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好评存在注水问题,购物参考价值不高
强化监管,整治刷出来的好评(金台视线)
用户好评是消费者判断商品质量和商家信誉的重要指标,更多好评往往意味着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的注意。但也有一些商家为了增加交易机会,通过制造虚假好评等方式欺骗消费者。近期,有读者来信反映,某些好评数量很高的 红店铺实际上商品质量有瑕疵或者服务不到位,存在制造虚假好评误导消费者的嫌疑,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边倒的好评参考价值低,甚至会误导消费者
“买家的评价本来是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参考,可现在,我越来越不敢相信 店的好评了。”江苏海安市读者徐明明说,在某电商平台,有些 店好评率动辄达到95%以上,甚至100%,“总觉得不大真实,有些评价高度相似,有的甚至连细节都一样,让人看了难免心中犯疑”。
上海市读者周念华游览过国内不少地方,每次去不熟悉的城市,他总是习惯打开点评类应用,看看以往顾客的评价,并以此作为重要参考。周念华说:“一般点评类应用上的商家评分有高有低,还算客观,但有些好评存在明显造假的情况。”周念华曾到一家“某区排名第一”的餐厅用餐,结果却发现菜品甚至没有做熟。“后来仔细看才发现,当时这家店开张只有三个月,而且餐厅的菜品味道、服务质量都存在瑕疵,却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这么多好评,明显不正常。”周念华说。
为了争取消费者的好评,商家想了各种办法。有些店铺会在快递、外卖中附上“好评返现”的小卡片,消费者给好评即可换取小礼物、现金。在一家烧烤店送来的外卖中就附上了这样一张卡片:“全五星好评+晒美食图片,可领取红包”,下方还详细说明:“全五星”是指口味、配送、包装三项指标全部给出五星评价,评分完成后,便可添加店员的联系方式,获取小额现金。
为避免被虚假好评误导,河南安阳市读者程诚在购物时不只看买家好评,还要看看中差评,而且还通过浏览论坛、观看测评节目等,争取从多个渠道获取信息。程诚说:“如果电商平台、点评类应用中的消费者评价都是真实客观的,我们买东西其实可以不用如此麻烦。”
刷好评已成灰色生产链,写好评、发展下线、刷单一条龙
监管部门与平台企业应加强合作,合力斩断虚假好评生产链
“ 络点评的价值,在于通过真实的用户反馈,反映商家口碑,方便消费者作出决策。大量虚假点评的产生,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也对那些守法依规商家的正常经营造成了影响。”安徽宣城市读者邹笑说。
北京师范大学 络法治国际中心执行主任吴沈括表示,购买或提供诸如有偿虚假好评、点击量、搜索量等服务,不仅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有损消费者合法权益,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涉嫌违法。
提高自身排名推荐优先级,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是商家使用虚假好评的主要动机。河北馆陶县读者王谦建议,要针对这种情况对症下药:“商家买好评、刷数据,为的是吸引消费者。建议平台对存在这种行为的商家进行降权处理,并予以公示,让他们认识到,用假好评吸引消费者,会适得其反。”
惩罚使用者,也要阻断生产源。有读者提出,平台企业只能约束商家,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捣毁制造虚假好评、虚假数据的窝点。对此,市场监管部门已采取一些举措。市场监管总局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组织专业团队、利用 络软文、 络红人、知名博主、直播带货等方式进行“刷单炒信”、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7月,市场监管部门公布了两批典型案例,对利用“ 红效应”虚构评价,组织员工亲友等熟人或雇用专业团队等方式“刷单炒信”的行为进行曝光。
不过,一些刷好评团伙也在持续改变交易模式,以规避监管,有读者建议监管部门与互联 平台企业及时掌握相关情况,尽早完善和细化监管措施。
整治虚假好评,离不开商家的自觉自律。“刷好评,刷出来的其实是恶性竞争,加重了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负担。”邹笑认为,能否在市场竞争中领先,终归是要靠产品质量说话,为了提升短期的数据表现,导致丧失消费者的信任,是因小失大。
(陈实参与采写)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