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 群的钱,没有那么好挣的

如果你有留心关注身边一些圈子的话,你就会发现今年大大小小的、跨行业的、垂直的付费 群层出不穷。

几乎身边稍微有那么一点名气的人,都在做商业性的付费 群。

也有一些人是做其他业务开始转型的,那么为什么今年有这么多人都开始做商业性付费 群呢?

在讲一些我的看法之前,先和大家说两点:

  • 建议大家去看看村长之前写的这篇文章《关于商业付费 群的7个建议》,会让你对商业付费 群怎么做有一些基础了解。
  • 关于商业付费 群做个定义:商业性付费 群有别于个人组织的付费 群,商业性付费 群是以营利为目的,是以商业组织形态存在的,是有团队有计划、有目的的满足 群成员对资源、成长、项目等需求有序运营的组织。
  • 01 为什么都来做付费 群了?

    1. 行业里面有年收千万的标杆

    做商业性付费 群也是一个创业方向,只是在此之前,大部分创业者关注最多的还是在新消费品、电商、出行、自媒体等领域。

    而在这一两年里面,我所知道的七八个商业付费 群,每年的营收都在3000万以上,而团队整体人员不超过50人,有四家都在杭州。

    其中有一家到现在做了近十年了,团队成员只有5个人,但一年营收超过5000万元,这是相当恐怖的。

    另外一家就是最近把星球服务器挤崩溃的生财,一晚上付费会员超过3万人,而他的收费是1560元起、实行阶梯涨价。从最初的50万到现在的5000万,也才走了5年。

    还有只做高端商业性 群的,入群的起步价也要3万,我见过有收5万、6万、8万甚至10万以上的,群成员三五百人,年收也在千万以上,利润极高。

    除此外,还有大大小小几千家商业性的付费组织,收费从几百到几千不等,多数为几十、几百万的营收。

    2. 创业者需要被更好的服务

    大家仔细思考一下,在过往的这几年里面,我们一直把项目聚焦在C端的用户上面。

    而无数的创业项目在大浪淘沙之后所剩无几,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很多的创业者在能力、资源、项目上面都是有一些缺陷的,尤其是创始团队和中高层管理者。

    大家在向前冲的时候,很容易忽视自身的团队能力建设。

    而商业性的付费 群,恰好补充了这一块的缺陷。

    所以现在想找流量、赚钱项目、视频 、供应链、淘客,私域流量、直播带货,你都能找到对应的、专业的 群为你提供服务。

    3. 垂直性付费 群的持续性较强

    我们目前看到大多数的 群都是基于某一个领域创建的,它的好处就是更加聚焦,更容易建立壁垒。

    而且对于该领域的从业者来说,有着十分强烈的资源、信息、人脉、学习的需求,哪怕他从A公司离开加入B公司或者自己创业,也依然还会加入。

    相较于各种臆想的创业项目来说,商业 群组织的存活率更高些,这里也可以用铁打的营盘流水兵的来形容。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比如我朋友老胡做淘客公园,这个行业里面的淘客从业者会变,淘客app项目会变、淘客玩法会变,但商业 群组织的形态不会变。

    再如行业里面某个做电商的 群,至今也有十年了之久了。

    从淘宝京东店铺开始、经历了O2O、微商、 交电商、短视频、直播电商、 区团购再到现在的私域电商,各种电商项目和从业者此起彼伏,但这个商业性电商组织还在。

    大家再想想你们当地的、外地的商会是不是也是如此?

    02 付费 群的钱,真的那么好挣吗?

    村长这一两年,在付费 群上投入的费用不少于10万,包括今年也已经支出了5万多。

    排除类似村长这种个人兼职做的付费 群外,其中80%加入的商业性付费 群,都不是特别令人满意的。

    1. 有些人就是想割一次韭菜而已

    付费 群属于先收款后服务,所有享受的服务都取决于 群组织的文字承诺和排期。

    不像一般的商品,交钱拿货、有实实在在的感受。

    哪怕是有些 群承诺会提供各种资料,但从商业性的 群角度来说,一定是活动、服务优先于内容。

    否则纯粹的内容供给,没有互动、链接、案例的产生,这种持续性是很差的。

    而我参加过的一些名义上的商业性付费 群,收费也要699、899之类的,可以看出主理人就是抱着收割人头目的的,不管续费、只求新增。

    2. 别人商业性 群想的太简单了

    尽管 群组织的可持续比较长,但是前提是你的服务质量要靠谱。

    而很多想做商业性 群的团队把这件事情想的太简单了,以为只要创建个星球、微信群、找几个名人背书,这钱就来了。

    其实不然, 群最大的难处之一也是流量从哪里来?谁来付费?

    可能这比钱对于一两个人来说还挺客观的,但从支撑一个团队以及履行服务义务的角度来看,还是真的挺少的。

    假设我们一个 群的初始费用是699,收1000个会员也才69万,如果扣除分销、税点,人情红包、实际营收不足50万。

    而对于多数的新团队来说,第一次招募1000个或者2000个付费会员,已经实属不易了。

    更重要的是,想要让 群成员对服务满意,对团队成员的能力才是最大的考验。

  • 想做好商业性 群,最基本的就是内容的供给,需要团队有挖掘、评判、整编、传播的能力。
  • 想要做好商业 群,需要有用户服务的能力,如何照顾到一千个、一万个 群成员、如何了解他们的信息、收集他们的诉求、解决他们的问题。
  • 想要做好商业 群,需要有会来事的能力,基于每个成员的能力、资源,需求,如何做撮合、链接、如何加深他们的了解、互动,甚至产生合伙关系。
  • 想要做好商业 群,需要有升级进化的能力,现在大家都在关注私域流量、跨境电商,直播卖货,你能提供课程、人脉吗?
  • 大家想要获得认知、资源甚至是团队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你有解决方案吗?

    所以,别把商业性 群想的太简单。

    3. 群本质上就是一款商品

    大家做付费 群,本质就是在出售一款商品,它既是一款虚拟产品也是一款服务产品。

    既然是一款商品,用户自然就会去评判这款商品对他来说有哪些价值,解决了什么问题。

    而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说,就要以一个产品经理的角度去思考,该如何打磨这款商品,让它具备销售力和分享力。

    4. 群也不仅只是一款商品

    但是 群这款商品又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我花钱买了一本书、一双鞋,确认收货就完成了交易。

    商业 群组织从用户付费那一刻,才算服务的开始,需要提供多种产品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商业 群除了提供一些资料外,还有线下见面会、项目训练营、资源对接、采访、联合商品打造甚至包括项目的投资、赋能。

    如果你花了1999只是买了一个素材库那不叫 群、如果一个组织永远只有一个或两个产品,那也不叫 群。

    真正意义上的付费 群就是一个商业性组织,是一个持续生产优质内容、持续组织线上线下交流活动、持续让 群成员发生关系、持续打造各种标杆案例的平台。

    5. 群是持续信任生意,也是一次性生意

    你如果做平台、做商品创业,你从头再来的机会是有很多次的。

    比如你今天做一款饮料没做好倒闭了,明天去做一款方便面还是会有人买的。

    但如果你做商业 群创业的话,你的机会就只有一次。

    用户今天参加你的商业 群得不想要的服务和产品、首先影响的就是续费,其次如果你失败了,下次再做其他 群,几乎就没有起盘的可能性了。

    希望各位不要把做商业性 群当成来快钱的方式,绝大部分 群都是在经营人心、人脉,和我们普通卖商品不一样,不是做一次的生意。

    比如你开个面包店,你家的蛋挞不好吃,并不代表用户不吃你们草莓面包,因为用户试错的成本极其简单,有选择性。

    但商业性付费 群的服务是一次性包含在费用里面的,一次体验不好,就没有机会再付费了。

    所以商业 群是一个长期性的服务,做大了可能是个黄埔军校,也可能是个大型投资集团,是培育商业的孵化器。

    不要过度追求所谓的 群变现,否则好不容易积累的信任资产最终变成了 群清盘。

    #专栏作家#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4月10日
    下一篇 2021年4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