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地区359例正常男性骨密度定量CT(QCT)骨密度测量体模软件检测方法测量研究
[摘S]目的:棵索正常男性骨密度(BMD)变化规#,为骨质疏松症(OP)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QCT法測量腰椎和股贵颈BMD值a结果:腰椎和股骨劲的BMD最高值均见于20~29穸扠, 40岁以后BMD随年龄的堆长而逐渐下降4各部位骨量累枳姜失率繾着年龄增长而堆加,股會颈骨责累 积丢失年高于膣椎。男性腰椎和股骨颈BMD的总沐相关系软r=0. 66。结论;腠椎BMD可以反映股骨 劲BMD,但不能准确评价后者BMD水平。对于腰椎BMD正常,有骨质跤松临床症状老■,应参考股骨劲 BMD方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关键词]男性丨》椎;股骨领:骨密度:定责CT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从受试者中选出血(钙、磷、碱性 磷酸酶)及尿常规检验正常,体检正常,腰腿活动正常, 无肝炎、甲旁亢、肾及肾上腺疾患或服用类固薛激素 者,并经身高、体重测量选取359例。年龄20?79岁, 每10岁一个年龄组,分6个年龄组进行測量。
1.2 方法日本岛津SCT5000TCT机,把自
制固体标准体模[1:置于病人1^~4下和左股骨颈下,对 椎体的上1/3部位和左股骨颈扫描,蒯量松质骨CT 值(HG),骨模CT值(HT),水模C定值(HW), BMD==CK X (HG-HW) AHT-HW),计算得出骨 密度值,CK为标准体模中骨模内羟基磷灰石的浓度。
1.3统计学处理对所测得BMD值进行统计 学“检验)处理。
2结果
2. 1 359倒正常男性腰椎和股骨頦BMD值及豕
积骨f丢失牟见表1。
Tab– 1 The value of BMD and the rate of accumulative loss of the age-groups and the sites of 359 normal
Age-
groups
Vertebrae
Neck femur
BMD Cg/cm3) Accumulative loss (% )
BMD Cg/cm3)
Accumulative Loss (%)
20?29
讣
160. 6士30.3
191, 9 士 41. 2
30 ?39
92
170. 6士27. 7
5. 5
166.1 士39. 3,
13. 4
40 ?49
63
155.4±27.9〃
14. 〇
145.0 士+2.2,
24, 4
5CF ?59
73
128.6士33,6^
28. S
131,4 土 33.1
31. 5
60 ?69
55
121. 8士 23. 9
33. e
107, 8士43. 1*
43, ft
70 ?79
9
113,5士2;7,1
37.2
&5. 3士31. 2
50. 3
# 051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ge-group and the younger age-groupj
+r # P<〇. 001,there is obviously signifyeaut difference becwMTi the age-group End the youngeT age-group,
2.2男性應椎和股骨颈BMD与年龄之间的线 (r= 一0, 6109, F<0. 001);股骨颈BMD = 236. 0~
性回归关系腰椎BMD= 218. 5-1.525 >、年龄,2. 075X年龄,(r=?5967,P<0. 001);男性腰惟和股
王桂芝等长#地区359例正常男性骨密度定量CT测量研究
骨颈BMD总体柑关系数(r = 0. 。
3讨论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骨质疏松研究的重点一直集 中于女性,特别是与绝经有关的骨丟失和骨折。然而, @前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男性骨质疏松同样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題^男性骨质疏松同女 性一样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患疴率骨折病人的伤 残率和死亡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现有的资料表明,男 性骨生长发育的调控、骨量峰值的形成、骨量丟失以及 骨折的发生很多方面与女性不同.男性骨量丟失除遣 传、营养、运动等因素外,内分泌激素水平起着重要作 用。雄激棄缺乏可能是导致男性骨形成和丟失的一个 直接原因。它被证实具有刺激骨形成和间接抑制骨吸 收的作用。雄激素可能是缍持男性骨量的一八重要因 棄。iT激棄的坱乏主要导致小粱骨的变薄,但结构保持 完整。而女性骨丢失主要是小梁骨的破坏。
3.1男性腰椎和股骨颈BMD变化规律 Ham– sen 认为骨质疏松 的危险性取决于骨量 的峰值及其后 的骨丟失^。本研究显示:男性腰椎和股骨颈的峰值均 出现在20?29岁年龄组,与国外运用QCT法测量的 结果一致。男性展惟BMD峰值为180. 6 mg/cm3,略f氏 于北京 道185. lmg/cms,但统针分祈表明二者无明 显差别,高于国外 道的150?170 mg/Cm’说明我国 人硌饵的骨量积累不仅不低于而且高于欧美人。男性 腰椎BMD与股骨颈BMD栢比.20?29岁、50?59岁 年龄组股骨颈BMD大于腰惟BMD,而30?39岁、 40?49岁,60?69岁则腰椎BMD大于股骨颈BMD, 统计学分析表明二者无明显差别(P>0.05)。
3-2男性腰椎和股骨邳骨f累积丢失年差异 松质骨骨董达峰值后,随年龄增加骨量逐渐减々。腰椎 和股骨颈BMD逐渐降?60岁男性腰椎BMD
下降明显,而股骨颈BMD则30岁开始与上一年龄组 有差别,表明该部位骨丟失较早.国外 道性腰椎 至70?80岁时骨量总下降率为40%,与本研究结果 37.2%相近,股骨颈骨量总下降率为5仏3%,明显高 于腰椎,说明前者骨丟失较多.年平均丟失率腰椎 50?59岁为1. 7% ,余年龄组均小于1 % !,而在 30?50岁、60?69岁股骨颈骨量年平均丟失率均大于 1%。说明股骨颈骨量丟失较早,丟失较決。这与国内 吴青[5]运用双能X线法(DEXA)的研究结果是一致 的。
本研究应用固体标准体模对展椎及股骨颈进行了 QCT测量,显示两者均随年龄的增长有减少改变.有 中等相关性》但股骨颈的累积丟失率及骨量丢失均高 子腰椎,说明两部位的代谢水平并不完全一致,这T栓 是由于两部位的骨形态不同,雄激素对之影响不同所 致=故廢椎BMD可以反映股骨颈BMD,但不能准确 评价后者BMD水平及骨丢失率。因此对于腰推BMD 正常,有骨质疏松临床症状者应参考股骨颈BMD,最 好同时测定腰椎及股骨颈BMD以作出正确评价。成都华西华科研究所研发生产QCT骨密度测量体模软件系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