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程总在无由行进,生命之路程长且久远,说穿来讲,成长之期在真正的抉择上,人的内心往往会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孤独,多数人因此易陷于迷茫,不知一日之所终。它就像一个早已设定的坑,在你成长之路上,等着你往里面跳,大多数人都完全没有办法跳开,或者或多或少都要经历,更恐怖的可能你都不相信,他们终其一生都处在迷茫中,始终活不明白!相信我,这绝对不是我在大放厥词,而是真话。
对于常人来讲,迷茫的弊端最简要来说也有三个:一是浪费光阴,辜负韶华;二是错失机遇,要承担机会成本;三是使你更加害怕,甚至产生恐慌。可是迷茫哪管你什么成本与恐慌?它就在那里自然地存在着,有的时候你的理智告诉你不能迷茫度日,再也不这样荒唐下去,可徘徊终究还是会无处藏身,一路随行到底。它就像一个泥淖,你越挣扎越有可能会被其完全吞噬。
处在迷茫的状态之下,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在心底问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什么方法可以破解这个状态吗?按照科学的理论来说,一切都是有答案的,只是我们有没有机缘,能够参透其中的玄机,得以跳出重围,逃脱出去。逃出来了,你就能够迎接新生,拥抱一片艳阳天;逃不出,你就可能永陷泥潭,不能自拔。积极方面来说,聪明如你,又注重成长,无论如何,你都能想办法挣脱出去!
那么究竟有什么招式来解破此结?接下来就给到大家一些愚见仅供参考:
1、找个榜样,找个偶像,有个心灵的寄托。
因为没看到学得好的,所以才会觉得遥远,才会觉得虚无,才会觉得是空中楼阁,因此学不下去,没有标杆立在那里,故而没有实践的愿力。
2、找个可操作性强的改变策略。
如以前从不记日记,今天开始记日记记录自己的心得;
如以前看书从不做札记,今天开始记录札记。
只有真真实实的在操作上改变,才会带来整体的自我改变,也就是动手实操了。有一个实验室,把一群猴子关在笼子里,在笼子顶端挂上一串香蕉,只要一拉香蕉,所有猴子就会触电,后来没有猴子敢去碰香蕉。后来试验室把电关了,替换几只新猴子进去,每当新猴子想去碰挂在顶端的香蕉,就会被其他老猴子痛扁一顿,这就是惯性思维。人的身体经过长时间的生活习惯培养也会形成一个惯性记忆,所以,叫你要尽量去实操地改变就是改变这种身体惯性记忆。
典型的迷茫人群,就总是无所事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建议跳出现在的迷茫,比较好的方法是跳出现在的思维与圈子,走自己的路子。
例如,我上面说的可以尝试一门小技艺,小爱好,深入往之。如绘画、演讲、小提琴、舞蹈等。
3、先深入、再出来、再深入
这里给你一个走出迷茫的破阵公式是:先深入,再出来,再深入。
以下是具体解释:
先深入:深入到一个领域去,摸索学有所成的轨迹,也就是大概要经历哪些心理过程。
为什么需要头一次的深入尝试呢?它最大的作用是积累经验,积累心理经历。
以一个过来人的姿态,可以给你指点一二的就是初次尝试时所要经历的大概心路历程如下:
完全陌生——有所接触——着手尝试——有所掌握——开始熟悉——深入了解——产生兴趣——完全沉迷(因熟悉程度拉升,成就感增强而完全沉迷)。
再出来:因为随意的一个领域,也许是兴趣,也许是随便选择之,所以要出来,也许并不能以此为主业谋得生路。
第一个技艺是积累心理过程的,我叫它成长尝试。出得来,证明你还没有陷进去,知道大方向,掌控得住未来,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寻找,探寻一个更好的方向,去行进。
再深入:出来后,再找一个可以以此为主业的领域,深入进去,这次的深入,就可以沿着之前的深入公式,一步一步套进去就得了。
相比初次成长尝试,这一次你的行进路线更加利索,甚至可以做到毫无障碍,心智更加成熟,不会被周旁干扰。
4、拉长视野跨度线
如果还不能解决,你就要想到一个想法,那就是一辈子足够长,只要保持学习与上进,你就能够获得很多机会与出路,遇见很多不同的自己。就如学习技艺,只要你肯花精力,三年左右,一定能够通过后天培养自己的专业水准出来。事实上,每个三年内,我们都可以同时习得甚至纯熟地掌握至少两门技能。
重要的是在一个目标阶段中的状态一定要保持精进,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东想西想,学一个精一个,这样才能学而有用。学一半,跳到另一个学一下,又学一半,到另一个学一下,到头来将真的是会一无所有,一无所成,一个都不精,一个都无所得,这是最差的结果。
这个阶段最大的克星,是迷茫之中的恐慌很难克服,它使人难以平静下来整理思绪,以平常心应对。
那怎样才能让自己保持平常心呢?即使你内心很难清醒,很难平静,也一定要告诉自己,放宽心,生命之路足够长,所以我不能急。然后确立两个目标,一五一十地开始实践。如果内心的声音告诉你,另外一个技能、领域可能更有发展,你就要告诉自己,不急,先等我学完这个再说。
5、如何更好地实践?
(1)精神上要盘算好:
既然要进行一个学习,那就仿佛要开始走一段路,这段路开始之前,你有两个选择:要么不开始,要么不结束。除此之外,你还要做好隔绝外界干扰的心理准备,以外坚持至学有所成的心理准备,这两点我且称其为精神准备吧!至关重要。孟子曰过: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古代的锄头),不如待时。古人行军,聪明的将领就很懂得取势,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讲究破釜沉舟,留三日粮。
(2)行头上准备足:
任何技能,都有其自己的一套东西,也都需要自己准备些行头。如学书法,毛笔、毛边纸、墨汁、教程,还有一张合适写字的台子,这些最基本的东西你总要准备好吧?至于其他的诸如砚、笔架、私印等我就不再细讲了。又如学英语,英语教程、英语字典、语法书、甚至英语软件、视频等,也是最基本的准备。再如计算机编程,好歹一台电脑、教程书及资料你总得要吧?不然你怎么操作怎么学?
行头上做足了准备,会让你更有学习的氛围,有了氛围,也就有了进入学习的条件,一旦进入了学习的状态,你才能真正沉下心来扎根进去。
有人说人生五大发展阶段:
首先是自己要行;
其次要有人说你行;
再次,说你行的人要行;
然后,你说谁行谁就行;
最后,谁敢说你不行?
不知道深谙成长之道的你,如今处在哪一个层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