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B端工作台
工作台是B端产品的一大必备功能,高度聚合的作用让它常常作为“门面”身份出现(用户登录后第一个看到的页面),但很可惜它并不是业务核心页面,常常是设计一次后就无人问津。虽然有的工作台能够帮助用户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也有存在很“鸡肋”的情况,使用性逐渐可有可无。那么如何设计好B端产品的工作台呢?
下面我们从工作台的常见类型和功能帮助大家拆解工作台的体验设计机会点。
1. 定义与特点
工作台是一个能帮助用户快速掌握工作进展、进入工作状态的导航页面。
B端工作台具有细分功能导航的作用,帮助用户减少寻找功能的时间。当B端产品具有多个使用角色时,会根据业务属性进行工作台划分,以此来满足不同角色的使用诉求。
2. 常见功能
想要达成快速掌控工作进展、开启处理工作事项,工作台一般具有以下五项常见功能:
(1)统计业务数据
用户根据业务数据查看工作进度。不同的用户身份在使用目标上有所不同,比如管理者角色,会根据业务数据调整战略决策、安排下属的工作内容;执行者会根据自己的完成进度来安排近期的工作内容,识别工作优先级。
(2)聚合高频常用功能
常用功能又称快捷功能,是指使用者工作中最常用的几个功能选项。比如汇易联是一个单据 销平台,我们可以在工作台上快速的找到“提单据”这项功能。
(3)查看待办事项
(4)明晰细分业务
B端产品的业务属性会在工作台有所体现。比如:汇易联,它的产品定位在于帮助企业全流程管控各类费用支出,属于票据管理领域中费用管理这项细分业务,对应的常见功能有:我的账本和快速提单,它们出现在工作台上,除了帮助用户快速开展工作,减少细钻外,还能够帮助用户识别产品的业务属性。
识别业务性的隐性优点:增强产品记忆点,当用户记住这个产品的核心业务功能。对于B端产品来说,在细分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实际就是掌握了精准客户。
(5)高效获取业务信息
为了方便使用者快速查看,有部分内容需要展示在工作台。比如:汇易联的单据动态功能,就是在帮助用户快速查看自己提交的单据最新动态,无需点开其他页面,在工作台就能快速读取。
3. 使用效能
(1)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为管理者提供战略决策的辅助)
工作台聚合管理者每日、每月、每季度需要查看的业务指标,管理者在了解最新的业务完成情况后,对比公司业务指标可以调整战略决策。比如第一季度目标是完成支付金额10w+,前三周只完成2分之一,业务数据面板辅助管理者完成工作。
这里可能有同学会问了:那为什么不用数据看板去看呢?数据看板看起来更清晰。
我的回答是:工作台仅展示最新的核心业务数据,点击“更多”可以跳转到数据看板页查看更多详细信息。
(3)增强部门工作协同效能
比如汇易联单据状态,可以看到流程目前流转到具体哪位操作人。OA平台中,用户当前审批状态外置在工作台,也是可以方便用户第一时间查看。
4. 常见的工作台类型
因B端产品复杂且多样,以下仅对常见工作台类型举例分析:
(1)工具类产品
特点:工具类的工作台因为功能全面,具有普适性。因为不仅功能多而全,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诉求自定义工作台,由此提升用户的工作效率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使用习惯。
举例:常见的有飞书、语雀、钉钉的工作台。
(2)业务功能类
特点:强业务属性,一般为“量身定制”型的存在。
第一种情况:B端产品业务壁垒性高、细分领域精细化的特点,很难做到一个工作台适配多种使用角色的使用诉求。这时就需要根据每个用户的使用习惯、常用功能、典型数据去设计不同的工作台。举例:比如汇易联分为:销售部员工版本、销售部管理者版本、人事财务管理者版本三种工作台。天猫工作台也会分店长、老板、美工、客服能多种使用角色的工作台版本。
第二种情况:平台内包含多类业务,业务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可以拆分业务功能卖给不同的客户,这个时候,就需要根据业务属性设计多个工作台。比如保险核心业务中续保业务和理赔业务就可以拆分卖出,配套两个工作台,理赔中心工作台、续保中心工作台。
(3)业务数据类
特点:与业务功能不同的地方在于业务数据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占据工作台顶部卡片模块,而业务功能类的工作台并不是都含有业务数据的。业务数据类的工作台以查看业务数据为核心功能。
比如:微盟、淘宝、天猫工作台,对用户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业务数据,查看店铺的销售额、业绩指标等等。
因B端产品复杂且多样,以上举例仅作常用工作台的分析,并不确保能够涵盖所有工作台的类型,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帮助自己和他人拓展眼界。
4. 工作台基本构成
工作台的基本构成与之前讲过的常用功能有区别也有重复,基本构成不代表全部都需要展示在工作台上,搭配组合皆是为了满足使用需要。
快捷功能常用功能:快速开展工作或快速跳转至常用页面,无需在导航上一步步下钻,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个人信息:当身份识别为核心功能时时出现,比如使用不同角色的账 登陆天猫店铺工作台,对应的功能是不同的,有时同一个账户兼职两种身份,为了识别身份需要展示个人信息;但是在强业务属性工作台(理赔与续签)时无需出现,因为在账 登录时就已经识别了账 权限,展示具体业务的内容。所以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新手引导帮助中心:当用户首次登录时,新手引导负责向用户介绍业务模块及对应功能,用户可以【管理下属的工作内容】的使用诉求。
2. 用户画像与使用目标
通过前期用户调研建立的用户模型,即用户画像(人物模型)帮助我们确定哪些任务重要,原因何在,再提炼出核心使用场景并定义需求,最后优化页面框架。
使用目标:
业务模块:
涉及到的业务模块有:身份信息、待办事项、数据概览、交易列表、常用功能、交易列表(业务强相关)等
3. 定位改版目标
从使用问题出发,找到使用诉求与工作台现状的差异点,明确改版后工作台需要拥有的能力,即为本次设计改版目标。
4. 功能拆解与模块划分
矩阵法:区分功能优先级
使用矩阵法,区分业务功能的使用频次和重要程度,重新划分业务模块。聚焦管理者关注的核心功能,减少高频功能的操作下钻。
24栅格:功能模块重构
使用24栅格系统为工作台重新布局,规范化内容区域。清晰明确的操作主线可以减少用户的理解成本,让用户快速准确地按照预期获取信息,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遵循浏览动线,优化信息布局和视觉比例,突出核心数据。遵循【清晰】的设计原则,明确的布局结构决定用户的浏览动线,帮助管理员高效便捷的获取信息。
模块化设计,还可以为后续业务拓展:新增模块、功能时提供便利。
5. 视觉质感,体验细节
(1)强化色彩聚焦
通过颜色对比,强调重点信息,第一眼透传,聚焦用户注意力。
(2)提升信息对比
通过文字大小的对比,突出核心信息。
(3)信息降噪
当页面内容过多时,弱化辅助信息,为页面降噪。
6. 拿到反馈,持续迭代
我们体验设计师的目标是帮助产品在体验设计的角度上不断进步,帮助产品完成标准化的沉淀,从而“卖给”更多的目标客户,赚取更多的“真金白银”,这样才能体现设计师的能力与价值。
总之,无论是SaaS产品标准化,还是交付项目帮助产品标准化,都需要不断的迭代和优化,版本迭代上线后,拿到改版前后的数据对比分析,验证设计方案或找到对应问题的反馈,继续钻研迭代下去。
五、文章总结
这篇文章不仅帮助新手B端设计师了解工作台如何设计和优化,还以全局的角度剖析了页面改版的“心酸历程”。
工作台的体验优化升级之路难点在于要贴合用户的使用诉求,抓住用户、客户的内心价值点,其他视觉层面的升级仅为辅助。
设计B端工作台的方法简化起来很简单,可总结为3点
- 初次设计:以产品诉求为基础,做出demo验证功能的可行性。
- 优化设计:调研用户真实使用场景,拿到功能使用路径,分析优先级。
- 视觉设计:模块划分、品牌质感、情感化传达皆为功能辅助,一切以提升使用效率,满足用户内心价值点为己任。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