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积劳成疾,庭长患上了胆囊炎,却还放不下手中案件,强忍着疼痛开庭……终于,案子调解好了,他的嘴唇却已经发白,送到医院时,胆囊因严重化脓被摘除……”
近日,在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法院举行的政法英模事迹 告会上,该院法官助理陈洁声情并茂地还原了蓬莱法庭原庭长林剑东扎根基层、敬业奉献,用生命践行初心使命的感人故事。
触景生情,不少干警在追思中红了眼眶,思绪被拉回到五年前……
“太突然了,还没来得及对他说声‘谢谢’”
2016年2月26日7时40分许,林剑东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办公室,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当天上午,他有四个案件开庭。
8时30分,林剑东开始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凭借细致的庭前准备工作与娴熟的调解经验,在林剑东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很快达成一致意见。
9时许,正当他准备开庭审理一起民间借贷案件时,突然感觉胸闷气短,便及时到当地蓬莱卫生院做检查。随后,他被转送到县城中医院治疗。
情况不容乐观。转院途中,躺在救护车里的他还放不下手中的案件。“调解协议还没签,没开庭的案件,帮我和当事人解释一下,办好延期审理手续,我很快就回来……”
电话里,他的声音越来越虚弱,却仍努力地布置好接下来几天庭内的工作。
可谁也没料到,病情恶化的速度远超想象。
17时10分,在紧急转往厦门中山医院的途中,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生命永远定格在49岁。
“太突然了,还没来得及对他说声‘谢谢’,他就走了。”噩耗传来,林剑东生前调解的最后一起案件当事人胡某悲痛地说。
从起诉到案件调解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林剑东多次通过电话沟通,耐心地了解纠纷的来龙去脉,征求调解意见,让胡某倍感温暖,“他真的是要帮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是一位负责任的好法官。”
小小公文包,装着满满为民情
法官助理陈洁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林剑东时的情景——他拎着厚重的公文包,打着电话,急匆匆地走向8楼电梯。
“先留住他,文书在我包里,我马上到。”正说着,眼看电梯还停在2楼,他又急忙转身从一旁的楼梯跑了下去。
陈洁后来才知道,没时间等电梯的林剑东,是赶着向当事人送达法律文书。
“凡事他都是考虑当事人方便,哪怕自己辛苦一点。”审判管理办公室法官助理林志群回忆。
自己多跑路,让当事人少跑腿。在办理安溪某楼盘业主诉开发商逾期办证的几百起案件中,为了避免让当事人多次从县城奔波到法庭,林剑东通知业主就近到院部立案、调解、领取执行款,并利用周末、节假日加班加点,带领庭里其他法官入户疏导业主心结。
经过尽心尽力的协调,林剑东前后共为800多户业主追回逾期交房违约金近885万元。
无论走到哪里,为了能够随时给当事人送达材料或顺路调解纠纷,林剑东都要带着那个用了十几年的公文包,包里塞满了开庭传票、送达回证、笔录纸等办案材料。
他经常笑称:“这里面可是我的宝贝,少了它可不行。”
“送达工作本可以交给书记员完成,但庭长总是亲力亲为。通过面对面与当事人接触及实地勘察,有助于了解具体情况,还可以提前做些调解工作。”法官助理林志群回忆,林剑东自收案起,就会联络双方当事人了解事情经过。
如果找不到当事人,就向村委、村干部打听情况,必要时组织村干部、人民陪审员等就地展开调解。
28年,从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再到审判员,从副庭长到庭长,对林剑东来说,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基层法官那根植大地、仰望星空的初心。
执法如水,让司法带点“人情味”
“他与我素不相识,如果简单执法,把我的茶店拍卖掉,他也是依法办案。”当事人郑某山深刻感受到,林剑东的执法方式兼顾人情,“在法律的基础上注重人情”。
此前,郑某山因无法按期还清贷款被银行起诉。自己的茶店面临随时可能被法院查封甚至拍卖的困境,他心灰意冷。“店面关闭,别说还清贷款,一家子生活都困难。”
梳理案情后,林剑东没有立即将店铺拍卖,而是一边鼓励郑某山不放弃希望,一边帮他联系银行贷款化解债务纠纷。多次努力协调下,银行同意续贷,郑某山的茶叶生意得以继续经营。
如今,郑某山不但把欠银行的钱全部还上了,生意还做得比原来更好了。
“作为法官,最自豪的就是为群众处理矛盾纠纷、解决困难问题。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是我最幸福的时刻!”林剑东说道。
工作中,林剑东总是会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多考虑,让案件处理既符合法律规定,又兼收 会效果。虽然没有办过知名的大案要案,但他审理的每一起案件,都坚持司法为民初心、坚守公平正义的底线。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
“在他珍爱的法袍里,我们传递着他的温度,他的信念,传递着法槌的公平公正和分量,传递着法律的尊严和他灵魂的荣光!”
在以林剑东为原型创作的情景诗《他是最亮的那颗星》里,他的故事被朗诵、他的事迹被铭记、他的精神被传承……
点击回顾:见证——百年百场人物采访 ↓↓
观历史·岁月老人传
谢觉哉:“不看案卷,还要最高人民法院干什么?”
雷经天刚宣判黄克功死刑,就收到了毛主席的来信
“一女三嫁案”,马锡五是这么判的
党鸿魁:“咱们边区的监狱,就是学校”
他曾当众释放7例“二流子”人犯,被老百姓誉为“奥青天”
习仲勋:把屁股在老百姓这一方面坐得端端的
王子宜:法庭审判可以多吸收人民来旁听
从童养媳到党史上首位女庭长,她勇闯险地抓捕叛徒,就地枪决!
英雄秦绍勤,开膛剖肚在北门,宁愿自己死,也不连累人。
那个在村头调解争水纠纷的人,是人民政权的第一任“首席大法官”
他被“一砖头打到延安”,毛主席风趣地感谢国民党特务
红色司法的多个“第一”,都与这个人有关
面对家人反对入党,19岁的他说:“信者不惧”
爱豆
忆往昔·开路先锋谈
忆往昔
红色中华反贪第一大案,打掉的老虎是“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法大校名中“政法”谁提议的?有何深意?
可能是最被“低估”的法科学人,却不该被遗忘
刚解放,妇女惨遭迫害的案件为何时有发生?一份 告催生婚姻法
手持任状,孤身赴任人民政权第一个省会城市法院
军法上将!他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
70年前,他主审的大案判决书全文在 纸公布
把培养新人当成光荣任务,杨秀峰身后不留骨灰
“伪法院即日停止活动,所有权力归由华北人民法院!”
爱国无罪,他是营救“七君子”的少数民族大律师
刑法刚刚实施就不照办,谁还相信我们会依法办事?
将国民党绝密文件交给周恩来、协助运送电台……后来受邀出席开国大典
亲历七位最高法院长,他有何感悟?
王永成:在死刑复核一线奔走三十余年
傅旭梅:一个人和他的时代
费宗祎:“参与起草民法典,今生不枉此行”
沈关生:曾参与1956年审判日本战犯的他,后与经济审判工作结缘
蒋志培:从“北大荒”知青到知产司法保护“尖兵”
蔡小雪:27载激流勇进,行政审判的守望者
高贵君:“最高法院办理的刑案,必须让人挑不出毛病”
看今朝·时代楷模讲
“我没事,就是想听听你的声音”
17年前“老铁”,迄今滚烫!
“姜姨”来了
马彩云法官离开5年后,她身边的人这样说……
桑曲一滴水
周春梅:“说实话,干实事,脊梁不弯”
魏晶晶:红土地上的“孺子牛”
18年前重返墨脱,如今他怎么一点儿都没变?
方金刚:用生命践行着人民司法为人民的誓言
是什么让他放弃当乡镇领导,选择从书记员做起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
下乡归家,烫衣竟然烫下来十几只虱子!
翻开李庆军的19本日记,我们好想他
被人持斧威胁、火烧家门、黑砖砸窗……这位新疆法官为何说“我不怕!”
宋鱼水何以成为宋鱼水?
被称为“生死判官”、刑事审判“扫地僧”,他却自评很普通
原市政协副主席谋杀交通局长一案,他是怎么判的?
党校学习中诞生的“法庭上的独孤九剑”
与“老赖”博弈、不惧死亡威胁……这位80后执行法官为何这般血性?
窑洞里,她俯身去摸当事人伤残的双脚……
从软件项目经理到金融法院法官,“两捐骨髓”的爱心法官为法治代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