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全面分析(八),不只有GPU,软件定义汽车的最佳案例

有关英伟达的更多分析,请本 后续更新。

真正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英伟达的Drive系列是直接面向汽车客户的解决方案,主要由四个产品支柱组成,自动驾驶家开发平台Drive Hyperion,自动驾驶模块化软件栈Drive SDK,仿真平台Drive Sim,和深度学习训练平台Drive DGX。

这个四个产品系列相互支撑,组成了在统一计算架构下的真正端到端( a true end-to-end )开发流程。

从DGX开始,进行自动驾驶感知、规划、控制的模型训练和优化;Drive Sim通过虚拟仿真出的模拟数据,与传感器采集到的真实数据对比,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Drive SDK更像是一个软件货架,提供基础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全栈软件;而Hyperion是数据采集和验证开发的套件,客户通过SDK和Hyperion快速构建自动驾驶的技术能力,实现多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型训练、测试和验证。

Drive Hypersion

Hyperion定位自动驾驶的开发平台和参考架构,目标是让客户快速搭建、验证、部署L2+自动驾驶技术,包括传感器套件和计算平台AGX两大部分。

传感器套件包括了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IMU、GNSS等传感器;AGX开发工具包(Developer Kit)是基于Orin SoC来构建,提供硬件、软件和应用服务,包括了DRIVE AGX Orin、DRIVE AGX Pegasus(L4/L5自动驾驶系统)和DRIVE Hyperion 8.1(参考架构)开发套件。

Drive SDK

DriveOS是一个基础软件栈,由RTOS、Hypervisor(QoS)、CUDA、TensorRT等模块组成,提供启动boot、服务service、防火墙firewall和OTA等应用执行和实时环境,RTOS、AUTOSAR和Hypervisor满足ASIL-D要求。

DriveWorks是一个中间件框架,由软件模块库、应用程序和相关工具链组成,通过DRIVE AGX计算平台,进行开放和模块化的软件开发。

整个SDK可以实现主动安全、高速公路行车、城区行车、泊车、座舱的所有功能,如下图所示:

模块化设计、软硬件解耦是Drive SDK最大的亮点,也是构建英伟达汽车生态的关键。

客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开发,类似于从软件货架去挑选,在使用的这些软件模块时,就会自然而然牵引到英伟达的硬件上面,这才是英伟达的牛逼之处。

Drive SIM

DRIVE Sim是与英伟达元宇宙结合起来的云计算平台,主要是为自动驾驶开发和验证提供天气、道路、车辆、交通、虚拟世界等仿真场景,通过硬件在环(HIL, Hardware in Loop )的方式测试并校验AI算法。

Drive DGX

DRIVE AGX平台主要是给自动驾驶汽车提供高性能的车端AI计算平台。经过仿真测试后的深度学习 络模型和算法,可以部署在DRIVE AGX车端平台进行相应的自动驾驶功能道路测试和验证。

此外,在DRIVE AGX车端平台之上,也可以创建或绘制世界模型并显示当前车辆的3D环绕模型,自动驾驶车辆在道路测试验证的同时也可以进行传感器数据采集。

因此,通过DGX快速验证和训练大规模神经 络,并实现数据采集、数据标注、数据训练、模拟仿真,自动驾驶道路测试验证,形成数据闭环

汽车人参考小结

汽车人参考认为Drive产品系列实现了纵向、横向、纵深三大闭环:

纵向实现了从车端到云端,从应用软件、中间件、基础OS、再到底层硬件计算的闭环;横向实现了从感知到规控,从数据采集、标注、训练、仿真、验证的闭环;纵深实现了从需求到开发到交付再到维护,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开发流程闭环

因此,英伟达提供了有关自动驾驶少有的全栈闭环产品,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软件定义汽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3月5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