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
最近,沉浸在“抖音”“快手”短视频无法自拔的年轻人,又中了一枪。
世界卫生组织称,目前全球约11亿年轻人(12~35岁之间)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例如用手机听音乐,是造成风险的重要原因。
消息一出, 友们立马炸了锅:“90后的我,不仅秃了、瞎了,还‘聋’了?”“为啥会有00后,我还是个孩子啊!”
小小耳机,当真有这么大的危害?离不开耳机的年轻人,该如何自保?
耳机“偷走”听力,你可能察觉不到
戴耳机怎么就伤耳了?
我院耳鼻喉科杨海弟副教授指出,这跟声音在耳朵里传导的环境有关。
人耳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声波穿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再传到听小骨;听小骨放大或增加声波振动,并将它们传到内耳,引起内耳里淋巴液的振动;最后由听觉毛细胞将这些振动变成生物电信 ,经过听神经细胞传递到大脑。
听外放音乐时,声波传入耳朵的环境,是开放的。
但如果戴上耳机,会形成一种密封空间,声波传导的环境就变得狭小而集中;同时,耳机振动片与鼓膜的距离非常近。如此一来,声波对鼓膜的压力会明显增大,更容易伤及内耳。
杨海弟副教授指出,长时间、高强度声音不断地撞击耳膜最危险,内耳里的毛细胞、神经、血管都会受到损伤。尤其是毛细胞,不可再生,“死一个就少一个”。这意味着,造成的听力损失是不可逆的。同时,这种损伤是一个慢性发展的过程。起初,未必有明显的感觉,等到症状显著时,可能已经无力回天。
耳机五花八门,哪一种不伤耳?
可不戴耳机听东西,年轻人表示:“做不到啊”。怎么办?只能从挑选耳机上花心思。
Q:
头戴式耳机,对听力损伤最小?
杨海弟副教授:差别不大。
头戴式耳机(左一)与塞入式耳机(右边两种)
坊间传说,头戴式耳机更有助于保护听力。因为耳塞式耳机直接塞在外耳道里,声音没有出处,都向着鼓膜发过去,全部被鼓膜接收,对听力损伤更大。
杨海弟副教授遗憾地表示,不同外形的耳机,在造成听力损失的风险性方面,差别不大。
因为,它们基本上都属于“气传导耳机”,声波都是通过空气来传导的。不管哪一种,都会使声波传导的环境变得封闭、狭窄,对鼓膜、内耳造成压力。
Q:
降噪耳机,坐公交车、地铁必备?
杨海弟副教授:嘈杂环境下建议戴。
降噪耳机样式多样,头戴式、耳塞式等都有
在公交车、地铁等人声嘈杂的环境,很多人都会提高耳机音量,否则,就听不清耳机的声音了。如此一来,无疑很伤耳。杨海弟副教授表示,在嘈杂环境下,戴降噪耳机可以减少周围环境的噪音,使人们降低耳机音量,保护听力。
按照原理分,降噪耳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隔音材料阻挡外界噪音;另一种是在耳机内部加一个麦克风,把外部的噪音收集起来,然后通过分析、运算,发出与外界噪音相位相反、振幅相同的声波,从而将噪音抵消掉。
市面上还有一种新型的降噪耳机,可根据周围的环境,自主切换降噪和普通模式,更加人性化。
Q:
骨传导耳机,不伤耳?
杨海弟副教授:普通人没必要戴。
骨传导耳机
商家称,普通耳机属于“气传导”,即声音使空气发生振动,引起耳朵鼓膜振动,再传递到内耳;而骨传导耳机,则是通过面部骨骼的震动,将声音传递到内耳,所以可减少听力损伤。
杨海弟副教授认为,并非如此。
表面上看,戴骨传导耳机,声音绕过了耳朵的鼓膜,但其实是殊途同归,最终还是会到达内耳。内耳长期受到刺激,一样会产生伤害。再者,骨传导会让声音“失真”。因此,并不推荐普通人使用骨传导耳机。
骨传导耳机真正的受益者,是某些气导通路有问题的人,他们戴不了气导耳机。比如,听小骨有问题或鼓膜穿孔的人,放疗后反复中耳炎的人,以及耳朵发育异常、外耳道闭锁的小孩,等等。
保护听力,记住“60-60”原则
国际上,有一个比较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60-60”原则。即戴耳机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杨海弟副教授补充道,使用耳机时,最好每30~40分钟就休息一下。“就像我们上学时课间要做眼保健操一样,耳朵也需要休息。”同时,每天使用耳机的累计时间不要超过3~4个小时,未成年人不超过1~2小时。
但凡发现一点听力损失的苗头,如耳鸣、耳闷,耳朵有麻木感、流水、流脓,两耳听力不对称,以及头晕等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自查也很重要。”杨海弟副教授说,现在 上有不少测听力的软件,平时可以有意识地查一查听力。
专家简介
杨海弟
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耳鸣及中枢认知专科主任,耳鼻喉科南院区区长
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耳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耳鼻喉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耳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学会耳鸣专家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眩晕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听力及言语康复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耳鼻喉分会听力学组副组长;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听力言语科学系专业副主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博济优秀医学人才;英国卡迪夫大学附属医院访问学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临床工作10余年,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疑难疾病有丰富临床诊治经验。特别在中耳炎微创治疗、耳硬化症及听骨链畸形、耳聋治疗及骨桥植入、耳鸣个体化诊治、咽鼓管疾病诊疗、面瘫外科手术、新生儿耳廓畸形无创矫正、眩晕、儿童鼾症、腺样体肥大等有深入研究及独特治疗经验,在国内最先开展微创耳内镜中耳手术,完成中耳炎手术1000余例,取得良好效果,是国内最早开展及完成新生儿耳廓畸形无创矫正最多的医生之一。目前主持多项省部级基金,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市重大项目基金。
初审:林伟吟
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定期更新敬请关注
订阅
关注即享:预约就诊
门诊缴费等便捷服务
服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