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明星注射面部逐渐“馒化”,要不要去整容?先问问她们再说吧!

“馒化”是小九新学到的一个词汇,指的是女明星做面部填充导致过度圆润而不自然的肿胀感。▼

近几年“馒化”的女星并不少见。▼

关于形象的美,可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好的是我们的选择变多了,有了更多的修饰美的手段;坏的是,美业赛道的钱真是太好赚了,营销非常疯狂,造就了偏执的审美;

女孩对自己的满意度也越来越低。过去只嫌弃自己高矮胖瘦,现在各种颅顶低、鼻基底低、遮瞳…一照镜子,满是焦虑。

作为一个教人变美的老师,我非常鼓励女孩子爱美。

但是如果对美的要求苛刻,甚至近乎病态,那么美就带不来幸福,爱美还有什么意义呢?

前几天看到新闻,一个女孩鼻子整形失败维权,看视频时眼泪都下来了,爱美的她怎么能承受这种后果呢? ▼

所以不是说有了铺天盖地的整容宣传,就等同于整容没有风险。(在这里我明确一下,“整容”指的是需要动刀改变面容的手术)。

当你一旦心里冒出了整容这个想法无法扑灭的时候,你就要客观的评估一下:你的不美,真的是由鼻子、下巴等等带来的吗?

然后反向思维想一想,那些长得很美(假设完成了整容步骤,再也没有这个需求)的人怎么样才能变丑?

而那些变丑的条件如果你现在已经避免了,才能思考“我要不要去整容”,否则,先优化那些“变丑条件”再说。▼

这个思路,女明星给了我们很好的范例:

知道了颜值万里挑一的她们怎么才会看起来“丑”,你就知道你的很多“丑”可能不是长出来的,是后天添加的。

先来看到处“艳压”的盛世美颜范冰冰在《我不是潘金莲》里的扮相,你可能没觉得她丑,但如果有这样一个姑娘在你身边,你至少不会觉得好看。▼

那么这里都添加了哪些扮丑要素呢?

显而易见的是她皮肤粗糙、穿着陈旧过时;没有收拾自己的态度,邋遢不清爽。

而不易被你发现的是:她苦大仇深的面部表情、塌腰驼背的疲态、精神气萎靡。▼

还有气质出众的马伊琍,在演《找到你》里的保姆,你会觉得是个美女吗?按审美文的观点,要全脸填充才有点饱满度,去除苦相。▼

事实上她演的“苦相”,就是面部完全不发力,表情松垮、眼神涣散,一副迷茫随波逐流的感觉,这些感受先于了具体的五官传递给我们。▼

而事实上,她只要面部发力、眼神有光,穿搭得体,就光彩照人,脱离苦相。▼

再来看美若天仙的志玲姐姐,高雅柔美的她在《决战刹马镇》里的扮相又添加了哪些扮丑要素呢?▼

显而易见的是高饱和度的服装颜色、粗糙的皮肤、不匹配气质的发型,另一个重点是粗鲁的肢体动作,完全矛盾于她优雅知性的天鹅气质。▼

还有我巩皇,在《秋菊打官司》里的扮相:面部混沌无知的精神面貌,嘴唇微张、表情有点呆呆的。

但是实际的巩皇就神采飞扬,魅力从眼神、表情里就蹭蹭地往外冒!▼

还有丑女林无敌,本尊其实很优雅、柔美。但是穿上过时的衣服,戴上违和的发饰、眼镜,表情夸张粗鲁,就会给人一种又丑又不自知的心理感受。 ▼

还有最常用的加肥肉,让整个人失去了本来的面目,不知道她到底是什么样的底子。▼

以及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最容易添加的“丑”:别扭、拧巴、不自信……

就像曾风靡一时的《初恋这件小事》中,女主角虽然加了黑皮肤,违和的眼镜、发型来扮丑,但最主要的还是她畏缩的气质、微皱的眉头、微张的嘴巴,总给人一种“想又不敢”的感觉。 ▼

总结下来,能让底子很好的美人变“丑”的超威力元素有:

眼神暗淡无神采、表情管理不当、身型佝偻畏缩、动态举止夸张、形象邋遢粗鲁、打扮矛盾不得体、过于肥胖……

这些“软件”的表现,都挡在了实际的容貌硬件前面,优先的传递给了别人。▼

所以到底需不需要整容,起码要祛除以上因素的影响,你才可以确定。

比如我们上期素人模特小咩,没有“我感”的时候就显不出底子多好。

而把软件的修炼提升上来后,整个人改变的力度要比具体整了哪里大的多,光彩照人。▼

综上,希望姑娘们能知道:

当你散发出一种积极、得体、自知自信的能量,整体形象协调统一的时候,可能会发现不需要整容就挺美的了!▼

以下三点,希望你能认真体会,重构你对形象美的认识:

1、美不是一张脸和一副身材,不是单点之和,美是一种给他人传递的综合感受。

2、一个人散发的正向的有感染力的能量,可以通过形体、表情、眼神、动作传递出来。

3、打扮并不是为了修饰单点的缺点,而是帮你对外表达的分寸感、得体度、自我接纳。▼

所以不要再把美归为“单点之和”,去追求好看的眼睛、鼻子、嘴巴,而是去追求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成为一个有“美感”的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9月14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