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产业导则》印发实施

到2025年,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超900亿元,产业数字化覆盖率过半。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4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1700亿元,投融资服务机构超过400家,主要科技载体和基地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新一批创新创业项目带动示范。培育重点企业超过1300家,新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类型企业超过800家,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催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

琶洲重点发展移动互联 、云计算等

《产业导则》提出,将根据广州试验区“一江两岸三片区”的空间格局及各片区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全面统筹各片区差异化布局。

琶洲核心片区(含广州大学城)将建设数字经济与总部经济创新合作区、创新融合拓展区、知识产权保护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其中,琶洲重点发展移动互联 、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高端软件服务、物联 及车联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络安全、数字会展等产业,建设数字创意、智慧城市、数字贸易、金融科技创新基地,打造智慧 区、智慧法庭、智慧会展、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多应用场景。利用琶洲区位优势,引入国际注册技术转移经理人认证(RTTP)服务,提高技术转移专业服务能力。广州大学城依托丰富的科教资源及重点企业,打造一批公共实验室和科技孵化平台,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创意、智慧医疗产业,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重点发展数字金融

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将积极打造粤港澳金融合作示范区和金融科技先行示范区。重点发展数字金融,引进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或区域型总部企业,探索打造全国性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及数字金融创新中心。发展数字文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动漫游戏品牌和电子竞技项目。积极发展数字服务贸易,集聚一批行业性、区域性数字服务贸易品牌和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打造“移动支付数字商圈”,发展电商直播、无人销售等服务新业态。

鱼珠片区将发展5G通讯及集成电路核心零部件等

鱼珠片区将发展5G通讯及集成电路核心零部件、AI+软件、信创+区块链、数字贸易等产业,发展数字化工厂和无人工厂。形成国家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工业互联 示范基地、高端服务业产业基地、信创产业基地和基础软件战略基地。

为确保《产业导则》加快落实,市工信局将牵头各单位建立有关工作机制,加快研究制定产业发展具体操作细则,并落实有关财政资金保障,确保广州试验区各项产业导入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产业导则》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片区发展方向

所在

区域

产业名称

产业内容

1

琶洲核心片区

移动互联

加强移动互联 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重点推进移动互联 安全控制技术、应用服务平台、智能终端软件平台等共性技术的开发。推动移动互联 技术在电子商务、新媒体、互动娱乐、新兴金融、远程医疗与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实现移动互联 技术与应用融合发展,全面构建 络、终端、应用、内容等于一体的互联 产业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移动互联 创新基地。

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

打造琶洲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建设云计算中心平台,推动云计算在信息存储、处理与分析等方面实现广泛应用,推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等科技成果与云计算产业融合发展。

打造大数据资源聚合和分析应用平台,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建设,推动大数据政用、商用、民生服务等领域快速发展,促进大数据在人工智能、商业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技术产品的研发。

人工智能

打造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展面向全球的重大项目和行业骨干企业招引,培育一批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高端软件服务

重点支持企业开发智能终端软件等基础软件与语音识别、视觉识别等行业应用软件,推进行业应用软件在制造、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应用。打造开源 区,完善开源软件库、项目托管、代码分享、翻译等功能。

物联 及车联

重点支持 络结构、异构 络互连互通、节点间通信与组 、数据分析等技术研发,布局物联 传感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重点支持芯片与传感器技术、定位与感知技术、人机交互技术、车联 大数据挖掘等车联 关键技术研究,加强车载感知、自动驾驶、车联 、物联 等技术集成和配套,开发交通智能感知系统,开展车联 技术示范与应用。面向 络软件、嵌入式软件、中间件软件、M2M应用平台,培育一批具有领先商业模式的物联 运营和服务企业。

1

琶洲核心片区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重点支持虚实融合渲染、真三维呈现、实时定位注册、适人性虚拟现实技术等关键技术突破,推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在医疗、文化、娱乐等行业的示范应用,打造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显示、交互、内容、接口等方面的规范标准体系。

络安全

重点支持安全防护、安全管理、安全合规等 络安全产品开发,打造保障 络可靠性、安全性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新一代信息通信

支持核心路由交换技术、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输技术、“未来 络”核心技术和体系架构等关键领域研发,推进新型计算、高速互联、先进存储、体系化安全保障等核心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支持高精度北斗卫星导航芯片、位置服务等核心技术开发,鼓励与通信、计算、传感等芯片集成发展。

工业互联

依托树根互联等工业互联 龙头企业,鼓励工业企业、软件企业、互联 企业跨界合作建设工业互联 平台。围绕交通装备、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推动工业设备联 与数据集成分析、 络化协同应用、个性化定制服务等模式创新,开展工业互联 应用试点示范。

加快推进工业互联 安全产品的研发和应用,重点突破适用于工业互联 的脆弱性检测、安全防护、安全监测等关键技术,打造工业互联 安全信息共享、监测预警、攻防演练等平台。

数字会展

依托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平台优势,推动“线上数字经济+线下实体会展”融合转型,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VR等技术提升会展场馆、服务智能化水平,打造“永不落幕”的 上、掌上会展平台,推动会展对数据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结合广州市会展场馆布点规划和近期建设计划,加快推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四期开工建设。

智慧零售

推动新零售业开展城市配送和选址布局,打造一批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标志性街区。推进琶洲“移动支付智慧岛”建设,在住、行、游三大领域探索深化“信用免押金”,打造琶洲“互联 +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生活圈。

2

广州大学城

数字创意

推动数字视听、影视后期制作、 络文学等产业发展,引进一批优质的企业和项目。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动校企合作,打造一批产学研示范载体,布局一批数字经济应用场景。

2

广州大学城

大数据

推动大数据资源整合、应用等领域发展,推进大数据在汽车、金融、制造业等领域的应用及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产品的研发。

人工智能

重点支持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跨媒体分析推理、智适应学习、群体智能、自主无人系统等关键底层技术的原始创新。

智慧医疗

推动互联 医疗、人工智能+医药/医疗产业发展,推进互联 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医疗的结合。

3

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

数字金融

依托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关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政策,推动金融行业的新技术应用。积极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探索打造全国性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创新平台。鼓励金融机构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探索数字化经营模式。争取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数字金融研究院,打造数字金融产业园。探索建设金融科技先行示范区,鼓励金融机构与科研企业在创新技术支撑、金融场景应用等领域加强合作,搭建优质金融生态圈。

数字文化

以羊城创意产业园等为载体,大力发展数字出版、数字互动娱乐、数字视听等产业,争创国家级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示范区。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动漫游戏品牌和电子竞技项目,推进“互联 +文化”产业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文化出口产品和文化服务传播方式创新。

数字服务

贸易

充分发挥天河中央商务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带动作用,支持在金融城片区发展智能化、 络化、服务化等数字服务新型贸易方式。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加快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大力培育行业性、区域性数字服务贸易品牌和龙头企业。

新业态

新模式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引领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发展电商直播、无人销售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深化移动互联商圈购物体验。发挥现代服务业导向功能,引导传统制造业率先通过数字化转型延伸产业链,协同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服务新业态。

人工智能

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探索建立人工智能复杂场景下的规则体系。以中国人工智能(广州)产业园、T.I.T智慧园等为载体,全力推动人工智能、智能 联汽车等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4

鱼珠片区

工业互联

建设中国工业互联 中心,发展工业大数据、工业智能等新业态。依托鱼珠优势与琶洲共同培育壮大一批工业互联 优秀供应商,打造一批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 平台和面向特定行业、场景工业APP,推动大中小微企业深度应用。支持制造业、信息通信、互联 企业建设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 平台。高水平建设国家工业互联 产业示范基地,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链,完善配套产业链,壮大产业供给能力。

区块链

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区块链典型应用示范场景。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医疗健康、供应链管理、产品追溯防伪等领域的深入应用。全面建设广州区块链国际创新中心,加快推进黄埔链谷等载体建设,打造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

信创

重点支持国产自主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密码产业、创新型基础硬件和重点集成服务等领域和产品发展,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中国软件CBD,对照国家信创白名单开展精准招商、靶向招商,打造“国产芯片+软件+云生态”的信创产业生态,建设中国广州信创产业园,支持黄埔区信创企业纳入部省市信创白名单目录。

人工智能

重点支持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 会治理等领域,推进人工智能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落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交叉融合、集成应用和成果转化。

数字贸易

建设鱼珠数字贸易中心。依托鱼珠港、华南国际港航中心、南方智媒大厦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鱼珠数字贸易中心,支持智慧物流、跨境电商、航运服务等产业发展。研究建立跨境电子商务标准,积极探索“ 交 络+跨境电子商务”“场景定制+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支持企业借助 交电商、小程序、短视频等新模式发展M2B、M2C、C2M业务。

推动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全球配送能力的跨境智慧物流 络和全球数字贸易平台。建设现代港航物流信息平台,打造黄埔港“智慧港口”高质量发展典范。

智能制造

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系统集成、5G通讯及集成电路核心零部件、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自动化设备、工业数据库和云计算、工业软件、工业以太 、传感器、机器视觉、3D打印、智能成套装备和生产线等方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5月3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4日

相关推荐