢为天下先的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也走在了前列,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助力深圳这座曾经的边陲小镇乘势而上,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冉冉升起在中国的南海之滨。

新兴产业中已涌现出一大批领军型企业

深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较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深圳开始谋划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次年起,深圳率先陆续出台了生物、互联 、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柱地位和发展目标。

甫一起步,深圳新兴产业就以迅猛的发展势头令外界瞩目。数字是历史最好的见证者:2010-2015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从8750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到2.3万亿元,年均增长21.3%;增加值从2760亿元增长到7000多亿元,年均增长17.4%,远远超过同期经济增长速度,成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主引擎。

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腾讯等一大批高科技公司驻扎于此。

如果我们注意到另外两个数字之间的鸿沟,也能发现新兴产业对深圳产业升级的巨大推力:2010-2015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0%,远高于全国的8%。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浩荡而来的时代潮流中,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涌现出一批如华为、腾讯、迈瑞、大疆等耀眼的领军型企业,形成了“雁阵式”全新创新梯队,甚至在全球市场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即便在疫情席卷的2020年,新兴产业也仍然保持增长态势。根据深圳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 会发展统计公 ,2020年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10272.72亿元,比上年增长3.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7.1%。

其中,增幅最大的是生物医药产业,产业增加值增长24.4%。这是意料之外,也是预测之中。深圳的生物医药产业与长三角相比虽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备受瞩目的“后起之秀”。

而在数字经济上,深圳的表现尤为夺目。2019年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近2.8万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2020年,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依然达到1601.03亿元。

还有医疗器械、跨境电商……这些新兴产业紧随党的脚步,不断探索创新,在21世纪的经济舞台上熠熠生辉,助推深圳这座创时代之先的城市一路向前。

就新兴产业自身而言,深入探索新兴业态和互联 产业党建模式、坚持和加强党对新兴产业的全面领导,是推动新兴业态蓬勃向上、持久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引导

可是如果我们的目光穿透历史的尘埃,看到的一定有党委引导和政府搭台的身影。事实上,深圳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小心牵引和奋力托举。

近年来,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深圳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并力图给予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

受益者不胜枚举。海普瑞的全资孙公司天道就起步于深圳市科技评审管理中心位于南山区的生物孵化器,发展迅速。目前,所生产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已远销近60个国家,是肝素产业链的龙头企业。

海普瑞的当家人、董事长李锂表示:“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生物医药在大湾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未来,海普瑞将继续以患者未满足的需求为驱动,以品种为导向,致力于成为深圳医药产业创新的一张名片。”

竹芒科技则获得了多项互联 与信息技术方面的认定,以及一系列极具力度的惠企政策扶持。梁凯这样形容党和政府托举的巨大价值:“这对正处在发展关键阶段的竹芒来说,至关重要!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深圳市大力扶持民营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心和力度。”

与时代同频,跟着党走,是这些企业家们把准了时代脉搏的秘诀。李锂表示:“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神州大地谱写出一曲新时代的幸福篇章。”

梁凯作为竹芒科技的当家人,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党的伟大。他说:”同心共创,百年伟业,不忘初心,与党同行!”

  • 专家分析

  •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

    借助已有的优势,全力打造全球数字之都

    时代的巨浪拍来时,新兴产业也犹如弄潮的健儿逆流而上,搏击澎湃的激流。作为反映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2020年虽然疫情凶猛,但深圳新兴产业的新生商事主体数量不降反增。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市新登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38662户,同比上涨33.2%,表现分外亮眼,深圳新兴产业的活力由此也看见一斑。

    深圳正继续为新兴产业提供大展拳脚的舞台。位于深圳西北部的光明科学城,深圳人以革命先辈为师,发扬创新发展“拓荒牛”的精神,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核心引擎。而在距离光明科学城30公里的西丽湖畔,矗立着南科大、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等众多科研机构,为深圳这个“中国的硅谷”源源不断地输送知识和人才的动能……

    在新兴产业上,深圳还应如何更好地发力?在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看来,深圳应借助已有的优势全力打造全球数字之都。

    观滴水可知沧海。伴随着党的百年华诞来临,新兴产业正孕育着深圳经济的强劲动能,也必将助推这座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勇立新时代的潮头。

    策划:王莹 统筹:李颖

    设计:刘潇聪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6月2日
    下一篇 2021年6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