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毛主席痛批胡适、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是资产阶级唯心论

批判学术领域资产阶级唯心论思想的动员令

1955年,毛主席在了解到两位“小人物”企图反对“大人物”的曲折过程之后,感慨地说道:“看样子,这个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也许可以开展起来了。”

一份对学术领域资产阶级思想进行批判的动员令由毛主席正式发出,这场批判源自于两位“小人物”对大人物“俞平伯”所著《红楼梦简论》的实名反对,却在当时引发了把持学术领域的“大人物们”重重阻挠。直至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并亲自写下了批语:“对于俞平伯这一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当然要采取团结态度,但是对于他们的错误思想则要坚决批判,绝不能投降!”

动员令一出,在全国引起空前响应,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哲学战线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斗争,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清除资产阶级实用主义在中国学术文化界的影响,起了重要作用。作家协会党组首先作了检讨,承认自己在学术领域、思想领域没有起到坚强领导作用,没有彻底的批判资产阶级唯心论,没有确立和巩固在我国学术界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领导地位。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学术界要变天了!

《红楼梦简论》引纷争

“俞平伯先生把贾氏从当时的 会发展及其所属的阶级孤立开来考察贾府的衰败是没有意义的,这只能回答一个家庭灭亡的事实而无法回答它究竟为什么要灭亡,它的 会原因是什么,而这恰恰是“红楼梦”所反映的真实的历史趋势。”

小人物”的意思就是应该要用唯物主义的方法,从阶级的角度去分析红楼梦,而不能仅将其认为是自传、认为是一家一姓的故事。

“小人物”的意思到底对不对呢?我们留待后面在讨论,我们先要看看红楼梦,要知道,当时的学术界,将其认为是曹雪芹自传、或者是认为其在影射某人、某朝的思想是占主流地位的!

红楼梦及索隐派、考证派

这就要说到红楼梦这本书及其研究流派了。

不过在1954年,正是考证派大红大紫之时,还没有这许多深入的问题。俞平伯所著的《红楼梦简论》也是考证派的主要作品之一,文中作了不少考证,也查阅了大量资料,但其书虽然偏重考证,但无法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对《红楼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两位“小人物”认为“俞平伯未能探讨《红楼梦》鲜明的反封建的倾向、是以反现实主义的唯心论的观点分析和批评了《红楼梦》”,并认为这就是其对《红楼梦简论》的基本观点。

那么,胡适、俞平伯考证派的思想是不是资产阶级唯心论?毛主席批判得对不对?

舆论的高地,你不去占领,别人就要去占领

当时正值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局不久,农业合作化和各项工业建设工作正在逐渐铺开,国家的硬实力也在一天天的恢复和增强,但毛主席已经高瞻远瞩的看到,我们国家的软实力还有待加强!

尽管毛主席带领下的中国共产党依靠马克思列宁主义获得了全国范围内的军事胜利,打倒了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但思想领域、舆论高地仍然由资产阶级唯心论的爪牙们把持,比较典型的特征就是不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不善于从阶级角度思考问题,仍然是用“常理”来看待事物,由此才会出现影片《清宫秘史》、《武训传》等荒唐的事情:实际上是卖国主义、资产阶级唯心论,却被宣传部门的人认为是爱国主义影片,大肆宣传。反映的问题是不仅是一般群众,就连宣传部门中也有许多人根本不懂唯物主义和阶级观点。

带领全中国人民肉体上行动起来,消灭反动派,推翻压迫是容易的。但是带领全中国人民思想上转变过来,让大家学会唯物主义和阶级观点,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毛主席说过:“舆论的高地,你不去占领,别人就要去占领”。在学术领域、思想领域,如果马克思主义思想不能占据主导地位,就等于是放任自流,就等于是放纵错误的资产阶级唯心论,让错误的观点占据绝大多数不明真相、不求甚解群众的脑袋。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舆论的战场上打了败仗!

有的读者朋友可能不认同我的观点,认为我的观点是在反对学术自由,反对百家争鸣,否,我们来举个例子。

近年来,小朋友们上 时会不会浏览到一些不健康的内容,成了大人们非常担心的问题。甚至在某些学习软件上也会有擦边球、软色情等少儿不宜的内容。又或者一些未成年人“盲目追星、搞历史虚无主义”等等。国家出台了“清朗”特别行动,打击 络上的不健康、不正确内容,赢得了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为什么呢?因为小朋友、未成年人没有分辨能力,如果在这个时候放任自流,有些不正确的、不健康的内容就容易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影响祖国花朵的成长,所以必须要采取坚决措施,杜绝这种危害。

相似的,在毛主席眼里,广大人民群众也是在时刻受着资产阶级唯心论等错误思想的侵袭,但是毛主席没有采取“文字狱”“一刀切”的方式,没有说直接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抓起来。而是如前文所说,“要采取团结的态度”。但是对于错误的思想,必须予以坚决的批判,必须让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真理占领舆论的高地,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理论人才,拨乱反正,马克思主义不害怕辩论,不害怕质疑,真理越辩越明,这才是毛主席的用意。

不应该替俞平伯开脱

毛主席认为,俞平伯不仅仅是把《红楼梦》当做“自传说”、把曹家的衰败当做一家一姓之衰败,忽略了从唯物主义、阶级角度分析红楼梦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俞平伯说:“批判文学是很容易有偏见的,所以甲是乙非了无标准,即麻油拌韭菜,各人心里爱”。这是典型的胡适哲学的相对主义,即实用主义。否定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认为真理不过是人造的方便的假设。也就是二人都否认了《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都拒绝从唯物角度、从阶级角度分析此书,拒绝认识《红楼梦》中表达的“真实”。毛主席对此直言:“不应该替俞平伯开脱”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点赞、转发、评论,这里是长安小白龙,陪您聊聊历史、哲学、人文,关注我,获取最新文章发布动态,谢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2月16日
下一篇 2022年2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